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堅(壯族)
散文
天堂不遠,到東蘭吧
◎黃堅(壯族)
一
東臨碣石觀滄海,有多少人能像秦始皇一樣看到天上的仙宮神殿?
采菊東籬見南山,有多少人能像陶淵明一樣體會自然的恬淡閑情?
這樣的境遇,曾以為只有童稚和高人偶得。因為童稚的不諳世事,高人的不落俗套,他們明澈的眼睛能夠與自然坦誠交流。來往的更多眾生,或奔波于工作,或疲憊于生活,根本沒有心思留意周邊的奇境佳景。
其實,這樣的想法是狹隘的。天堂的風景不應該總是存在于臆想的虛幻世界,它應該也是落居凡塵的。無論男女老少,無論貧富貴賤,愚存智時,忙有閑間,他們都應該有幸得見天堂的風采。只不過是緣深緣淺感悟迥異,邂逅的時間先后長短不同罷了。
天堂里的風景,在中華五千年燦爛文化的積淀中不斷锃亮。直至今日,天堂已經被描摹成為一方天然的、和諧的、宜居的、人文底蘊深厚的凈土。
這樣的凈土,在云貴高原南緣的桂西北山區隨處可見。方圓兩千四百多平方公里的東蘭小縣,算是其中最出眾的。
二
紅色總是讓人最先想到初升的太陽以及奔流的血液。在大家的潛意識里,紅色總是代表著活潑溫暖與幸福吉祥。理想的天堂,應該也是活潑溫暖和幸福吉祥的。而紅色東蘭,這紅色卻隱藏著更深的內涵。
東蘭的紅色還代表著革命,代表著熱情,代表著犧牲和奉獻的高尚情操。
早在明朝,東蘭就出了被當朝皇帝封為“武夷侯”的抗倭名將韋虎臣,他一家四代率領廣西狼兵在東南沿海持續抗擊倭寇長達六十年之久,勝仗無數,威名甚遠。現在,可以在東蘭境內觀瞻舊州古隧道、銀海洲練兵場、韋虎臣墓地等遺跡,品味那段遙遠的歷史。
到了近代,東蘭縣出了個韋拔群,他與毛澤東、彭湃齊名,是中國早期農民運動三大領袖之一。革命低潮時期,東蘭百姓慘遭殺害,縣境人口由十一萬銳減到五萬,與韋拔群血肉相連的十七位親人,也為人民的解放先后奉獻出了寶貴的生命。追隨韋拔群革命的,后來有不少人參加了長征,參加了抗美援朝。他們之中,有韋國清、韋杰、覃健、韋祖珍、覃士冕等五人被授予共和國第一代將軍稱號,東蘭由此被稱為廣西著名將軍之鄉。其實,在將軍身后,東蘭數以萬計的子弟兵倒在戰場血泊之中,現在登記在冊的兩千多名烈士,只不過是那個艱苦歲月的一個縮影。
現在,在東蘭,磚墻瓦屋的韋拔群故居、廣西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列寧巖、百色起義指揮中心魁星樓、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東蘭烈士陵園等都是理想的去處。在那里,你不僅看到遠去的硝煙,更主要的,你會被那些曾經鮮活的生命沉淀下來的精神所感染。這種精神,既令你艱苦奮斗,又讓你樂觀向上。
二○一○年春節,溫家寶總理視察東蘭,欣然題寫了“人杰地靈氣象新”的詩句。
沖著這紅色,沖著為建設新生活迸發的熱情,人杰地靈,東蘭應該當之無愧。
三
溫家寶總理賜予東蘭的另一詩句是“山青水秀生態美”。
這詩句說的便是東蘭的綠色。這綠色是環保的,和平寧靜的,純粹自然的,是充滿了生機與希望的。
走下黃山,天下無山。這是以偏概全的宣傳策略,不可當真。神州自古明山處處,奇峰疊疊,各有千秋。東蘭的山雖說不上高聳入云,但眉清目秀,十分精神。
東蘭較高的兩坐山均名神山,分布東蘭東、西兩個方向。東神山有人造廟祠,西神山有天然神臺,奇就奇在誠心禱告,所求多能遂愿。
就山脈來說,則東蘭五老峰山脈、三石納合山脈、武篆拉甲山山脈是比較出名的。其中,五老峰山脈渾厚,抵近縣城的石龍洞宛若仙宮,距離地表不深,充分發育的鐘乳石卻晶瑩剔透、千變萬化,十分搶眼。歷代多有風水先生斷言,此間是東蘭的大龍脈之一。五老峰名聲由此錦上添花。
納合山脈以勻稱和錯落有致著稱,東西兩條伸展的山脈將中間圍成一片開闊的盤地。在這里,建有中國當時最長的拉平排洪隧道。拉平隧道附近,是 “東蘭五七干校”舊址,這里曾飽含當年一代知識分子的煎熬和辛酸。現在,這里已是瓜果飄香民眾和樂的另一番景象了。在這條山脈間出生的韋國清上將和覃應機老紅軍曾經主政廣西二十年。迷信風水的人便說,神山納合山脈是一條好龍脈。
拉甲山山脈連綿百里,以景色迷人著稱。山的前端,便是早期被稱為北帝巖之列寧巖,方型洞口,上百平米,洞內更是寬敞得可以容納上萬之眾。列寧巖洞中有洞,據說,韋拔群當年可以從中來去自如登臨峰頂,其他人卻無從出入。密洞暗道,后人也多有尋覓,但收效甚微,至今成謎。緊跟著列寧巖的,有駱駝山、小象山、月亮山、觀音山等景色,惟妙惟肖,耐人尋味。拉甲山下有個江平村,盛產美女,“好女不過江平街”說的就是這里。
黃山的險峻為游人所折服。其實,東蘭的許多高峰,懸崖峭壁,不用攀登,行人早已望而生畏。黃山一景之“夢筆生花”,其貌不揚,只因多了一層故事而倍受青睞。東蘭境內,有多座“文筆峰”傲然屹立于天地之間,足與“夢筆生花”媲美。黃山以黃山松而聞名,東蘭的所有山麓坡地則遍布各種花草樹林,植被優好,四季青翠,清爽宜人。
天堂仙境,應是此等景象。
四
綠色東蘭,還綠在河流與田園上。
東蘭的山水田園其實是三位合一的。有山的地方就有水流,有水流的地方就有田園,有田園的地方就有人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繪就一幅美麗的壯錦。
東蘭泗孟的地下河很豐富,但河水謙卑,只有到了雨季才偶爾露出地面。據不完全考證,這里的地下河來自臨近鳳山縣,穿山過澗出來后成為達文河。達文河是穿過東蘭城區九曲河的主干流,最后融入紅水河。泗孟地下河之上便是泗孟田園,貌似狂草的“十”字,跌宕起伏,幾成攝影愛好者的天堂,相關鏡頭經常出現在中央主流媒體和大型影展上。
東蘭境內泉眼很多。較出名的一個是蘭陽泉,當年的東蘭土司因了這口泉水而移師州府。蘭陽泉一帶盛產的東蘭墨米,含有人體需要的許多礦物質成分,是不可多得的綠色保健食品。再是漠海泉,位于東蘭城郊,成為東蘭數萬居民的飲用水,據說當年東蘭州因其而遷往。現在最出名的是東里三潭泉水,位于韋拔群故居前,呈品字型,流量豐富,每口泉水都伴有古老的神奇傳說。泉水匯成東平河,奔流到江平地段時橫亙于田園之中,河中魚蝦游弋,河岸翠竹搖曳,此間打造的東蘭月亮河養生天堂,令中外游客垂涎。
經過東蘭地表最著名的河流當屬紅水河。河道流經東蘭境內一百一十五公里。下游國家水電站巖灘封閘發電后,水深幾乎超過百數米,衍生出東蘭有名的大同垂釣天堂、長樂坡豪湖。坡豪湖數千畝清澈水面,中有多個小島,青山環繞,靠近東面神山的地方,山勢像靠椅,上面建有坡豪長樂養生書院,木屋瓦房,弘揚青石磨為主題的稻作文化,杭州西湖是沒法跟它比擬的了。
紅水河面寬闊,白鷺成群。河岸建有百里竹林長廊、萬畝優產板栗帶。與這條河流有關的傳說有很多。其中寡婦山說的是銅鼓和水怪爭斗的故事;皇帝巖形如活頁書本,說是每屆皇帝退位,皇帝巖都要跌落一層巖石,平時則泰然弗動;嫩山飛龍斗則訴說壯族先民治理河水的故事。而東蘭四合村境內的紅水河第一灣,與傳說無關,它偉岸地定格在那里,形如巨鰲浮水,讓人在這里見到河水西流的奇觀。加上周邊山勢華美,這里已經成為觀光、攝影的又一天堂。
東蘭田園風光,向來為人們推崇和賞識。值得一提的是,蘭木鄉府一帶數千畝田園造型頗像中國地圖。長樂英法梯田被稱為“長樂天梯”,恢弘大氣,鄉土氣息十足,其情其景,應是在龍勝梯田和元陽梯田之上。
五
東蘭還是金色的東蘭。
金色與銅鼓有關。
東蘭是世界銅鼓之鄉,珍藏的傳世銅鼓達六百多面,為世界之最。每逢慶典祭祀,鏗鏘的銅鼓聲響徹云霄,有對逝者的哀思,有對人生的祈盼,有對自然的感恩,有對天地的訴說。在震耳欲聾的銅鼓聲中,一切傷痛在慢慢地消散,一切希望在徐徐地升起。
金色銅鼓,臉上標著十二角太陽的銅鼓,它讓人們記住了成熟收獲,同時記住了堅強。
金色銅鼓,始終綻放著佛光的異彩。活佛說:這佛光閃閃的高原,三步兩步便是天堂,卻仍有那么多人,因為心事過重,而走不動。
天堂真的不遠,三步兩步就到了。
到東蘭吧。
來感受自然的凈土滌蕩內心的塵埃。
過重的心事被悄悄放下。
黃堅,男,壯族,廣西東蘭籍,70后,廣西壯族自治區東蘭縣文聯主席,河池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廣西第五屆簽約作家,魯迅文學院第十二期少數民族文學創作培訓班學員。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文學作品數十萬字。主編報告文學集《紅土春潮》《神奇的民間傳世銅鼓故事》,出版詩集《南寧抒情詩》(合著)、散文集《作家眼里的東蘭》,報告文學集《為了總理的囑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