段麗穎
摘 要:小學英語課程標準提出的“在用中學,在學中用”一直深入人心,面對嶄新的時代,社會需求和實踐使我們更加充分認識到語言交流的重要性。我們尋求著一種最佳的教學方法讓英語教學與生活融為一體,用生活理念構建英語教學大課堂,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有機結合起來,真正發揮英語的交流作用——讓小學英語走進孩子們的生活。
關鍵詞:小學 英語 生活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10(a)-0225-01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無不關注教育與生活的關系。無論是“教育即生活,即生長,即經驗改造?!钡奶岢稣咧逃叶磐?,還是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思想中國教育家陶行之都關注這個問題。
英語,是人們在生活中進行交流表達的一種語言,它來自生活,并為生活所用。因此英語教學更容易與生活相聯系,而小學英語更是如此。
1 依托教材,結合教材,使英語教學內容生活化
小學英語教材本身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實際,教材中涉及的知識點也大多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能經常運用的知識。得天獨厚的交際場景:學校和家里?;顫娍蓯鄣男游?,琳瑯滿目的水果、食物,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小學英語教材中的教學內容及設計都來源于學生的生活實際,話題包括:數字、顏色、身體、食品、玩具、個人情況、家庭、學校、商店、親人、朋友等等,這些都離不開學生們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英語老師如何在日常的英語教學中抓住這一特點,充分利用教材,把課堂內容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聯系在一起,通過豐富多樣的形式,讓學生學會用英語表達,真正讓讓小學英語走進孩子們的生活。
例如在教授《My family》一單元時,讓學生帶著家人的照片來學習這一課,他們很愿意主動學習與表達,并互相進行交流。
S1(Showing a picture):This is my father. He is a doctor. He likes watching TV.
S2(Showing another picture): This is my mother. She is a teacher.
S3: Who is this little girl?
S2: This is me.
S3: Haha?。?等。
生活化的話題,自然容易引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習、運用英語成為孩子們積極主動參與的一件事情,對于小學生來說這既是學習也是一種享受。
2 營造氛圍,創設情境,使英語課堂教學生活化
新的課程理念更加強調學習與生活的聯系,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更加注重學生思維、情感、行動的整合,把課堂內容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聯系在一起,使課堂情趣盎然。
2.1 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
上課鈴一響,教師神采奕奕的走進教室,面帶微笑,衣著樸素大方,胸有成竹的往那里一站,再配以簡潔流暢的開場白,無疑會給小學生吃下一粒定心丸!燃起學習的激情。教師環顧四周,各種層次的學生都要看到。此時,會讓人想起《明湖居聽書》中的句子“左右一顧一看,連那坐在遠遠墻角子里的人,都覺得王小玉看見我了;那坐得近的,更不必說。就這一眼,滿園子里便鴉雀無聲,比皇帝出來還要靜悄得多呢,連一根針跌在地下都聽得見響!”其實在小學生的心目中老師的魅力一點也不次于王小玉。和諧的師生關系在每一節課中自然形成了。
2.2 嘗試多種方法,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
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學生會主動地學習,會積極地運用,這樣,學生才真正學會了英語。語言來源于生活,更應運用于生活。通過設置情境,結合表演,讓學生在身臨其境的語言環境中快樂、活潑地學習,從而達到運用的目的,真正做到了學以致用。
在教授五年級下冊,《This is My day》時。教師首先出示一個模型鐘表,然后介紹自己的生活時刻表。
T: I get up at 6:00. What about you? When do you get up?
學生也拿出自己簡易的小鐘表,擺好時間之后,回答“I get up at...”。這樣多問幾個學生。然后再接著教授:When do you eat breakfast? I get up at 6:20. ...
在教授兩個之后,教師可以稍微改變一些教授的方法。
由小助手詢問老師,老師回答。
接著安排同桌的練習,在同桌練習時,學生使用自己的時刻表,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效果自然很好。
2.3 “Free talk”,搭建真實的語言環境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導入新課時要講究藝術,而Free talk的運用則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Free talk更容易使話題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相聯系。這些話題來源于學生的生活,與其他學生談論起來才更加有興趣,更容易使孩子們產生共鳴。
在教學中,可堅持課前3分鐘的Free talk。為了便于每個學生都有平等參與的機會,“學生英語值日制”,是一種不錯的選擇。這種方法要求每組的每一名學生輪流值日,自設情景,可以獨自完成,也可由其他一個同學、幾個同學共同參與完成。當然說是Free talk,老師也會幫助學生設置與本節課相關的內容。
3 知識與生活相結合,用生活也豐富我們的學習
走出教材,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到生活實際中去尋找知識。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以有意識地去收集生活中的英語,把他們帶進課堂,為教學服務。
(1)認識一些常見的英語縮寫。
如在教字母前,教師可用數碼相機拍攝學生生活中經常見到的縮寫詞:KFC, WC…
(2)認識一些英語單詞。
搜集了學生生活中經常見到的商品英語:餐巾紙上的soft,牛奶包裝上的milk,橘子汁瓶上的juice…
(3)電腦或者電器上的的單詞。
打印學生生活中經常見到的電腦英語:Windows,My files,E-mail,Off,On…
(4)認識生活中的英語牌子。
這些生活中的英語讓學生在學習英語時熱情高漲,思維異?;钴S,效率大大提高,也讓學生感到英語就在我們身邊。
語言源于生活,學習語言必須走進生活。小學英語更是如此。讓我們把學生帶入英語的情景中,在英語的情景中感受生活,在生活中運用英語,自然事半而功倍。
參考文獻
[1] 陳琳,王薔,程曉堂.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