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樂
1984年2月5日,是春節假期后第一天上班,省政府辦公廳領導找我談話,說現在有一項編修《黑龍江省志·政府志》的任務,廳黨組決定由你去完成。對此,我一點思想準備也沒有。但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曾經的軍人,總是把服從命令作為自己的天職。從此,我便踏上了修志編史的漫漫征程。至今30年過去了,我從未離開過修志工作,即使在2000年退休以后,仍然經常參與史志的撰寫和編審工作。
30年來,在各級領導和同志們的支持幫助下,我曾主持編纂和參與編纂了《黑龍江政權沿革》、《黑龍江建置述略》、《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施政紀略》、《黑龍江省·志政權志》、《黑龍江歷史編年》、《黑龍江大辭典》、《黑龍江百科全書》(一、二版)、《黑龍江簡史讀本》、《當代黑龍江簡史》、《黑龍江通鑒》等10余部地方史志書稿,共約450余萬字;參與評審《黑龍江省志》分志30余部,責編審定其他志稿40余部,共約4500余萬字;在報刊發表史志方面的文章數十篇。期間,我曾擔任黑龍江省地方志協會理事、副秘書長。
修志的經歷,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也使我感到這30年的生活非常充實,特別是當收獲一定修志成果的時候,就會感到十分欣慰和愉悅。30年的修志實踐使我深深體會到,要做好修志工作,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要甘于寂寞。在我剛接受修志任務之時,正是我國改革大潮剛剛興起之時,人們關注的都是現實的問題,很少有人愿意坐下來研究歷史。曾有人說:“修志不得志,得志不修志”。很多同行總覺得修志工作不被人重視,修志的人是被邊緣化的人,因而不安心修志工作。但當時我的想法是,組織上把這項任務交給我,就是對我的信任。作為黨培養多年的一名干部,就應該聽從組織的安排,勇敢地承擔起這歷史的責任,盡自己所能做好修志工作。我認為,在我們國家,沒有無出息的工作,只有無出息的人;只要努力干好自己所承擔的工作,就一定是可以大有作為的。有為才能有位,有為才能被領導認可。而要做好修志工作,首先要認清這項工作的意義,要甘于寂寞,要耐得住寂寞,要拋卻個人名利得失。只有如此,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才能在平凡的崗位上為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就是在這樣的信念下,我下定了“冰心一片不旁騖,韋編三絕亦坦然”的決心,堅持長年默默地耕耘著,并不斷收獲著豐碩的修志果實。
第二,要善于學習。剛從事修志工作時,我對方志學一無所知,更不知道如何編修地方志,甚至連黑龍江歷史都知之不多。對我來講,修志完全是一項十分陌生的工作。在這種情況下,要完成組織交給的任務,唯一的途徑就是要下決心努力學習。首先,向書本學習。我設法找來了一些有關史籍,特別是關于黑龍江歷史的專著,如《黑龍江志稿》、《東三省紀略》、《偽滿洲國史》等,反復閱讀學習,重要內容還作了摘記。我還學習了有關典章制度、法律法規,如《中國古代官制》、《地方組織法》等;學習了上級關于修志工作的會議、文件精神以及一些修志工作者的論著等。通過學習,使我逐漸豐富了史學、方志學知識,也學到了修志工作的經驗,開拓了視野,為做好修志工作創造了條件。其次,向專家學習。我注意利用多種機會向省內的一些史學專家如李興盛、魏國忠、辛培林、張泰湘等虛心求教,聘請他們為顧問,拜讀他們的著作,聽取他們的教誨。這些專家都成了我的良師益友。從他們身上我不僅學習到了史學、方志學知識,而且學到了嚴謹的治學精神和態度。再次,向相關專業人士學習。例如,省檔案局編研處的同志,省人事廳、編辦史志辦的同志,省民政廳史志辦的同志,省標準計量管理局史志辦的同志等,都曾是我求教的對象,他們都對我編修政府志給予了很多幫助。這些年來,我在修志方面取得的每一項成果,都是與這些專家和業內人士的賜教與幫助分不開的。我要活到老,學到老,在今后的修志工作中繼續學習,不斷提高。
第三,要精益求精。我們所編修的社會主義新方志,是官書、是信史,有著“存史、資治、教育”的重要作用。而要達到這一目標,就要求我們修志工作者具有精益求精的精神。要以對歷史、對社會、對后人負責的態度去記述每一件事,包括時間、地點、人物、各種數據等都要十分準確,乃至遣詞造句也要力求精到。為此,首先,要堅持在收集資料、調查研究上下功夫。這是修志的基礎性工作,也是使志書成為信史的保證。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要不厭其煩、十分細心,力求掌握全面、準確、充分的檔案資料。其次,在寫出志書初稿后要反復進行審核。要廣泛征求各方面意見。尤其要請有關專家、內行人員來挑毛病、提意見,然后,對志稿作進一步修改和充實完善。最后,要認真搞好校對工作。在志稿正式付印之前,要對文字進行精雕細刻,對每一個字、每一個標點都要推敲,不要放過哪怕是一點點的小毛病,以確保把差錯降到最低,不留下遺憾。有時還可以先把志稿放一放,再抽些時間看看相關資料,然后再回過頭來審閱志稿。千萬不要為搶時間而匆忙出版。我們編纂的《黑龍江省志·政權志》,從定稿到正式出版就用了整整六年時間,期間曾請多人幫助校閱,從而保證了從內容到文字的準確無誤。
2014年春節前夕,我正在海南三亞休養,省政府辦公廳一位老同志打來電話,說廳領導已決定讓你參加續修《黑龍江省志·政府志》工作。我當即賦詩一首表達了我的心情:“忽聞被召又出征,老驥再做千里夢。奔馳到老不停蹄,修志為國到終生。”如今我已年逾古稀,黨組織又把修志的重任放在了我的肩上,我感到十分榮幸,也感到責任重大。有的朋友對我在70多歲的時候還去修志不理解,其實他們不知道,我在修志工作中能夠獲得無窮的樂趣。
最近,省政府頌布了《黑龍江省地方志工作規定》。我一定要認真學習、切實貫徹這一規定,大力弘揚“淡泊名利,甘于奉獻,恪盡職守,鍥而不舍,開拓進取”的修志人精神,努力為社會奉獻出更加優秀的地方志成果,為龍江精神文明建設做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