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雪嬌 田國華 劉偉
黑龍江工程學院數學系 黑龍江哈爾濱 150000
針對應用型人才培養大學數學課程考試內容與方法改革的幾點方案
劉雪嬌 田國華 劉偉
黑龍江工程學院數學系 黑龍江哈爾濱 150000
知識經濟呼喚應用、創新型人才。應用、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從大的方面講關涉著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全局,從小的方面講也關系學生個人走向社會后是否能很好地生存與發展。知識是無限的,是學校教育無法全面涵蓋的。因此學生的應用和創新能力成為解決矛盾的關鍵。應用、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口號已獲得自上而下的認同,基于這一命題我國許多專家和學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可是理論的繁榮并不能代替實踐的順利開展,本人認為主要是由于考試一直延續傳統做法,造成教育考試遠遠滯后于教育改革,應用和創新教育沒有充分發揮在人才培養中的功能和作用。在束縛人才發展的考試制度下談應用、創新型人才的培養無異于緣木求魚。如何使考試更好地發揮導向功能,為應用、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指引方向,成為當前教育的一個重要課題。
就現有的考核形式,考試、考查、實驗課程分別開創新型評價體系。這里主要是指考試內容和方法的改革與實踐,使應用技術教育充分發揮在人才培養的功能和作用上。發揮考試的導向功能,為提高學生的應用技術能力指引方向。
針對大學數學課程中,如高等數學課程理論性強等特點,考試課仍應采取閉卷考試的考試形式,但可以在閉卷考試的考試的前提下進行改革。
方案一:采取“一頁開卷”的考試方法。所謂“一頁開卷”,即允許學生在考試時自主攜帶一張A4紙,這張紙的正反面可事先抄寫與考試課程有關的內容,以備在考試答卷時參考使用。這一頁紙上記錄多少內容、記錄什么內容不加限制,但只能手寫不能復印。“一頁開卷”使學生能系統地復習整理所學內容,并且避免了對一些復雜公式的死記硬背。考試結束后,這一頁紙連同考卷一同上交。
方案二:試卷中加入未授知識。教師普遍認為一門課程的計劃學時少,總有一些較為重要的后續內容講不到。而后續內容又往往是以前面內容為基礎的,這樣可以把這部分內容作為學生的自學內容。考試時不但考老師講授的內容,同時也考一部分學生自學的內容,以此考查學生的自學、創新能力。
方案三:一題多解時,批卷注意做題的方法,而不僅僅是答案。考試內容里要有體現學生應用技術能力的題目,此類題一般一題多解。當學生答此題時,用最快捷解法答題的學生得高分,盡管由于時間不夠沒能算出最后的答案,但憑著解題思路獨特有創造也拿到高分。反之,雖然答案是對的,卻因為解題思路不夠清晰、解題方法過于繁瑣而得低分。
這三個方案針對不同的考試課程的課程內容特點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一起并用。
大學數學課程中還設有一些專業性和應用性較強的考查課。針對這些課程的特點,考查課可以直接利用考試課的改革方案。但針對考查課的課程性質,減少學生復習負擔。對考試課改革中方案二調整為只考核學生的自學章節。這些章節中有對新舊知識的綜合,考查內容也是很全面的。考查課相對考試課考試方法更開放,以下再給出一些考查課的考試方法改革方案。
方案一:以撰寫論文和論文答辯的形式來考核學生。這里一定強調要試后進行答辯,防止學生在網上下載一個論文,根本不理解里面的內容。
方案二:分小組研究項目。比如數學建模選修課,分小組討論既培養了學生的應用技術能力,也培養了他們分工合作的社會實踐能力。
方案三:不同人不同試題,抽簽答題,采取面試方法。每人設定一題,學生抽簽答題,可以不立刻交卷,但交卷后都要就題目中的相關知識點,面試讓學生回答,如果回答好,成績高。如果回答不上,則讓學生回去看書,學會后再來找老師,老師再就本題擴展問一些問題,如此反復,直到學生當場能回答上為止。
各方案針對不同的考試課程的課程內容特點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一起并用。
我校的大學數學實驗課共8節,每節2學時,共計16學時。其中前6節課為Matlab基礎命令的介紹,最后2節課為Matlab的綜合實驗。下面具體給出針對我校大學生實驗課考試內容和方法的改革方案。
方案一:采取講、練、考相結合。這一方案主要是針對前6節基本命令的介紹。課堂上老師講,學生練,當堂交報告。同時每堂課讓學生自愿在練習題里以抽簽方式抽一題,在教師的計算機上獨立完成,當堂小考。
方案二:綜合題目豐富,不同班不同題,采取開卷考試。采取開卷考試的前提下要求教師多選一些好的考題。由于學校實驗室設備緊張,當上一個班級學生上完課后沒關電腦,下一個班來上課,會在電腦里看到已經做完的題目答案。另外,各個不同班級的學生有的互相認識,他們做完的實驗答案直接就給了其他班級,這樣照成考題外泄。
改革內容從實際教學中獲得第一手資料,貼近實際,具有可操作性,而研究結果將為學校繼續教育和教師個人成長提供一個理論平臺。
[1]黃淑蕓,羅汀,蔡青.基于預防大學生考試作弊的高校考試改革探析[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1(06)
[2]王志躍,楊海明.高校專業課程考試改革探析[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8(06) [3]李同升.基于能力和素質的考試改革探討[J].高等理科教育,2005(06)本文系“適應應用、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大學數學課考試內容與方法的改革與實踐”教改立項項目資助。項目編號為JG2013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