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遠輝 張麗新
摘 要 文章針對技工院校傳統教學方法學習效果不佳提出了“校企雙制,工學一體”一體化課程改革,闡述了一體化課程含義,列舉了一體化師資分類及其能力要求,提出了一體化師資隊伍建設的若干措施:制定《新教師手冊》以方便教師快速了解相關信息,企業師傅帶教師助力教師成長,教師“沉”到企業一線鍛煉,開展專題研習班,同行互助,以賽促教、以老帶新,搭建交流平臺和要求教師考證。
關鍵詞 一體化課程 師資 建設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Integrated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XIE Yuanhui, ZHANG Lixin
(Gan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Ganzhou, Jiangxi 341000)
Abstract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for learning institutions mechanic ineffective proposed a "dual system of school-enterprise, engineering one of the" integrated curriculum reform, explained the meaning of integrated curriculum, teachers cited the integration of classification and capacity requirements, proposed integration teacher team building a number of measures: development of "new teacher's guide" to enable teachers to quickly understand the relevant information, corporate chef with teacher help teachers grow, teachers "sink" into the business line training, thematic workshops, peer support, to race and promote education, the old helps with the new, exchange platform and require teachers to research.
Key words integrated course; teacher; construction
0 引言
針對技工院校學生文化知識基礎較差,傳統教學方法學習效果不佳;①理論教學與實踐內容既有重復的現象,又有脫節的問題,學生難以將二者有效結合②等問題,各個學校進行了教學改革。主要的教學改革有項目驅動法、理實一體化、行為導向法和“校企雙制,工學一體”一體化等,其中“校企雙制,工學一體”一體化是一種徹底的革新,符合現代企業用人需求,重點關注了學生的職業能力,這種一體化課程體系創新了現有的培養模式。③校企雙制為辦學模式,指的是學校和企業共同培養學生;工學一體為培養模式,學習的工作頁是真實的工作內容,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④
“校企雙制,工學一體”一體化課程是按照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技能人才培養規律,根據國家職業標準,以綜合職業能力為培養目標,通過典型工作任務分析,構建課程體系,并以具體工作任務為學習載體,按照工作過程和學習者自主學習要求設計和安排教學活動的課程。這種課程體系按照人的認知規律安排學習任務,強調與實際工作的對接,要求學習者通過行動、體驗實現學習。教師作為一體化課程的設計者和實施者,在一體化教學中的地位不言而喻,下面對一體化師資隊伍建設展開研究。
1 一體化師資分類及其能力要求
一體化教師是指按照《一體化課程規范》,進行一體化課程教學設計并組織實施一體化課程教學的專業教師。一體化教師按應達到的基本條件、勝任的典型工作任務及對應的能力要求,設三級、二級、一級,最高級別為一級,三個級別的標準依次遞進,高級別涵蓋低級別。不同級別其能力要求不同,三級教師能力要求為執行具體的教學任務。二級教師能力要求還增加了教學策劃和對教師進行培訓。一級教師則又增加了教學開發和教學評估等內容。由此可見,一體化教師層次眾多,應該建立多方位立體培訓體系方能滿足實際要求。
2 一體化師資隊伍建設
一體化師資培訓方法眾多,提高“雙師型”教師比例是一個通用做法;⑤一支業務能力互補、教齡年齡梯次、資質、學歷、專兼結構合理的教師團隊是一體化教學的堅強保證;⑥而許強等對一體化師資隊伍建設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了剖析,提出了一些好的方法。⑦下面結合我校一體化教學具體情況對師資隊伍建設進行經驗總結。
2.1 制定《新教師手冊》
一體化課程完全顛覆了傳統教學方法和教材,并且不是在校的每位教師都能很快融入一體化教師團隊中,因此,制定《新教師手冊》以方便老師快速了解相關信息非常重要,對剛來的新教師就更為重要。手冊包括的內容主要有校歷、教師聯系方式、一體化教師培訓內容、教學資源等。
2.2 師傅帶老師
一體化課程典型工作任務均為企業實際存在的生產任務,既包括了相關的理論知識又包含許多實際操作技能。開始階段在校教師一般情況下難以獨立完成教學任務或者教學效果不佳,這種情況可以采用“請進來”的方法,聘請企業有經驗的師傅到學校擔當兼職教師。同時配備1~2個本校教師當副手,以此來帶動教師的成長。 (下轉第90頁)(上接第77頁)
2.3 老師“沉”到企業一線
一體化教學培養目標為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并不僅僅是專業技術。因此,教師掌握了專業技術與操作技能并不夠,還必須了解本職業的實際工作狀況和能力要求,這就要求教師要熟悉工作過程。學校可在假期或者錯開時間安排專業教師到企業一線學習,這里所說的學習并不是參觀或者簡單交流,而是安排1~3個月時間把教師脫產“沉”到企業,讓教師實際參與到企業中,象企業其他員工一樣,需要完成生產任務。
2.4 開展專題研習班
為新教師提供全日制專題研習班,研習內容通常是新教師入職時所面臨的問題,包括高效率的課堂管理研究、高效率的教學研究、成人學習原則、目標設定與行動計劃、教學指導、與家長溝通、學生學習估計等,內容廣泛,對新教師具有針對性與實用性。
2.5 同行互助
同行互助的實質是教師之間的交往、互動與合作,強調教師開放自己,在教學活動上專業切磋、協調和合作,共同分享經驗、互相學習、彼此支持、共同成長。基本形式有:(1)對話:包括信息交流,如信息發布會、讀書匯報會等;經驗共享;深度會談;專題討論。(2)協作:指教師共同承擔完成任務,要求教師共同承擔研究課題或教學任務。(3)幫助: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成績突出的優秀教師,指導新任教師,發揮傳、幫、帶的作用,使其盡快適應角色和環境的要求。
2.6 考證要求
一體化課程典型工作任務為企業實際的生產任務,對操作技能要求比較高,因此對教師的操作技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可對任課教師提出考取相關工種技師、高級技師等證書要求,這既是壓力,也是動力,有助于教師自身的成長。
2.7 以賽促教,以老帶新
積極組織教師和學生參與國家、省、市各級職業技能競賽,以此促進教師能力和培養尖子學生,進而形成尖子輻射帶動的良好學習局面。同時,以點帶面、以老帶新,充實一體化課程體系改革實施隊伍。
2.8 搭建交流平臺
邀請行業企業專家、專業技能大師、世賽首席專家等行業內頂尖、國際知名專家到學校做報告或者派請教師參加各種研討會議,以此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
3 結語
本文提出了“校企雙制,工學一體”一體化課程體系師資隊伍建設若干措施:制定《新教師手冊》以方便教師快速了解相關信息,企業師傅帶教師助力教師成長,教師“沉”到企業一線鍛煉,開展專題研習班,同行互助,以賽促教、以老帶新,搭建交流平臺和要求教師考證。
注釋
① 楊柏梁.機修鉗工專業模塊式一體化教學探索[J].職業技術教育(教學版),2005.26(29):41-42.
② 姜艷芬,康新英.《PHP程序設計》課程項目驅動一體化教學模式研究[J].高職教育,2014(2):59-60.
③ 李木杰,張利芳,湯偉群等.技工院校一體化課程體系構建與實施[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12.
④ 趙志群.職業教育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開發指南[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⑤ 陳冬梅,張琳,彭惟珠.“機械產品檢測與質量控制”一體化教學改革成果研究[J].職業教育研究,2014(4):117-119.
⑥ 黃娟蜀.高職會計專業一體化教學模式探討——以《會計基礎》課程為例[J].財會通訊,2012(9):30-32.
⑦ 許強,來堯靜,張萍.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有效實施途徑[J].江蘇高教,2009(2):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