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茜 李美玲
(河南大學體育學院 河南開封 475001)
中國的籃球聯賽起步于1995年,到目前為止近20年??陀^地講,在過去的近20年內,我國的籃球職業化獲得了長足進步。CBA現在已經成為我國國內重要的體育賽事之一,具有一定的國際影響,對促進我國籃球運動的競技水平的提高和中國籃球聯賽的持續發展,具有十分的現實意義。選擇了“職業聯賽”這個新名稱就預示著籃球管理層對中國籃球的發展擁有十足的信心,職業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中國籃球從上而下需要同心協力。近些年八一男籃在CBA聯賽中的成績開始迅速下滑,特別是近3年從已有成績下滑轉換為生存危機,如今卻被擋在季后賽的門檻之外。本文從職業聯賽中分析八一男籃成績下滑的原因,為八一男籃在今后的訓練和比賽中提供理論依據。
1995年CBA聯賽正式誕生,中國籃球競賽體制改革走向職業化道路的初級階段。1995~2004年間CBA聯賽經歷了9年的風風雨雨,CBA聯賽在改革中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中國職業籃球聯賽把競賽體制改革作為中國籃球改革的突破口,著力推進全國籃球俱樂部制工作,并加強對籃球法制建設。但在這9年中八一男籃在聯賽賽季的排名也出現了起伏,這些現象與聯賽的改革發展密不可分。
從1995~2001年,八一男籃歷史性第6次地奪走CBA聯賽總冠軍。此后,由于王治郅赴往美國職業籃球聯賽、姚明等隊員的迅速成長,2001~2002賽季由姚明領銜的上海大鯊魚在決賽中3∶1擊敗八一男籃,使得八一男籃自聯賽創立以后首次失掉了聯賽冠軍。2002~2003賽季,八一隊在劉玉棟等一批優秀隊員的率領下再次奪得冠軍。但此后,新崛起的廣東華南虎隊逐漸取代了八一男籃在聯賽中的統治地位,與廣東宏遠等俱樂部的球隊相比,八一隊的競爭力已與六連冠時不可同日而語。八一男籃比賽成績的起伏,說明了兩個問題:一是地方隊著力培養本土球星;二是聯賽體制的不斷發展,使其他俱樂部面向世界尋找合適的球員。
2004年,中國男子籃球聯賽在經歷了9年的探索和發展后,以打造聯賽品牌和培養聯賽文化為內涵的中國籃球改革——“北極星計劃”的推行使中國籃球改革步入一個新的階段,這使中國男子籃球聯賽進入了新的時代。但隨著奧運會的臨近,各項備戰奧運會事務逐漸接近尾聲,聯賽在繼續鞏固改革成果的基礎上,賽制也發生了變化。在聯賽的不斷完善中,八一男籃重奪聯賽冠軍到球隊成績迅速下滑之間也存在一定的問題。
2004~2005賽季中國男子籃球聯賽進入了“宏遠時代”,宏遠三連冠,八一獲得聯賽第3名,2005~2006賽季,獲得聯賽第2名。2006~2007賽季,由于廣東隊主力后衛李群的退役,以及八一隊王治郅的回歸,八一隊再一次獲得了總冠軍。但是,2007~2008賽季隨著張勁松的退役,領隊劉玉棟的離開,球員年齡趨于老齡化。八一男籃獲得聯賽第6名。這個時期,八一男籃的成績下滑,經分析,發現兩個原因:一是球隊新老交替速度慢;二是大批外援逐漸登陸中國聯賽。
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舉辦,中國以51枚金牌的絕對優勢力壓各國,占據了世界競技體育的首席位置。北京奧運會改變了中國的世界觀,也改變了世界的中國觀。隨之,中國男子籃球聯賽也在敞開大門,面向世界,走國際化戰略路線。八一隊從八冠王到如今連季后賽都進不去,如今八一男籃也在逐漸的離開觀眾們的視野。
隨著一批老隊員的退役,球隊實力大減。隨后幾年在聯賽中的排名情況:2008~2009賽季,第11名;2009~2010賽季,第8名;2010~2011賽季,第7名;2011~2012賽季,第14名;2012~2013,第9名。原因:高水平外援的引進,本土球員的崛起導致整個球隊實力迅速增長,以至于聯賽的整體水平提高。
CBA球隊必須是商業實體,中國籃協出臺《2005~2008年中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俱樂部準入實施方案》,規定了50條CBA球隊必須達到的標準,其中就包括俱樂部必須為企業法人、并且需要在工商局取得企業法人的營業執照。如果做不到這一點,那么球隊就無法獲得參加CBA聯賽的資格。軍隊明令禁止經商,1998年,中央就曾作出軍隊、武警部隊和政法機關一律不再從事經商活動的決定。
2006年12月22日,八一男子籃球隊與寧波市富邦公司合作成立符合準入制要求的俱樂部,從而為八一男籃保住了繼續參加CBA的資格,在八一隊與富邦集團的合作草案中有這樣一項條款與其他俱樂部很不一樣:人事權歸八一,經營權歸富邦。究其原因,主要是由軍隊球隊的特殊性決定的。盡管草案中規定富邦占有51%或者以上的股份,但在人事權上全部屬于八一體工大隊擁有。
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簽署命令,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體育工作大隊男子籃球隊“團結拼搏的體壇勁旅”榮譽稱號,這是繼葉喬波被中央軍委授予“體壇尖兵”榮譽稱號。八一男籃自建隊以來,能充分發揮解放軍的優良傳統和作風,視祖國和軍隊榮譽高于一切的精神。自覺將個人融入集體的團結戰斗、不畏強手、頑強拼搏、高標準嚴要求的治隊精神、銳意進取、不斷創新等充分表現了八一男籃的精神所在。但是,隨著軍隊系統出身的隊員、教練員越來越多地投身至全國各地方球隊,也將軍旅籃球的優良傳統帶到了他們所在的球隊之中,如今“鐵軍精神”早已不是八一男籃的專利,現如今聯賽中,許多球隊頑強作風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八一男籃的選拔體制與國家隊實行的舉國體制如出一轍,由于軍隊的特有優勢,軍隊籃球隊可以用特招的方式打破地域限制從全國各地選拔最優秀的籃球人才。由于聯賽競爭激烈,各俱樂部之間對新人選拔和對優秀球員吸納相當重視。地方政府和俱樂部對于本土優秀球員轉會問題持強硬太多,堅決不放人,如:劉偉等,一些優秀運動員無法加入自己青睞的球隊。
八一富邦火箭男子籃球職業俱樂部成立了,但是球隊依然保持軍人的本質。自始至終,八一男籃的宗旨都是為國家隊培養和輸送優秀人才,為中國籃球培養最好的本土球員。八一隊引進外援會造成一些不和諧影響:(1)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軍隊形象會受到損害,無法向全軍戰士們宣傳中國軍人的光榮歷史和英雄傳統;(2)影響八一體工大隊下屬的其它運動隊的運作,如:乒乓球、女籃、排球等,其它運動隊是否也可以引進外援;(3)中國人民解放軍組建運動隊的根本宗旨會受到嚴重挑戰,會使外界質疑:難道子弟兵辦運動隊就是為了跟老百姓爭個輸贏。
中國籃協專門出臺了一系列“八一條款”:CBA聯賽外援上場規定實行2人四節6人次,亞洲球員使用辦法等同國內球員,但因八一隊沒有外援,因此其他各隊在對陣八一隊時,外援實行2人四節5人次,且亞洲球員算外援使用。
八一男籃在聯賽中是一支特殊的球隊,“擁軍哨”現象已產生多年。聯賽中每當有裁判做出有利于八一隊的爭議判罰都會被冠以“擁軍哨”的指責,而現在已漸漸被外界認定為“黑哨”。中國籃協不可能召集裁判開會布置有利于八一的判罰尺度,但是CBA裁判員來自各地各行業,眾多聯賽裁判員會與CBA俱樂部所在地方籃協關系密切,這不排除個別裁判對八一有特殊感情。
外界認為:因為八一隊是軍旅球隊,中國籃協就專門出臺政策,裁判的判罰尺度就有所變化,這樣有損比賽的公平公正。全國其它男子籃球俱樂部都在全力打造自己的球隊,出重金聘請高水平外援,而俱樂部的發展,卻往往受到“八一條款”的牽制,這樣對聯賽的發展和個球隊的發展都有一定的影響。
球隊在銷售運作方面像國內其它職業俱樂部一樣,職業化、商業化的運作,以盈利和實現收支平衡為運作主題。打破傳統思維定式,積極適應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職業籃球大環境,轉變球隊運作目標,不僅僅是為了在聯賽中去的較好的成績,應以人為本,著力于培養球員和造福于球迷大眾。
八一男籃需要與時俱進,適應職業化的改革,應提高球員待遇,多與聯賽各俱樂部之間溝通,多關注球員的轉會和重金引進適合球隊的優秀球員,以增加球隊的各方面能力。并且,全面的豐富全軍業余籃球文化,充分提高各軍區之間的籃球比賽水平。充分發揮軍校和全軍現有兵員的基地作用,把它們建設成為八一男籃俱樂部的后備人材庫,以緩解當前八一男籃后備隊伍少,選擇面窄的困境。
八一男籃,應該開放軍隊籃球大門,走出國門,與世界先進籃球接軌,多派年輕球員或籃球苗子參加NBA、Adidas或Nike訓練營,讓球隊的年輕球員掌握世界先進的籃球思想和運動技術。委派教練員和球隊管理人員出國考察、學習世界先進的軍隊籃球理念,為創建有中國特色的軍人籃球體系打下堅實的基礎。
俱樂部應面向全國各地的業余體校、中學、地方青少年隊等多渠道大范圍的選拔和招收籃球人才,創建自己俱樂部籃球學校,聘請國內外優秀的導師,運用國際化的教育手段,全方位打造新時代的籃球接班人。俱樂部應分期面向世界舉辦國際化的訓練營,不僅吸收國內學員參加,更要要逐漸的吸收國外學員的參加。
中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引進外援已經數個年頭了,在聯賽比賽中八一男籃始終沒有找到控制外援的手段。球隊應著重考慮培養專門防守外援的球員。如稠州銀行的球員丁錦輝、廣東宏遠隊的周鵬,此類球員的出場在進攻方面不一定能夠為球隊提供很多的貢獻,可是在防守端能夠最大限度地限制外援的發揮?;蛘?為了增強和對方外援的拼搶能力,可以針對外援的技術和身體特點尋找陪練,應該會取得不錯的訓練效果。
我國男子籃球聯賽經過20年的探索,現在正在健康有序地進行,現在把CBA聯賽的競賽環境與過去職業化改革前的全國聯賽相比,已經發生了重大的變化,賽場文化的提升、高水平外援的加盟已經讓中國男子籃球聯賽上升到了全新的高度,而由于人才培養理念的偏差、以人為本的精神缺失、體制的落后等諸多的原因,導致八一男籃訓練和比賽水平衰落。所以八一男籃應通過競賽體制、管理決策、俱樂部建設、后備人才培養等方面,走由點到面、由局部層層推進的方式,逐步建立起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職業籃球俱樂部。
[1]2012-2013中國男子職業籃球聯賽技術統計[EB/OL].CBA聯賽官方網站.http://www.cbachina.com.
[2]李國巖.CBA2002~2003賽季和2003~2004賽季總決賽八一火箭、廣東宏遠攻守能力分析[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4(3).
[3]張宏成,潘晟.從第14屆世界男籃錦標賽看中國男籃的發展戰略[J].體育與科學,2002,23(6):42-44.
[4]孫民治,陳鈞,方明.21世紀世界籃球競技運動的發展趨勢——兼論中國籃球運動現狀及對策[J].體育科學,2001,21(1):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