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博
(湖南第一師范學院 湖南長沙 410105)
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卻不斷下降,尤其是肥胖的問題日益嚴重化。這就使得小學體育教學成為了重中之重,它作為我國基礎教育階段中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給了小學生鍛煉身體,增強身體素質的重要機會。然而,我國小學體育師資力量建設并不令人滿意,整體師資水平偏低,這就讓小學體育教學現狀不容樂觀,無法真正體現出小學體育的教學效率與效果。鑒于此現狀我們必須盡快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對策,切實提升我國小學體育教師的整體素質,讓他們為小學體育教學做出應有的貢獻。
鑒于我國小學體育師資總體狀況不盡如人意,主要表現在人數偏少、教育理念較為落后、教學方法也較為滯后等。這就造成了當前小學體育教學現狀還有不少問題存在。具體分析如下。
(1)體育教育理念與實踐之間存在矛盾。作為小學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體育教學本來是培養并提升小學生身體素養的重要手段與途徑,它可以讓小學生通過體育鍛煉來學會健身與審美。然而,我國小學體育教學現狀卻遠非如此,體育教學理念與實際的體育實踐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差距性,不少小學生對于體育教學的態度持否定態度,因為他們在體育鍛煉中并沒有體會到成就感,體育素質意識較為淡薄,這就使得小學體育課程的教學教育理念無法在體育教學實踐中得到很好的落實,加之一些小學體育教師的知識結構與業務素質整體上偏低,無法真正適應當前小學體育教學改革的需要。
(2)傳統的應試教育模式仍然存在一定的負面影響。我國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依然受到傳統應試教育模式的不良影響,小學生無法沖出被應試教育方式束縛的藩籬,他們都被迫進行消極被動的體育鍛煉,這樣的體育參與意識顯然無法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目前來看,我國小學生的身體素質整體狀況并不容樂觀,很多學生的體能素質較之于以前來說有所下降,肥胖人數正在不斷增加,加之很多小學對于體育課的重視程度嚴重不足,學生學習負擔過重而無法顧及到體育鍛煉,不僅讓他們的身體發育受到了一定的影響,還不利于培養他們的良好心理品質,進而讓體育教學進程無法正常開展起來。
(3)家庭對于體育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我國計劃生育體制下,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很多家庭對于小學生的關注度是非常高的,但是,他們的關心更多的集中在孩子的學習成績方面,尤其是在當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體制背景下,很多家長在工作之余只將精力投入到對孩子的學業成績方面的關心中去了,而對于他們的體育教育并沒有給與過多的關注與足夠的重視,甚至認為孩子只要不生病就是體質過關,根本不需要進行體育鍛煉,從而讓他們喪失了對于小學體育的意識與決心,小學生在這樣的家庭氛圍熏陶下,顯然無法樹立起正確的體育鍛煉理念,身體素質顯然不夠強壯。
鑒于我國當前小學體育教學現狀不容樂觀,還有不少問題存在,導致了小學體育教學質量較為偏低,小學生的體育鍛煉效果不佳。造成這種現狀與問題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其體育師資培養方面存在較大的缺陷性。這就需要我們盡快加強對于小學體育師資的培養工作。接下來,本文將具體闡述小學體育師資的培養途徑。
(1)樹立先進的體育教學觀念。小學體育師資的培養工作中,應該首先從思想方面入手,以正確的思想作為體育教學的指導方針,要牢固樹立起健康第一的體育鍛煉理念,讓體育教師以身作則的堅定的支持并實施這種體育指導思想,引導學生更好的把握并樹立這樣的體育理念,充分發揮出體育鍛煉的應有功能與作用,全面提高小學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不僅讓小學生能夠得到充分的體育鍛煉機會,并讓他們逐步培養自己的一項或二項體育愛好或特長,最終使小學生能夠養成一種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與習慣,并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體育活動。事實上,當小學生能夠樹立起正確的體育鍛煉觀念的話,將有利于切實貫徹健康第一的體育教學指導思想,體育教師自身也應該盡快樹立起先進的體育教學理念,要在體育教學實踐當中及時改變過去那種以教材與課堂為中心的模式,轉向采取以學生為中心的體育教學模式,從而引導小學生的生活方式向著更為健康、文明且科學的方向轉變,小學體育教師可以成為他們的體育鍛煉引導者與幫助者,從而努力培養小學生具有創新意識與創新精神,成為新時期具有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
(2)努力提升體育教師的學歷層次。我國基礎教育事業的改革工作已經在不斷的推向深入,這就要求體育教師的素質要越來越高。現如今培養出來的小學體育師資整體素質嚴重偏低,他們經過中等師范院校的教育之后,獲得的體育專業知識與技能仍然沒有達到新時期基礎教育的新要求,無法適應我國初等教育的體育教學需求了。因此,我們必須盡快提高小學體育師資的建設水平與建設質量,要讓小學體育教師在面對新要求與新挑戰的時候,能夠騰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進行自我學習,尤其是要提高自己的學歷層次,這是在當前小學體育教師應該努力做到的事情,是他們提高業務水平與體育教學能力的重要條件所在。這就是說,我國小學體育師資要能夠在當前學歷層次與知識水平明顯偏低的狀況之下,根據社會發展的要求來盡快參與到更高級別的學習當中去,不僅具備更為完善高級的知識結構與能力結構,還應該具備較高的教師道德修養,并努力培養自己的創新意識與創新精神,時刻把握住時代發展的脈搏,盡可能的提升自己的學歷層次,以期更好的滿足時代發展的需求和小學體育教學課程改革的新要求。
(3)調整并優化體育課程布局體系。我國當前開設體育專業的學校,其在課程設置或布局方面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問題,它的體育人才培養目標與規格等都無法適應現代社會對于體育教師人才的實際需求,并呈現出日益突出的態勢。因此,我國應該盡快改變這種體育師資培養現狀,就需要從體育課程的布局體系方面進行充分的考慮與及時的調整,因為當前很多學校培養出來的體育教師更多的只是單純的體育教師,無法從各個方面來適應社會與不同人群的體育運動需求。那么,這就需要我們的學校盡快構建并優化現有的體育課程結構,以期迎合當前小學體育教學的素質教育目標。它要求體育師資具備較高的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這樣,他們教授出來的小學生才具有一定的創新意識與創新思維。鑒于此,小學體育師資的培養過程中,其課程設置方面就應該以創新性作為人才培養的核心理念,要進一步調整并重新布局體育課程體系,盡可能的滿足日益多元化的現代社會以及大眾對于體育運動的實際需求,擴大原來的服務涉及面,增開體育與健康、社會體育等專業,調整體育專業教學計劃,減少課程的重復性設置問題,增加學科課程門類,調整教學內容和評價體系,加強選修課建設,從而讓小學體育師資的培養課程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合理性與可行性。
(4)調整小學體育師資培養目標。這是說我國當前的小學體育師資培養過程中,仍然沒有擺脫掉傳統體育師資培養的途徑,盡管由原來的計劃經濟時期的包培養與包分配的方式轉向了學生畢業后進行自主擇業的改革,然而,這并沒有能夠從根本上改變人們對于體育師資培養的目標與方向,很多時候仍然認為體育專業培養出來的學生必須要做體育教師。事實上,這種觀念是有待進一步商榷的,尤其是在當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應該盡快轉變這種體育人才培養目標,要讓人們盡快樹立起適應社會的體育人才培養理念,這就需要體育院校在對體育師資進行培養的過程中盡快轉變觀念,拓展專業口徑,擴大服務面,盡可能的培養出復合型與創新型的體育師資,讓他們成為具有綜合素養的體育人才,成為教學科研型體育人才,并能夠在教學過程中進行特色教育,形成一定的優勢來提高自己的教學競爭力,并改革升學考試內容,讓體育教師的師資培養工作切實有效。
總之,我國小學體育師資培養工作目前來說做的并不到位,仍然有不少問題存在。因此,我國應該調整小學體育師資培養方向,根據我國的實際國情,并努力與國際體育師資培養模式進行有效接軌,優化體育課程體系,更新教學內容,采取雙軌制培養與培訓相結合的道路,還可以依靠更高層次的院校來培養小學體育師資,從而讓小學體育師資的整體水平得到切實的提升,從而為我國素質教育大背景下的小學體育教學提供更為高質量的師資力量。
[1]梁柱平.面向21世紀我國培養體育師資人才的層次及途徑的研究[A].國家教育部九五重點課題[C].1999(5).
[2]劉德佩.論我國中小學體育教師的社會作用及當前體育師資隊伍發展中的主要問題[J].體育科學,1983,5(2):21-23.
[3]曲宗湖,楊文軒.現代社會與學校體育[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9.
[4]黃璐.文化體育建構[J].河北理工大學學報(社科版),2009(3):11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