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成
編者按:為了促進刊網融合,《紅旗文稿》和求是網聯合開辦“求是網評”欄目。本欄目將不定期刊發優秀的網絡評論,希望犀利的網言網語能夠給您以啟迪。
很多人都知道潛規則是怎么回事,不少人還領教過它的厲害,甚至飽嘗潛規則之苦之害。但潛規則不是空穴來風。思想產生行動,邏輯決定規則,潛規則最終來自潛邏輯。
什么是潛邏輯?潛邏輯就是和公開的明邏輯、正邏輯異質或對立的思想認識邏輯,就是落后的、過時的、錯誤的思想觀念。明邏輯寫在憲法、黨章、文件、講話中,潛邏輯深埋在人的內心海洋里,雖難登大雅之堂,卻潛移默化地支配著人的大腦和四肢。
比如關于公權力的邏輯。“公款姓公,一分一厘不能亂花,公權為民,一絲一毫不能私用”;“如果覺得當干部不合算,可以辭職去經商搞實業,但千萬不要既想當官又想發財。”一些人對這樣官財兩路的明邏輯、“大”邏輯往往熟視無睹,撥拉著“千里來做官,只為吃和穿”,一朝權在手就要謀私利的小算盤、“小”邏輯。無視公款的屬性,罔顧公權的本質,摒棄公仆的要求,理直氣壯、理所當然地認為權力來自領導提拔,來自主觀“努力”,甚至欺上瞞下、買官賣官。權力沒有成為服務民眾的平臺,反而成了為自己服務的工具。
比如關于經濟發展的邏輯。發展必須保持一定的速度,但不能再簡單以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論英雄,而要“追求實實在在、沒有水分的生產總值,追求有效益、有質量、可持續的經濟發展。”這是中國經濟進入新階段后的主旋律、明邏輯、新常態。但一些人心中揮之不去的,還是單純GDP的馬首,把發展簡單化為增加生產總值;還是政績工程、形象工程的幽靈,只想著為自己升遷積攢籌碼、為自己發財騰挪空間。尊重經濟規律的科學發展、遵循自然規律的可持續發展、尊重社會規律的包容發展虛化為了嘴上的口號。習近平同志批評的“有些事情往往上下不對稱”,實際就是潛邏輯不買明邏輯的賬,潛邏輯絆住了明邏輯的腿。
信奉潛邏輯的人,以明邏輯為虛、將潛邏輯做實,明邏輯管嘴、潛邏輯管腿,兩套邏輯并行而不悖,相得且益彰,游刃而有余。但是,當明邏輯的太陽光芒四射,正邏輯的肌肉明晃晃地亮出來維護自己尊嚴的時候,潛邏輯再也無法像從前那樣肆無忌憚地舒筋展骨了,潛邏輯的黃昏無可避免地降臨了。于是乎,信奉潛邏輯的人感到格外的不舒服: “為官不易”的感嘆響起,“官不聊生”的抱怨發聲,“禮不收了事也不辦了”的不為緊隨其后,“選擇性落實、象征性執行”的應對虛與委蛇。
潛邏輯的黃昏注定要降臨。因為中國的歷史轉型已經漸入佳境,共產黨的執政能力日漸強大,人民的法治覺悟空前提高,世界的發展大潮洪波涌起。如果認不清這樣的歷史事實,辨不明這樣的歷史邏輯,依然抱殘守缺地踏著落后、陳舊、錯亂的節拍舞蹈,就會越來越不自在、越來越受掣肘、越來越不安心。“棄暗投明”,向潛邏輯再見、與明邏輯接軌,做時代的弄潮兒而不是棄兒,就會在“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天地中,再一次發現為官的新樂趣,實現做人的真價值。
潛邏輯的黃昏越來越暗了,愿我們每個人心中都灑滿黨的邏輯、人民的邏輯、歷史邏輯的陽光!
(注:本文來自求是網評)
(作者單位:求是雜志社)
責任編輯:狄英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