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達
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黑龍江省分行 哈爾濱市 150018
人民幣國際化問題探析
范達
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黑龍江省分行 哈爾濱市 150018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民幣國際化將是必然的發展趨勢,但是國際化過程將是漫長與曲折的。本文首先分析了近年來人民幣的流通現狀,提出了其成為國際貨幣的好處,然后具體從國際形勢和國內自身經濟實力兩個層面對人民幣國際化前景進行了深入分析,提出其國際化的可行性。
人民幣;區域化;國際化
人民幣國際化是指人民幣能夠跨越國界,在境外流通,成為國際上普遍認可的計價、結算及儲備貨幣的過程。盡管目前人民幣境外的流通并不等于人民幣已經國際化了,但人民幣境外流通的擴大最終必然導致人民幣的國際化,使其成為世界貨幣。
由于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 整體經濟實力的擴大, 人民幣匯率的持續穩定及人民幣的國際聲望大大提高,人民幣的流通總量和頻率大大增加。人民幣在東南亞地區的自由流通已受到第二美元的待遇。人民幣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并將可能成為亞洲的地區性貨幣, 成為繼美元、歐元、日元之后的第四種全球性貨幣。
人民幣實現國際化, 除了能優化國際貨幣結構, 促進世界多元化發展外,對于保持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 提升綜合競爭力以及提高國際影響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
貨幣國際化是一國綜合經濟實力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結果。從當今世界的國際貨幣來看,美元、歐元、日元等充當國際貨幣是相應的經濟體國際信用地位較高的充分表現。人民幣實現國際化后,由于其掌握著發行和調節權,將使那些使用人民幣的國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對中國經濟的依賴性,中國在國際事務中將具有更有力的發言權和更強大的影響力。
(二)獲得國際鑄幣稅的收入
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的最大收益是分享國際鑄幣稅。所謂鑄幣稅就是貨幣發行者憑借發行貨幣的特權所獲得的紙幣發行面額與紙幣發行成本之間的差額。鑄幣稅取之于本國發行國際貨幣,其取之于國際而用之于本國,是對他國資源的占有,是一種額外的國際收入。
(三)促進國際貿易和投資的發展
人民幣國際化實現后,人民幣成為國際結算的主要貨幣之一,將減少我國與世界各國貿易往來中對美元、歐元等國際貨幣的過分依賴,避免匯率風險,降低交易成本。
(一)次貸危機動搖了美元本位的國際貨幣體系
長期以來,美國過度負債、超前消費的經濟模式導致美國經濟結構失衡。自2007次貸危機爆發,美國金融機構嚴重虧損,房地產業加劇衰退并逐漸波及實體經濟。美國金融行業危機和經濟衰退風險使得以美元為本位的國際貨幣體系離心力日益增加。
次貸危機的爆發再一次證明了對經濟的全球性的要求。任何在全球經濟貿易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的經濟體都不可能獨自抵御金融動蕩,并在席卷全球的金融風暴中獨善其身。所以,此次次貸危機催生了區域貨幣合作的意愿,減少對美元依賴。這有利于人民幣走出國門,并為人民幣加速國際化進程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性機遇。
(二)國內經濟實力給人民幣國際化創造了條件
1.強大的經濟實力。衡量一國經濟實力的有效指標是國民生產總值(GDP)。自改革開放以來, 我國的發展速度在世界領先,并且貿易順差首次超過美國, 居世界首位。我國已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和不可小覷的力量,這使我國初步具備了人民幣邁向國際化的經濟實力。2.健全的金融體系。健全的金融體系是貨幣國際化的保證,實現貨幣國際化最為主要的是要建立完善的外匯市場, 這不僅能滿足各種層次及性質交易的需要, 而且為國家調控外匯供求、穩定匯率及幣值提供了可能。3.強有力的宏觀金融調控能力。宏觀金融調控能力的強弱很大程度上決定著金融業的穩定, 進而也影響著本幣對外匯率和幣值的穩定。貨幣國際化后, 由于國際上各類經濟金融危機和動蕩時有發生, 使國內經濟金融領域時常會面臨外來的沖擊,因此國際貨幣發行國的宏觀金融管理部門必須具備強有力的宏觀金融調控和監管能力, 能夠迅速地通過政策工具的運用來防范和抵御危機。
隨著人民幣影響力的與日俱增,人民幣境外流通的范圍也逐步擴大。按照人民幣的接受程度以及流通使用的范圍為基準,此處具體將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劃分如下階段。
人民幣周邊國際化作為人民幣國際化的初級階段,主要指人民幣逐漸成為周邊國家和地區及私人部門認可和接受的硬通貨。這一階段是人民幣走向國際化的重要基石。我國與周邊國家和地區密切的的經濟往來為人民幣的周邊國際化提供了良好平臺,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增強,人民幣也將逐步成為周邊國家和地區的官方儲備資產之一。
人民幣亞洲化是人民幣國際化的第二階段,主要指人民幣在亞太區域范執行國際貨幣職能,即人民幣逐漸被亞洲各國認可接受,并成為亞洲地區的關鍵貨幣。在此階段人民幣的主要任務是加強與亞洲地區其他國家的貨幣合作,特別是與日元的關系。當人民幣已成為大多數周邊國家和地區的主要結算和儲備貨幣時,適當采取有力推進,促使更多的亞洲國家和地區接受人民幣作為區域主導貨幣,完成人民幣替代美元在亞洲執行關鍵貨幣的角色輪換。
(一)積極推進人民幣的區域國際化
中國政府應努力樹立了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形象,為人民幣贏得了較高國際地位,使其在與周邊國家和地區的商品和服務貿易時,越來越受歡迎。我們應當從人民幣區域化開始,推進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
(二)在對外經濟往來中主動和鼓勵使用人民幣
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應積極鼓勵我國企業在對外貿易中使用人民幣,并配合提供鼓勵政策。在國際投資和國際援助中要實行以人民幣計價支付為條件,要求貸款和援助接受國用人民幣向我國購買商品、勞務,用人民幣同我國銀行進行外幣兌換。
(三)進一步放開對人民幣現鈔出入境的限制
為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應逐步允許人民幣在國際間自由流動,這樣就會使外國持有的人民幣數量和持有人民幣的外國人數量口益增加,國際接受程度的提高將會使國外各種金融機構逐漸接受人民幣。
[1]劉曉紅.淺析人民幣國際化.金融廣角.
[2]畢穎娟.人民幣國際化的現狀與途徑選擇.山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