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珊
阿城區委黨校 黑龍江哈爾濱 150300
淺析我國低碳經濟發展的途徑
米珊
阿城區委黨校 黑龍江哈爾濱 150300
低碳經濟是指以發展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為基本特征的可持續發展經濟模式。隨著全球經濟化的快速發展,大量工業廢氣的產生使得全球氣候變暖,這不僅嚴重影響到人類生存,還嚴重制約著經濟的發展。因此,現階段人類社會開始逐漸重視低碳經濟,通過改變人類消耗的能源結構,來進行低碳經濟的發展、解決氣候危機以及能源危機。目前,我國在發展低碳經濟上也是處于摸索階段,低碳經濟在我國的發展面臨很多制約因素。本研究主要從我國低碳經濟發展的現狀出發,重點探討了如何采取有效對策措施以促進低碳經濟的發展,以實現我國經濟的綠色發展之路。
低碳經濟;經濟發展;發展途徑
低碳經濟的核心是能源技術和減排技術創新,是一種以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為基礎的經濟模式,從而實現經濟綠色增長、能源的高效利用以及清潔能源開發。現階段,我國已圍繞低碳經濟、政策及戰略開展系統和深入的研究,將可再生能源發展列為國家能源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著重提出能源多元化發展,以促進節能減排創新。
1.1 我國低碳經濟的發展戰略目標
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隨著我國工業化產業的迅速發展,現階段我國發展低碳經濟可以說是機遇與挑戰并存。現階段,我國已圍繞低碳經濟、政策及戰略開展系統和深入的研究,將可再生能源發展列為國家能源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著重提出能源多元化發展。首先,通降低能源消費強度和碳排放強度過來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其次,吸取并學習國內外相對較好的資源能源條件加速完成本國的重化工業化任務。再次,大力發展重點重點行業在節能減排和低碳技術與產品方面開發與研究。最后,積極參與國際低碳規則制定和氣候體制談判,為我國的企業提供更多的工業化發展空間。
1.2 我國低碳經濟發展的動力
目前,我國正處于以依賴于廉價的石油、煤炭和天然氣等化石燃料作為工業化快速發展的發展模式中,加之我國人口數量之大以及人口的持續增加,使得我國在實現工業化過程中需要的生產材料和消費量都大幅度增加,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也是逐漸升高,這使得我國能源消費、溫室氣體排放以及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嚴重失衡,使得我國人居占有資源量少的形式越來越嚴峻,因此,我國必須要實現節能提效與溫室氣體減排之間的動態平衡,促進我國的工業化發展。同時,隨著我國經濟的崛,我國在世界各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使得我國有義務去實行溫室氣體減排,以樹立我國作為國際社會中負責任大國的形象,這都是促使我國必須走低碳經濟發展之路的動力來源。
2.1 我國低碳經濟發展緩慢并困難重重
當前,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正處于高碳經濟時期,也是處于高能耗階段,在能源利用方面主要以礦產以及煤資源作為主要的工業消耗,使得我國不僅溫室氣體排放量高于其他國家,在能源利用效率方面也是很低,這就導致我國在減排目標與經濟發展的雙重壓力矛盾突出。但是,現階段我國低碳經濟發展速度可以說是緩慢并困難重重,主要是由于低碳技術涉及到國民經濟各個部門、各個領域,涉及面廣,而一些低碳技術卻難以實現,這嚴重的制約著我國低碳經濟的發展。
2.2 我國低碳經濟發展的制約因素多
我國作為一個占地面積以及人口數量都非常大的發展中國家,在大力發展低碳經濟方面存在著很多的制約因素。首先,我國人口數量巨大使得城市化發展以及工業化發展越來越快速,不斷擴大建設的城市基礎設施和不斷級的消費結構使得我國的溫室氣體排放以及對能源的需求量不斷增長。其次,由于我國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發展中階段,加之我國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仍然存在,使得我國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對資源的依賴程度非常高。再次,在我國的能源探明儲量中,存在著富煤貧油少氣的能源資源結構特點,這就導致我國長期以以煤為主的能源生產和消費模式中產生較高的二氧化碳等氣體的排放強度,這種以高消耗、高污染的產業就使得我國產業仍處于低端位置。
2.3 我國低碳經濟發展存在瓶頸
在大多數發達國家,其大力發展低碳經濟中擁有先進的科學技術和雄厚的資本支持,而在我國發展低碳經濟過程中缺乏資金和技術的支持,僅僅是通過加強國際合作、加快低碳生產方式、降低能源消耗中的碳排放的方式來發展低碳經濟,等等技術和資金上的原因使得我國低碳經濟發展的瓶頸。
3.1 將低碳經濟發展納入國家戰略
將建設資源節約型、低碳發展型以及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我國發展低碳經濟的國家戰略理念和戰略目標,是實現我國低碳經濟發展理念與建設生態文明、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的最根本途徑。應該著眼于我國在未來的國際競爭力,把發展低碳經濟作為國家戰略來考慮,加大力度指導和引領政府、企業、居民的行動方向和行為方式,開展社會經濟發展碳排放強度評價,以促進我國發展低碳經濟的有效發展。
3.2 大力發展具有低碳特征的產業
產業結構的調整是發展低碳經濟的重要途徑,我國產業結構應該限制高碳產業的市場準入,大力發展具有低碳特征的產業,例如廣告、文化、金融、醫療、保險、醫療、物流、咨詢、旅游、新聞、出版、家政、教育、科學研究、技術服務等污染小、能耗低、就業容量大的低碳產業的現代服務業,增強自主創新能力,開發低碳技術和低碳產品。與此同時,還應該鼓勵企業開發低碳等先進技術,高度重視研發工作,重點著眼于中長期戰略技術的儲備,加強國際間交流與合作,大力發展知識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產業等能耗和物耗少、對環境的影響也較小的低碳行業。
3.3 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
由于在我國的能源探明儲量中,存在著富煤貧油少氣的能源資源結構特點,我國正處于以依賴于廉價的石油、煤炭和天然氣等化石燃料作為工業化快速發展的發展模式中,這就決定了煤炭是我國能源消費的主體。因此,必須大力發展碳中和技術,在消費前對煤炭進行低碳化和無碳化處理,減少燃燒過程中碳的排放。以降低我國煤炭在能源消費總量中的比重。除此之外,還應該深入開發風能、太陽能、水能,適當發展核電、加速發展天然氣、積極發展水電、地熱能和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從在根本上減少煤炭在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
綜上所述,隨著全球人口和經濟規模的快速增長,使得全球面臨著能源安全和氣候變化的威脅,而能源安全和全球氣候變暖正在威脅著人類的生存和發展,使得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發生災害性的變化。而低碳是應對氣候變化的根本,是生態文明的基礎,是科技革命的核心,是循環經濟的體現,是實現經濟持續發展的必然。因此,在我國發展低碳經濟,應該結合我國實際國情,以科學發展調整發展思路,以環境要求調整產業方向,以生態和諧調整產業布局,以低碳目標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低碳經濟引領中國未來。
[1]聶麗曼,劉劍鋒.我國低碳經濟發展途徑的探討[J].科技創新導報,2010,28:176.
[2]蘇杭.關于推動我國低碳經濟發展的幾點思考[J].黑龍江對外經貿,2011,11:80-82.
米珊,(1985—),就職于阿城區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