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執軍
(麗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體育系 云南麗江 674100)
為了提高廣大師生的身體素質,教育部推出了陽光體育遠動。2006年,教育部為了號召各高校師生參加戶外活動,強身健體,國家體育總局發布了關于全國小學生開展陽光體育戶外活動的建議,并提出要結合全國大中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健康標準開展戶外陽光運動,要求各高校積極采取行動,立刻貫徹實施起來。高校開展陽光體育運動最終的目的是增強濃厚的體育鍛煉氣氛,并調動全員積極參與到體育鍛煉當中,讓高校學生親近自然、走向操場、走進陽光,增強體質。對于學校來說,開展運動會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它不僅體現了學校對體育運動的重視,而且還反應出學校的運動競技水平。近些年來,我國大部分高校運動會口號很響亮,但實際卻不盡人意,從而導致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較低,參加運動會的人非常少,現今高校運動會一般現象為80%的學生觀看運動,僅有20%的學生參與運動。學生平常課業壓力大,運動會是一個很好的減壓方式,學校應多多鼓勵學生參加體育運動,積極展開豐富的體育活動,這對學生的身體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因此,本文結合自身高校體育工作的實際及他人的意見,對陽光體育運動背景下高校運動會的改革談一些個人的看法。
各大高校都把田徑項目做為運動會的主要項目。如跳遠、跳高、接力等,有些學校為了安全,甚至取消了標槍、鐵餅等項目。大多學生喜歡的球類運動,如足球、籃球、排球并沒有列入其中,這樣的運動會從運動形式上就使學生投入的積極性大大降低,少了很多運動的樂趣。一部分高校還存在減少平常的體育課,甚至在田徑運動方面也少有鍛煉,不少參加運動會的學生只能靠小學時所接觸的知識作為參加運動會的基礎,這樣的現狀明顯顯示了體育教育的脫節。從一方面也直接導致了大多數學生看運動而不是積極參加投入的現狀發生。
運動會參賽人數限制明顯的限制了參與運動會的人數,增加了看運動會的學生人數。很多高校在開展運動會時,設定了每個學生最多只能報1~2項的規則,這使得很多有參與意識的學生也成了局外人,只能看運動會,而持續2~3天的運動會也變成了部分學生難得的假期,這樣的運動會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學生缺乏運動的事實,沒有很好的落實陽光體育運動“健強體魄”的宗旨。
運動會上取得較好名次成為各班各級贏光榮,各領導樹政績的標志。爭奪第一,積極奮勇本是好事,但由于各高校特招生的特長,使得比賽沒有懸念,造成其他參賽的學生壓力增大,踴躍爭創好成績的信心銳減,從而對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運動起到反作用。從一方面忽略了遠動的真正意義。各大高校應積極引導,不要把運動當做爭奪的手段,而是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名次只是一種形式,不要給學生太多負擔,避免學生消極對待運動會這種現狀發生。所以,學校應該從形式上告訴學生,這僅僅是一次戶外運動,是為了增強身體素質,鍛煉身體機能,真正落實體育運動的意義是為了強身健體,增強體魄。
校園體育文化娛樂活動作為校園文化的一大熱點,逐漸受到廣大學生的青瞇。體育文化節主要是體現學生積極參與的原則,以全校師生為參與對象開展的競賽活動,采用娛樂的方式融合到體育項目中。在開展的活動中要鼓勵學生或團隊積極的參與并表現,調動學生互相合作、互相競爭的興趣,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在體育方面的潛能,讓學生在活動中找到自己的長處,擴大自己的專業范圍,發展自身的體育特長。在學校開展的體育文化在培養和教育方面對學生都有著重大的教育意義。
一般高校運動會都以運動休整為主,通常將運動會設為2~3天。體育文化節可以在此基礎上延長體育時間,將體育競賽項目分成預賽和決賽兩種形式。鼓勵學生踴躍參加,從一定程度上,將大大增加學生的積極性與趣味性。充分利用課外活動,讓學生做充分的準備工作。學校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將運動會開幕、比賽、閉幕分成3個階段進行。其中比賽階段可安排連續3天,開幕與閉幕可安排在周末進行。
體育文化節以“健康第一,增強體魄”為宗旨,根據學生的運動能力設定多種運動項目。為了體現體育文化節的時代性、創新性、趣味性、娛樂性,體育文化節可從多種方面進行設定。
體育文化節展開的各類項目有傳統競技類。如田徑方面,其著重繼承并發揚了傳統和體育運動文化,提高運動員的成績,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運動素質,塑造運動健身楷模,為參加更高的運動會提供了運動健兒,將傳統運動比賽項目發揚光大。
體育文化節中還可涵蓋健身類項目。健身項目主要是以鍛煉身體為主,為大學生的身體打造更好的身體素質。如羽毛球運動、乒乓球運動、瑜伽、健美操等室內運動。這些運動不僅有效培養學生身體機能,同時還樹立健康理念,較為受廣大女學生歡迎。對女學生身體塑形與健身有較大的影響。
除此,體育文化節既然是集創新、趣味、知識等于一身的新體育健身娛樂活動,必然包括娛樂休閑類競技。設立一些體育趣味游戲既能增長知識,又能添加趣味。如踢毽子、乒乓球投準、上籃、足球繞桿射門、籃球運球、足球顛球、飛鏢以及拔河等項目。以上所講述的運動豐富了學生課余生活,增強運動興趣,培養運動愛好,同時針對性的為體質較弱學生提供合適的體育活動,樹立正確的體育審美價值觀念。
另外,可以把一些地方民族特色體育項目、社區普遍受歡迎的大眾體育娛樂項目也納入到高校體育文化節項目中,突出高校體育文化的多樣性、民族性、豐富性和傳承性。
高校為提高學生文化和專業素質,體育運動課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視,加之體育師資的薄弱,體育課運動項目單一問題越來越突出。為了豐富學生的體育運動,學校可增加多種體育項目的培養。如瑜伽、健美操等健身類體育運動,既幫助了身體素質較弱的學生鍛煉了身體機能,也為體育運動會的合理豐富展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羽毛球、網球、乒乓球等球類運動可有效提高學生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對強身健體有一定的作用,并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增強體魄。
體育教育是一個特殊的教育課程,它的地位不可小視,從小的方面看,它是培養學生身心健康的有效途徑,是鍛煉學生意志的重要手段。從大的方面看,體育教育是一個全民素質的培養。體育強國,體現了體育對于國家甚至民族發展的重要性。“體育強國”是一個相對的動態的綜合的概念,在現階段,主要指標體系以競技體育、群眾體育、體育產業為主導,并體現體育各領域的總體發展水平[1]。體育素質的培養關乎著一個民族的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的質量和水平,它也是文化軟實力的體現。我國體育的發展在世界中具有不可忽視的地位,無論是奧運會還是世界性的一些比賽,我國的運動健兒用他們的專業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國的實力。著名網球運動員李娜近幾年備受關注,她在網球公開賽中的出色表現再一次的展示了中國的力量。另外還有我國的跳水運動員、體操運動員等在奧運賽場上的精彩比賽都是振奮人心的。國家發展不僅要靠經濟的發展,還需要文化軟實力的發展。綜合國力靠的不僅是經濟實力,它要從多方面去權衡。
學校應采用融入“以人為本”的現代教育理念,推動陽光體育持續健康發展,運用創新精神培養,積極展開各種戶外活動為體育運動打下良好的基礎。陽光體育運動它能促進智力發展,消除大腦疲勞,舒緩學習壓力,對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有著深遠的意義。開展陽光體育運動,要與體育課教學相結合。堅持依法治教,規范辦學行為,嚴格執行國家有關體育課時的規定,開足上好體育課,不得以任何理由擠占體育課時。深化教學改革,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引導學生積極參加陽光體育運動。陽光體育運動對促進高校運動會的改革具有深遠的作用。各高校要認真貫徹實施,確保學生在獲得文化知識的同時也能擁有強壯的體魄。各高校運動會的開展不該仍是走個形式,而應該是真正的把文化與體育有效的結合在一起,鼓勵學生多參加體育活動,課外多呼吸新鮮空氣,為強身健體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1]岳紅麗.陽光體育運動背景下高校運動會的改革[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1,19(12):84-85.
[2]楊忠明.陽光體育運動背景下高校體育文化節模式的構建[J].大觀周刊,2012(38):185,208.
[3]陳利新,郭風蘭.陽光體育背景下新疆高校運動會發展模式的研究[J].搏擊·武術科學,2012(9):119-121.
[4]馮唯銳,徐蕾.“陽光體育運動”解析及高校實施的策略研究[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