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陸根生
(蘇州市一中分校 江蘇蘇州 215004)
從學習興趣點切入,激發女同學的運動潛能
——體育教學中推廣軟式排球運動的思考
李敏 陸根生
(蘇州市一中分校 江蘇蘇州 215004)
學校體育教學中,經常發現男女同學在體育活動興趣上有著嚴重的失衡。如何在體育教學中啟發她們的運動興趣,作者通過反復的教學實踐探索,發現利用軟式排球的推廣和普及,能很好地激發女同學的參與欲望,挖掘自身潛能,克服困難,增強自信心,同時培養了她們吃苦耐勞、積極進取精神和團隊協作意識,使她們在輕松愉快的情況下自覺地投入到軟式排球的運動中去。文章就此展開論述。
女同學 軟式排球 學習興趣 激發潛能 個性培養
女同學主動參加體育鍛煉的身影往往在操場上很難看到,即使體育加入中考以來,她們好像也只是為了達到通過中考的標準才努力進行針對性地練習,并不是像大部分男生由衷地自覺、主動地喜歡運動,本質上她們好像仍然是個旁觀者。為此,通過反復的實踐觀察、問卷調查,以及與她們的耐心交流,卻發現在她們的潛意識里還是非常喜歡體育運動的,主要原因就是怕苦、怕累、怕疼、怕臟、怕汗,再加上現在生活條件的優越性,她們普遍缺乏一種敢于對抗、勇敢拼搏的進取精神(甚至現在的男同學也有如此現象)。而無論什么體育運動,當一個人在積極投入的過程中,在身體和心理的感覺上,表面上難免會出現暫時性不同程度的苦、累、臟和流汗,甚至疼痛,所以大部分女同學只是被動地參加,并養成遠離體育運動的不良習慣,甚至一部分女同學還認為“運動會使肌肉變粗而身材不好看”這樣的“歪理”。顯然,這很不利于提高她們的體質,更不可能使她們透過表象感悟到體育運動給生命帶來的益處。而假如能對某個運動的學習產生興趣,往往能激發學生無窮的熱情,作為體育教師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從挖掘學生的興趣點入手,盡責任和義務引導每個學生熱愛體育,主動感悟和學習運動知識。軟式排球的教學推廣,有著激發女同學主動參加體育運動強大的催化作用,并使她們由衷地喜歡鍛煉。
1.1 女同學的個性和軟式排球的特點
我們不能否認,相對男同學來說,大部分女同學是普遍存在柔弱、膽小、嬌氣,怕出汗的特性,她們不敢沖撞和對抗,懼怕危險,從而導致她們對體育運動投入熱情降低,甚至抵觸。而排球運動本身就是隔網利用發球、傳球、墊球、扣球、攔網等技術所進行的一項攻防對抗運動,平時一般的練習也可以不受場地的影響和人數的限制,很少摔跤,互相之間幾乎沒有身體過大的接觸、碰撞,運動量可大可小,時間可長可短。另外,軟式排球由于比硬式排球柔軟,飛行速度變慢,不光滑而容易控制,即使碰擊身體也有一種“舒軟”而不疼痛、免傷害的感覺,再加上排球練習中必須使球不落地、團隊一起練習等的基本方法和規則,給人輕松、靈活、安全、趣味的感覺,非常適合女同學的鍛煉,也為鍛煉她們的各種身體素質、挖掘運動潛能和個性培養創造了條件。
1.2 找準興趣切入點,以點到面,逐漸引導、提升
我們在教學中不難發現,當女同學進行排球練習時,她們會很樂意抱著一個軟式排球不愿放棄,她們時而拋起、時而揉揉、壓壓,有的女同學抱著它,還當成洋娃娃一樣舒服的感覺,遇到彼此的對練也不會輕易的逃避而放棄,會主動敢于迎接……似乎對它有種特別的眷戀,內心會感到非常高興。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學完全可以從女生的這個興趣點入手,正確引導,循序漸進地將她們運動的動力充分挖掘出來,相信她們一定會樂此不疲的。
當然,教學不是一蹴而就的。學生喜歡玩也不一定就喜歡學,即使有興趣學也并不一定能長久的堅持。教師在抓住興趣切入點進行教學時,要制定計劃,循循善誘,按部就班地傳授排球運動技術,逐漸激發運動欲望。比如,(1)先散點式或游戲性的練習讓學生在玩中感受簡單拋、墊球不落地等的動作技術,使肢體提高對球的位置觸感,并積極鼓勵,讓她們樹立信心,享受快樂。(2)經常進行小組練習,強弱搭配互動,加強傳幫帶的作用,提高成功率,以點到面,注重群體的提升,形成人人參與的熱鬧局面,渲染氣氛。(3)定點或者隔網找落點、找人的觸球練習,提升判斷球和身體位置的能力,以及人的靈巧性。(4)因人而異,彈性規則,降低標準,調整網高、縮短發球距離、縮小比賽場地等的多變練習模式。通過開展一系列的普及和提高,再加上充分利用活動課和體育課,進行相關班與班之間的友誼練習和年級之間的發球、墊球群體性的比拼,直至標準場地的排球比賽。這樣,學生的運動技能在興趣中不斷地提高和熟練,也掌握了比賽的規則,同時也一定會提升她們的身體素質、運動能力和團隊合作配合水平。最終,還會有一部分同學從中脫穎而出,成為學校女排運動員強大的生力軍,組成學校完整的排球運動梯隊。
多年來,我們學校通過軟式排球在女同學中層層深入地教學推廣,使大部分女同學懂得了排球運動,并樂意積極參加群體活動,甚至每個班級有一二支不同水平的排球隊伍,在體育課上,她們喜歡找機會在一起進行排球運動練習和比賽,從中享受到快樂和美,她們不再懼怕運動,更打消了體育鍛煉會讓她們變得強壯、粗大而不好看的顧忌。很多時候在假期休息天,校園經常會出現三五成群的女同學主動在一起練習排球、鍛煉身體,說說笑笑,不但激發了自我的運動潛能,也極大地提升了學校排球的運動水平,我們學生在幾乎沒有一點排球運動基礎的條件下,也連續多年獲得了蘇州市女排比賽的前幾名。在這過程中,女同學相應的全面身體素質也得到了提高,其中有一個最典型的例子讓我們難以忘懷:有一位女同學初一進來時身體很胖,最初階段一直被男生玩笑式的欺負,她在體育課上總是不敢活動,深怕別人取笑。我們就嘗試著讓她練習軟式排球,并特意借給她一個排球,開始的時候她雖然不是十分踴躍和冒尖,還是非常努力的。不過,到了初二年級,她的運動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并在初二、初三兩個年級中都以絕對的主力身份代表學校參加了市區的排球比賽,她的自信心和身體的靈活性也在不斷的排球練習中逐漸得到了提升。可以說,在學校的女同學中,類似這樣的現象很多,據我們的統計,我們學校每年的體育中考成績,女同學的平均成績最終總是比男同學高。其實,我們都知道,運動更是觸類旁通、共同提高的,只要能激發出學生潛在的運動能量,讓她們由被動變主動,她們也一定會無限放大自我價值,使教學取得令人滿意的結果。
學校女生軟式排球的實踐教學過程,除了上面提到的教學中注重的一些手段,教師也需要掌控幾大關鍵方面:(1)學生不是專業選手,教學引導的目的是激發她們的自我鍛煉意識,克服怕臟、怕疼、怕汗、怕累的現象,所以,技術傳授無需大面積每個人要求過細、過高,難度過大,目標和評價機制要有層次感,明確大眾化參與為主,一切以學生為本,重視她們的主體地位和情感體驗,個別突出的學生可以課后重點加強輔導。(2)全校推廣軟式排球,涉及面廣,組織活動和比賽需要學校其它部門的密切配合,共同協作,定好推廣教學的基調:在集體項目學習活動中體驗團結協作,樹立良好的精神風貌,使不同的個性在互相尊重的“交往和對話”中共同進取,讓身心健全發展,為學校教育綜合實力的提升創造條件。(3)軟式排球是非常容易損壞的器材,要在引導學生愛護的前提下,進行適當的資金投入申請,以保證學生運動有足夠的使用頻率,達到更大的興趣激發和技能提升空間。(4)人的心理素質在運動的導向上起著關鍵的作用,很多女同學可能在心理的認可上對運動產生了這樣那樣的片面理解(當然也有社會傳統的誤導),所以不善于主動參加體育鍛煉。而少年時期的心理素質可塑性很大,越接近成年,改變就越難,引導她們投身體育運動,要同時從心理層面展開啟發,用事實資料等有說服力的道理,宣傳體育運動的益處,打開她們正確理解運動的閥門,因此,從基礎練習階段就要著手抓好她們的心理啟迪,讓她們成長的更順。
社會發展需要全面性的綜合型人才,身心健康、活潑開朗、樂意進取、團結協作、群體意識感強的人,往往容易受人歡迎。而這些優良的個性往往需要通過教學來提升,體育教學在這方面的作用更是實踐最好的教材,責無旁貸。體育教師應該深入研究教學的教材和對象,用教材吸引學生,尤其是體育運動的“弱勢群體”女同學,需要抓住她們的心理特點,切入她們的興趣點,創造條件,激發她們的運動欲望,讓她們在輕松愉悅、放松身心的環境中接受教學引導,在不知不覺中享受體育運動給自身帶來的快樂,主動挖掘出自我的運動天性、爆發潛在能量,使教學事半功倍,并杜絕怕臟、怕苦、怕累、怕疼的不良習慣,強大自我、完善自我;同時,這也將可以使校本課程的開發更上一層樓,讓教學更有特色。
[1]鄭玉平,譚芳,劉闡軍.教師教學究竟靠什么——談新課程的教學觀[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3(3).
[2]吳長青.軟式排球運動在我國被迅速推廣普及的主要因素分析[J].福建體育科技,2005(4).
[3]王同軍,司繼偉.興趣研究現狀與進展[J].山東教育學院學報, 2006(6).
G842
A
2095-2813(2014)04(a)-005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