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堡/編譯
醫學成像
森堡/編譯

自從一個多世紀前拍下首幅X光照片開始,窺探身體內部的技術就成為醫學發展的中心任務之一。精確醫學成像技術日益進步,給生物醫學研究以全新的視野,有望促成更精準的診斷與治療
觀測工具的改進推動了科學的發展。
伴隨著望遠鏡的出現,天文學家們能夠在收集到的天文數據基礎上提出行星運動和引力理論。與此同時,我們正在見證醫學成像領域令人震驚的進步,它解開了生物學與疾病之間的許多未解之謎。本欄目從兩個方面聚焦醫學成像技術:技術本身的發展以及成像在醫學上的應用。
醫學領域面臨的一大挑戰是,阿爾茲海默氏癥是如何導致患者腦部受損而致病的。如今,成像技術已經證實t au蛋白是這一過程中的元兇之一。包括炎癥,從動脈粥樣硬化到癌癥在內的很多病癥都與其有著重要關聯,學術界越來越確定,一種被稱作炎癥小體(in f l ammasomes)的蛋白質——熒光顯微鏡已經能夠展示該炎癥小體受刺激后的應激過程,下一步,炎癥小體將可能成為藥物治療的靶點。
醫學成像的改進使得外科手術更有效。乳房腫瘤切除術中的醫學成像,讓外科醫生能夠剔除哪怕是很小的壞死組織,這是傳統技術做不到的。
醫學技術人員從幾個不同方面,致力于提高單次掃描圖像的數量與質量。這通常意味著幾種方式多管齊下——例如,將由計算機斷層掃描得到的結構信息與來自正電子放射斷層造影術的功能性數據合并,以及精致的軟件能使模糊的目標物聚焦成像……
誠如阿蘭·穆迪(Al an Moody)所說,醫學成像技術的發展令人嘆為觀止,但仍尚未完全發揮其潛能。為此,他呼吁創建 “大圖像”網絡——建立一個能讓研究人員方便接入的類似臨床數據庫的網絡。過去,這些圖像往往只會用一次就被擱置起來。
[資料來源:Nature][責任編輯:則 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