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南英
摘 要: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中小學課堂開始開設信息技術課程。在中小學階段,信息技術課程教學非常重要,它是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該文從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出發,先分析了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然后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應對措施,希望能不斷促進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發展與進步。
關鍵詞:信息技術 課程教學 教學水平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6(a)-0140-01
當今時代是信息化時代,網絡與人們的衣、食、住、行息息相關,再加上素質教育、人本教育等教育理念的不斷深入,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也在不斷發展,進一步培養了中小學生的信息素養,同時保障學生能夠適應時代發展的潮流,進一步落實素質教育。因此,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對學生的發展起著重要的影響作用。
1 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 學校層面的問題
在很多中小學學校中,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不被重視,具體表現在師資隊伍配備不夠、老師相關地位得不到保障、教學設備較少等,這就直接導致教師隊伍師資力量薄弱,老師教學的積極性不高。
1.2 學生層面上的問題
學生層面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學生知識水平不平衡。在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由于學生受各方面因素的影響,比如家庭因素、社會因素、性格因素等,學生在信息技術的接觸程度、知識背景等方面都存在較大的差異,這就造成學生知識水平的高低不一。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有的學生因為之前就有了良好的基礎,接受起來比較快,有的學生在學習中就具有一定的困難。第二,學生自身知識結構方面也存在較大的不平衡。一般學生在運用計算機的時候,大多比較熟悉網絡聊天和網絡游戲,但是對于一些比較實用的操作方面,興趣不大且不熟悉,自身機構方面存在較大的不平衡。
1.3 老師層面上的問題
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大多數信息技術課程的老師采取的教學方法比較單一,一般都是采取先講解理論方面的知識,然后在第二堂課中讓學生根據理論講解的內容進行上機操作,這樣單向化的教學方法使得課堂氛圍沉悶,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另外,大多數學生的學習還是停留在理論知識的層面,真正用于實踐的機會比較少這些都嚴重影響了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效果。
2 提高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措施
中小學信息課程教學存在多方面的問題,嚴重影響了學生的信息素養,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因此,必須要對癥下藥,采取合理的措施加以解決。具體來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解決。
2.1 學校要重視信息技術課程教學
學校方面要提高認識,重視中小學生的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加快提升學生的信息技術知識的學習和運用。這里需要學校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第一,加大信息教學的投入,對教學中涉及到的各種基礎設施,比如各種硬件和軟件,學校都應該加大投入,為學生學好信息技術課程提供良好的環境。第二,注意加大老師的培訓力度,全方位提升老師的能力。學校可以采取各種培訓進一步提升老師的信息化教學水平,同時還要注意采用相應的激勵機制,充分調動老師教學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2.2 采取分層次教學
學生在學習信息技術課程時,自身存在知識水平和知識結構不平衡的情況。因此,針對這種現狀,老師在教學中注意采取層次教學法,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進步,在教學活動中,注意充分尊重共性的前提下注重個性的發展。第一,老師需要了解學生的知識情況,全面了解班上學生的知識水平和知識結構,然后才可以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第二,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比如對于那些基礎比較差的學生,老師要注重強化基礎知識的學習,然后逐步提升;對于成績比較好的學生,老師則要適當擴展學生學習的深度,引導學生開展創造性地學習活動。第三,在教學中采取合作學習的方法,學生之間互相交流,這樣可以互相促進,逐漸縮小學生之間的差距,同時還能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2.3 提升教學水平
在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老師注意采取多樣化的教學,進一步提升教學效果。主要來講,老師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法。第一,注意加強互動。要想進一步提升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效果,老師在教學中必須采取互動式教學,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這里包括兩個方面的互動:一方面要做好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另一方面是要做好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從而不斷活躍課堂教學氣氛,提升教學質量。第二,開辟第二課堂。學生在學習信息技術課程中,實踐的機會比較少,學生難以做到學以致用。因此,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注意開辟第二課堂,給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在學校的信息技術教學中,課堂教學的時間有限,如果老師僅僅是依靠課堂上的學習,學生的學習效果很難保證,這就需要在課外之外開辟第二課堂,比如老師可以組織學生建立課外興趣小組、計算機操作技能比賽等多種活動,在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促進學生不斷加強學習,將教學活動延伸到課外,這樣的教學可以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從而進一步提升教學效果。第三,信息技術教學是一門實踐性比較強的學科,因此,老師在具體的教學中應注重學生技能方面的培養。在具體的操作中,老師應該采取傳授理論知識與聯系實際操作結合起來,讓學生在操作中加深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在具體的操作中,老師還需要注意加強指導,積極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上的困難。
3 結語
綜上所述,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還存在多方面的問題,為了進一步保障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效果,學校必須要提高認識,重視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加大投入;針對學生層面上問題,老師應該采取分層次教學法,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與進步;另外,老師自身也要不斷總結教學經驗,提高教學水平,促進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育的發展,從而加快推進我國信息化教育事業的發展進程。
參考文獻
[1] 苗志鵬.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有效教學策略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2.
[2] 馬勇.分析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才智,2013(34).
[3] 鐘麗.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0(7).
[4] 司清清.農村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軟件導刊,2013(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