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其慶
從1921年到1949年,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中,有名可查的烈士就有370萬人,這在世界政黨史上,是很難找到的。沒有哪一個政黨像中國共產黨這樣為了踐行和堅守信仰,付出如此巨大而慘烈的犧牲。是什么樣的力量讓中國共產黨人經受住了血與火和生與死的考驗,不惜流血和犧牲呢?在一次次與革命先烈后代的對話中,筆者找到了答案,信仰就是引領共產黨人的天,人民就是支撐共產黨人奮斗的地,共產黨人是頂天立地的人,世界上還有什么比頂天立地的人更有力量!
堅定的信仰來自對馬克思主義真理的追求。馬克思說過:“過去一切運動都是少數人的,或為少數人謀利益的運動,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運動”。現在社會上一部分人,甚至有些共產黨員,對“主義”不感冒,甚至不屑,認為“主義”是空談,不解決實際問題。我們黨90多年的歷史反復證明,馬克思主義絕不是一種僵化的教條,恰恰相反,它的偉大生命力正在于與中國實踐密切結合,不斷隨著實踐的發展而發展,隨時代進步而進步。一代又一代的共產黨人正是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戰勝了艱難險阻,取得凱歌前行的輝煌事業。
堅定的信仰來自對黨領導的革命事業的信心。冼星海在給妻子錢韻玲的信中曾寫道:“中國現在已成了兩個世界,國民黨反動派完全墮落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延安才是新中國的發源地。我們走吧,到延安去,那里有著無限的希望和光明。”1938年,他和妻子來到心中的圣土延安,此后,陪伴著清凌凌的延河水,冼星海把對黨、對人民、對革命事業的熱愛完全傾注在不知疲倦的工作中。黨從延安走向全國。在日后的歲月中,一批又一批共產黨人追隨著黨前行的步伐,不畏艱難險阻,更不惜拋頭顱灑熱血,這樣的信仰正是源于對黨領導的事業光明前景的堅定信念。
堅定的信仰來自對人民深厚情感。“人民是水,我們是魚,水多了,魚也活躍了”,這生動的語言道出了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中國共產黨是領導中國人民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的核心力量,人民群眾是推進黨和國家事業前進發展的堅強靠山。只要黨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為人民群眾的幸福安康奮斗,人民群眾就會把心交給黨,黨的事業才會取得最后的勝利。回望我們黨90多年的歷程,面對命運多舛、滿目瘡痍的祖國,面對受盡凌辱、苦不堪言的人民,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站了出來,經受住了血與火和生與死的考驗,不惜流血犧牲,為的就是一個理想,靠的就是一種信念。
馬克思說過:“我們的事業并不顯赫一時,但將永遠存在”。93年彈指一揮間,先輩們的追求在一定程度已轉化為今天中國發展的現實。今天的中國共產黨已經成長為擁有8000多萬黨員的全世界最大的執政黨;今天的中國已成為經濟總量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經濟體;今天的中華民族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于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國夢,是一個理想,是一面精神旗幟。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始終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在新的歷史時期,面對更加艱巨的改革發展任務,我們共產黨人更需要繼承革命先烈對理想信念的執著和堅定,不斷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矢志不渝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而奮斗。
(作者:《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雜志社編輯、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
責任編輯:狄英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