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水琴
摘 要 大學英語課程是高職院校的公共必修課,本文在深入分析高職高專院校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各種嘗試和具體的改革方法的基礎上,對我院進一步提高大學英語教學水平做出了探索。
關鍵詞 高職高專 大學英語教學 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
Reflections o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Based on the Case Study of Specific Teaching Reform in Our College
CHEN Shuiqin
(Wuhan City Vocational College, Wuhan, Hubei 430064)
Abstract College English courses are public courses in vocational college, and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deep analysis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to try and, on the basis of specific reform methods, to further improve the level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has made the exploration.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reformation
1 我院進行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背景
高職高專教育的迅速發(fā)展,給公共英語教學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要適應未來社會的需要和教育發(fā)展的動向和趨勢,高職大學英語教學必須走改革和創(chuàng)新之路,使培養(yǎng)學生英語應用能力成為高職大學英語教學的重點。2000年10月教育部高教司高職處于全國高職高專大學英語教育指導委員會強調了高職高專大學英語教學應以“應用為目的、以夠用為度、以實用為主”,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
2 我院對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首次探索
為此,基于大學英語教學的現(xiàn)狀,我院于2008年9月至2012年9月對大學英語教學改革進行了初步的摸索和嘗試,主要是對大學公共英語教學方法和考試方面的改革,實行目標管理,即大學公共英語教學以三級通過率為目標的教學方法。同時取消大學英語的期末考試,以三級的通過與否來衡量學生的大學英語的學習水平。實行一年來,責、權、利清楚,有效調動了教師積極性,效果明顯,但同時也凸顯出新的問題。
2.1 我院對2008級至2012級大學英語教學首次改革初顯成效,目標管理模式切實可行
在對全院2008級至2012級所有學生的大學英語教學實施目標管理的教學改革以來,全院的大學英語教學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主要通過2008年12月的三級考試成績可以反映出來。這里可以根據(jù)未進行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2006和2007級與實行的教學改革的2008級的一次三級通過率來做個比較,從分析所反映的情況我們可以看出,在2008年至2012年對全院2008級至2012級學生實行大學英語目標管理模式教學的初步改革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全院的大學英語教學水平,并且也提高了大學英語三級考試的通過率,基本實現(xiàn)了此次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目標。
2.2 我院對2008級至2012級大學英語教學改革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2008級至2012級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在改革的具體實施過程中仍然遇到了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主要涵蓋了教師的大學英語的日常教學組織、第二學期的學生大學英語課堂的管理、大學英語課程學習水平的檢測和英語基礎好的學生“吃不飽”和基礎差的學生“吃不好”等方面,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改革的效果。具體說來,教學改革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表現(xiàn)如下:
2.2.1 加大了教師日常教學組織的難度
由于2008級至2012級實行的是目標管理的教學改革,即以三級通過為大學英語課程學習達標的教學模式。但我院大學英語的日常教學分為兩個學期的教學,在教師日常教學的第一學期,教學能正常有效的進行。但第一學期末的三級考試結束后,學生開始進入到第二學期的英語學習。此時,一部分學生已經(jīng)通過了三級考試即已經(jīng)達到了他們大學階段的英語學習目標,但第二學期的大學英語教學的教學內容仍然是三級內容,教材也仍然是采用的是以通過三級為目標的教學模式的三級教材,那么第二學期的課堂教學對于已經(jīng)通過英語三級的這一部分學生來說是沒有多大意義的。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既要在課堂的教學中貫徹目標管理的英語教學模式,以保證未通過三級考試的同學的英語學習,又要兼顧提高已經(jīng)通過三級考試的同學的英語學習。這種情況就會制約教師日常課堂教學的組織,使其無法兼顧兩部分學生的英語學習,這樣往往會降低整個英語課堂學習的效果。
2.2.2 增加了第二學期的大學英語課堂管理上的難度
大學公共英語一直實行自然教學班授課,并且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相同的教材和相同的教學進度。然而,由于學生的個體差異也非常大,所以,這種不分層次一刀切的自然版的教學模式的教學結果總不盡人如意。因此導致很多基礎較差的學生上課睡覺,不認真聽講以及逃課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究其原因是差生聽不懂,優(yōu)生又覺得太容易,教學效果不理想,每次考試的及格率以及英語三級、四級考試過關率也不太令人滿意。
2.2.3 大學英語課程學習水平無從檢測
學習效果的考核與評價是教學活動中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平時成績是學生學業(yè)考試成績評估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衡量學生英語學習效果的一個重要參考依據(jù)。公共英語課程教學大綱對學生對于英語這門課程的能力水平的掌握和提高做出了明確的要求。學生通過了三級考試只能表明學生的英語水平層次,但學生對英語課程的學習狀況在取消期末考試的情況下如何考核評價值得探討。
3 我院對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進一步探索
基于2008年至2012年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現(xiàn)狀,我院于2009年對目標管理模式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做進一步的探索、完善。具體就是對全院的大學英語實行分級分層教學,并在此基礎上對教學內容、教材、教學方法等進行調整。分級教學是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就是針對學習者不同的語言能力水平和學習需求的差異施行不同的教學要求、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承認差異、張揚個性,做到既不壓制學習基礎好的學生,又不放棄學習基礎差的學生,使每個學生在最適合自己的學習環(huán)境中求得最佳的發(fā)展。
3.1 大學公共英語課程分級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近年來,隨著我國高等教育體制的改革和招生規(guī)模的擴大,高職院校的新生英語成績參差不齊,以我院經(jīng)濟與貿易系2008級學生為例:本系2008級入學新生200余人,其中入學單科英語成績最高分有120多分,最低分只有20多分,相差竟有100余分,如果不采用分級(層)教學,教師在教學中無法滿足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的學習需求,學生的英語學習目標也很難達到。
3.2 分級(層)教學的具體做法
所謂“分級教學”,即在教學中依據(jù)教學大綱的要求,根據(jù)學生的入學成績,確定不同的層次,進行不同層次的教學,力求使英語教學具有針對性,使每一個學生在原來的基礎上都有盡可能大的提高,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具體方案如下:
新生入校后,繼續(xù)執(zhí)行現(xiàn)有的英語教學模式,采取自然班授課,貫徹目標管理,在第二學期實行分層教學,開設英語四級輔導班,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具體做法是:在第一學期,所有新生參加以通過三級考核為目標的大學英語教學,以每年12月份的全國大學英語三級考試成績作為在一年級第二學期分層教學的標準。未通過此次三級考試的學生第二學期繼續(xù)跟隨第一學期的自然班學習,已經(jīng)通過了三級的同學才有資格在第二學期報讀為滿足學生更高層次學習需求而開設的四級輔導班,輔導班作為正常教學班納入學院日常教學管理,從每年四月份開始正式開班,周課時4課時。這樣,就形成了在一年級第二學期針對不同層次級別的學生而進行的分層(級)教學管理模式。隨著條件和時機的成熟,今后我們在下學期還可以嘗試有針對性的開設其它專業(yè)英語課程或第二語種,既滿足學生的需要,也能調動學生第一學期通過三級的積極性。
主要難點和問題是,分級(層)教學加大了日常教學管理上的難度,體現(xiàn)在學生管理和不同層級的學生組成的教學班級的排課兩個方面。分級(層)教學在第二學期打亂了以往按專業(yè)進行自然班編排的班級,這使學生管理工作變得分散,所以需要教務處和各院系統(tǒng)一協(xié)調管理。在排課方面存在各院系排專業(yè)課和全校統(tǒng)一按英語水平排英語課的時間交叉問題,存在專業(yè)課和英語課排課時間上的協(xié)調問題。針對這一問題,各院系應先統(tǒng)一安排公共英語課時間,即先安排好公共英語課,然后各院系再安排其它專業(yè)課。另外,每年12月份考試成績一般在第二年三月份才揭曉,這就需要學院教務部門,及時掌握溝通信息,協(xié)調好各系服從課部統(tǒng)一安排。課部在編班排課上結合每年學院過級率,早作準備,選好教材,統(tǒng)籌安排,合理編班排課。
4 我院對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探索的教學考核管理方法
嚴格實行目標管理,在對公共英語老師的選聘和考核課程要把關,以保證全校的大學英語這門課程的教學質量。誠然,公共英語教學改革不僅涉及面廣,使我們不得不重新思考、定位公共英語教學。但無論如何,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積極主動的個性化學習,構建以課堂教學和多媒體網(wǎng)絡教育技術想結合的公共英語教學模式將成為人們的共識。它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急需的語言應用能力和獨立自主的學習習慣,而且對于我國高等教育特別是公共英語的教學改革和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