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毅 張濱
哈爾濱電力工程安裝公司電纜工程處
電力電纜故障原因分析及防范
孫毅 張濱
哈爾濱電力工程安裝公司電纜工程處
電力電纜的安全是用電安全的重要保障,電力電纜作為電能的傳送器,在電的應用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電纜是由金屬電線外層包裹絕緣層來構成,因此塑料絕緣層極易出現老化的現象,造成了電纜故障,危害著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本文主要是通過以新疆電網為案例,針對實際情況進行分析,解析電力電纜的故障原因預計防范辦法。
電力電纜;故障原因;防范
電力電纜的主要作用就是對電能的輸送,相當于傳送帶的作用,將電能輸送到千家萬戶,因此電力電纜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時對電力電纜的維護也是非常重要的。通常城市的電纜都是架設在我們生活的上空,它體積小,但是經過風吹日曬,也會出現絕緣層老化的問題,保護層損傷問題,等等用電過度導致的各種故障問題。因此我們需要針對具體情況進行有效的分析,并提出防范策略。
電力電纜具有供電可靠、施工便利、能提供容性功率提高功率因素、運行及維護簡單等特點。但電力電纜存在諧波及過電壓造成擊穿引起電纜故障、電纜頭材料選擇和制作工藝影響等問題。同時電纜事故往往造成一定的損失。電力電纜主要故障:
(1)絕緣層老化:絕緣層主要是防止漏電現象的產生。電力電纜由于長期處在內力與外力的共同作用下,時間一長,使絕緣層變質出現老化的現象,絕緣效果下降,因此需要及時的檢查和更換。
(2)電力電纜過熱:電纜過熱的現象主要是由于電纜內部壓力過大,電能超過了電纜的載重能力,通常是由于不規則用電產生的損害,極容易引發絕緣層快速老化。
(3)電壓負荷較大:在空氣中的電纜,受到了雷電的襲擊,導致了擊中地點電壓迅速升高,超過了電纜本身的承受度,故而引發了電纜故障。
(4)中間接頭、終端頭材料選擇和制作工藝問題:電纜頭材料選擇不當,由于電纜絕緣材料和電纜頭材料材質不同,熱脹冷縮系數不同,長期運行電纜和電纜頭之間產生間隙,發生樹狀爬電,引發電纜放電擊穿。電纜頭制作工藝不規范,剝離半導體時損傷電纜絕緣,半導體剝離長度不夠,絕緣表面存在微粒、灰塵等雜質,造成絕緣強度下降,使用壽命縮短。
(5)電纜受到外力損傷:電力電纜在我們生活的周圍,不僅在空氣中,也可能在墻壁內,安裝在墻壁內的電纜受到外力的損傷情況較小,但是在空氣中的電力電纜需要經過風吹日曬、淋雨等等情況,長時間陽光暴曬會直接降低電纜的壽命,淋雨也會造成電纜受潮,這些都是造成電纜故障發生的原因。
1)老滿城220kV變電站#1電抗器35kV高壓電纜在運行過程中先后發生兩次擊穿事故。現場檢查和資料查閱認定電纜頭采用熱縮材料,在晴朗無風天氣制作,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施工,線芯距最近接地點距離為700mm,大于規范要求的250mm。電纜試驗報告各項數據符合交接試驗規程合格要求。經綜合分析,設計電纜電壓等級為35KV,而變電站主變壓器電壓等級為220/110/38.5,35KVⅡ段PT變比為38.5/100,擊穿時盤表顯示電壓為36KV,實際電壓計算:36×100/35×38.5/100=39.6KV。電纜處于長期過電壓運行狀況,造成絕緣加速老化擊穿。
2)獨山子百萬噸乙烯動力站工程35kV段電源進線電纜,35kV電纜經穿墻套管接入室內配電裝置。運行過程中穿墻套管外側35kV電纜頭擊穿。經現場事故調查認定電纜頭制作過程存在制作工藝不規范現象,半導體剝離長度不夠,絕緣表面存在微粒、灰塵等雜質,同時穿墻套管外側防雨棚設計不合理,電纜頭較長時間淋雨受潮,造成電纜頭擊穿。
3)墨玉110KV變電站35KV出線電纜,該出線由35KV段出線開關柜通過35KV出線電纜引接至室外35KV輸電線路,電纜長度約120米,該電纜在運行過程中電纜頭兩次擊穿。經現場事故調查認定,電纜頭選用熱縮材料,由于電纜絕緣材料和電纜頭材料材質不同,熱脹冷縮程度不同,長期運行產生間隙,發生樹狀爬電,電纜鼻子處通過爬電對半導體邊緣放電,擊穿電纜絕緣層,引發電纜放電擊穿。
3.1 電力電纜過負荷過重
電力電纜都有一定的負荷,因此在電纜經常滿負荷或者超負荷運作時,就會擴張原本的有效能力范圍之內,造成了負荷過重現象。這類情況容易產生電力電纜的絕緣層變質,電纜內的半導體損害等問題,進而誘發故障的產生。電纜的負荷過重,也會引發電力電纜的溫度升高,易引發火災。
3.2 電力電纜的選擇不合理
電力電纜的選擇要符合當地的實際情況,這就需要當地的電力工作人員,要對本地的常態電壓進行有效的調查和分析,然后對電力電纜的設計要超過額定電壓,以免出現過負荷的現象產生。選擇不合理的電力電纜就會造成對電纜的長期過負荷運行,加速了絕緣層的變質,同時如果選擇過高的電壓額度,也是對資源的浪費,因此要測好當地的電壓情況,合理選擇。
3.3 電纜頭材料問題
通常的電纜線與電纜頭的材質不同,因此受熱程度也會存在差異。由于各種電纜頭的材料不同,價格也有很大的差別,大部分公司在選擇電力電纜的時候,都會為了節約運行成本,選擇稍差的材質,因此也是電力電纜安全隱患的原因。
3.4 電力電纜諧振引發過電壓
諧振現象是由于電流增大,電壓減小,當電路中的激勵的頻率等于電路中固有的頻率時,電路的電磁振蕩的幅度將會達到峰值,產生諧振現象。由于電力電纜在日常的運行當中,累計的電壓會造成絕緣層功能的降低,當累積超過額定數值,就會產生過電壓,造成電力電纜故障。
3.5 電力電纜制作工藝
電纜終端電暈放電主要是因為電纜三芯分叉處距離較小,芯與芯之間的空隙形成一個電容,可導致相間或對地放電,長期放電會使電纜終端損壞。對電纜在線監測期間使用TEV暫態電壓測試儀發現電纜三指套處電暈放電幅值高達28dB。可以判斷電纜終端制作和安裝工藝不良再加上積污,從而引起電暈放電。
4.1 提高設計要求
電力電纜要根據本地的電壓進行設計,在設計電力電纜之前,工作人員要對該地的電壓進行多次、準確的測試,然后選擇超出測試電壓的電力電纜,這樣才可以避免超過負荷,保證安全。
4.2 電纜材料選擇
用電安全關于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切不可因小失大,因此要選擇質量符合國家標準的電力電纜材質,在電纜的材料與電纜頭的材料選擇都要適宜本地區的空氣質量,經過方面的檢測,才能提高運行時間和運行效率,確保用電安全。
4.3 電纜制作工藝
電纜制作工藝的好壞,很大程度上決定電纜使用壽命。嚴格按照規范和廠家說明書要求制作,避免發生電纜頭制作工藝不規范,剝離半導體時損傷電纜絕緣,半導體剝離長度不夠,絕緣表面存在微粒、灰塵等雜質,制作環境潮濕、粉塵大等現象,就能保證電纜頭制作符合要求。
電力電纜安全是我們有效的使用電能的保障,因此要對電力電纜的故障進行深入的分析。通過本文可以得知,造成電力電纜的故障主要是絕緣層老化、電力電纜過熱、電壓負荷較大、中間接頭、終端頭材料選擇和制作工藝問題、電纜受到外力損傷、電力電纜諧振引發過電壓,造成電壓擊穿等一系列原因,因此需要針對此類問題找到正確的解決辦法,提高電力電纜的設計要求與材料選擇,提高電力電纜的制作工藝水平。工作人員認真負責,及時排查隱患,營造和諧的社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