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俊現
河北省元氏縣南因學區
培養課外閱讀能力是提升學生語文素質的關鍵
白俊現
河北省元氏縣南因學區
著名的語言學家呂叔湘先生在談到課外閱讀的作用時曾說過:學習過程中,得之于老師課堂上講的與課外閱讀的,大概是三七開。課外閱讀的功效比課內閱讀的功效高,這是有識之士的共識,即所謂“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學生只有在課外進行了大量的閱讀,才能使課內所獲得的學習方法得到實踐和鞏固,將方法發展為能力;學生只有在課外進行了大量的閱讀,才能肥沃語文素養的根基和土壤,由閱讀的量變引起語文素養的質變;學生只有在課外進行了大量的閱讀,才能積累知識拓展視野,為終身的發展積淀豐厚的文化基礎。所以,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引進、利用相關的課程資源,引導學生多讀書,會讀書,讀好書,培養自主的、創造的閱讀能力,積累語言,積淀文化,提高素養,受用終身。
在閱讀內容上,教師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導”字上,即指導學生學會選擇讀物。一是“趣”。對學生來說,興趣是閱讀的第一原動力。學生渴望讀自己喜歡讀的書,其出發點主要是滿足自己的興趣需要。他們初始是沒有十分確切的目標的,不是為了完成某一個真切的任務而去讀書,讀書的心得是在熏陶漸染中獲取的,讀書其中,得乎其外。讀書的功用主要在于獲取生活信息,滿足個人情趣,至于思想認識和寫作水平的提高,則是在閱讀過程中潛移默化、日漸長進的。因此,我們不能將成人精心準備的“精神大餐”,哪怕是“滿漢全席”擺到學生面前,強迫他們“細嚼慢咽”、“狼吞虎咽”,而必須淡化課外閱讀的功利性,讓“趣”一馬當先,讓學生在興趣中自由地馳騁,快樂地徜徉。二是“廣”。老人長壽的經驗之一是多吃五谷雜糧,吸取全面營養。同樣,滋養心靈也需要“雜讀”,只有閱讀了薈萃人類智慧的各種讀物,才能汲取生命成長的各種營養。魯迅先生曾經說過:“只看一個人的著作,結果是不大好的。”“專看文學書,也是不好的。”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廣泛地閱讀,在博覽群書的過程中實現厚積薄發,“如蜜蜂采花一樣,只有采過許多花,才能釀出蜜來。”三是“適”。雖說是學生自主選擇,但不是放任自流,教師仍要發揮“導”的作用。時下書市的書,魚龍混雜,泥石俱下,教師要引導學生選擇那些適合自己年齡特點和身心健康的書來讀,能按照自己個人的需要,自主挑選精品,摒棄糟粕,而不是不問青紅皂白,拿到書就讀。對適合學生閱讀的時代新著、流行佳作,更需及時推薦,以免學生茫然無所適從,或是照單全收,或是不擇而食。
讀書并無定法,采用何種方法,皆由個人閱讀習慣而定,圈點勾畫、尋章摘句、制作卡片、撰寫心得、精讀瀏覽、熟讀成誦都是讀書之法,各有其妙。但一般性的閱讀方法,教師還是有必要介紹的。如“讀”、“思”、“記”等。“讀”有三法:瀏覽性的泛讀、探求性的速讀和品味性的精讀。快速閱讀在時間上要求能盡量在短時間內完成閱讀內容。在對內容的把握上要求能了解課文大意,對課文內容有一個初步的全局的概括了解。字斟句酌的研究式閱讀要求對課文內容理解比較透徹,包括對一些小問題的探究。當然,這種閱讀所用時間相對于快速瀏覽式的閱讀所用時間要長得多。畢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把握要透徹得多。這兩種閱讀各有針對性。在語文課堂的自我學習中,往往可采取快速閱讀的方式,一目十行,把握文章大意,然后是字斟句酌的研究性閱讀,可以下放到對關鍵詞,關鍵句子的理解,這樣可以詳細掌握課文內容。
1.瀏覽性的泛讀。
泛讀就是大略地讀。泛讀可以增加閱讀量。通過泛讀,可以用較少的時間瀏覽大量的書刊,從而擴大自己的知識面;獲得有關讀物的總的認識,便于以后需要的時候去查找。因此,對大部分淺顯易懂的書或閱讀價值不高的書籍報刊,可采取瀏覽式閱讀,即“隨便翻翻”,只要大致了解內容就行,這種方法可按“速讀——尋找知識點——摘記”的程序進行。
2.探求性的速讀。
這是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全球信息化的時代,書籍浩如煙海,誰也不可能讀完所有的書,即使窮其一生也只能讀滄海一粟,沙塔一粒,而為了獲取更多的知識、更多的信息,又必須閱讀大量的書,所以需要一種快速查閱資料、選取所需信息的讀書方法,這就要求“一目十行”、“走馬觀花”式的掃視速讀。快速的閱讀其奧秘在于讓大腦跑在眼球前面,能適應新知識新信息幾何倍增的特性,趕上時代發展的需要。
3.品味性的精讀。
對名篇名著和一些文質兼美的優秀作品,需要認真讀,反復讀,心無旁騖地讀,靜心體會立意構思,仔細揣摩布局謀篇,咀嚼欣賞妙詞佳句,猶如品陳釀的酒,需慢慢地抿,輕輕地呷,才能飲出其妙處,倘若真個“感情深,一口吞”,那便算不得酒中之人了。“思”即思維。孔子說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強調的就是學和思的統一。托爾斯泰也說:“知識只有當它靠積極的思維得來而不是憑記憶得來的時候,才是真正的知識。”所以對學生自主閱讀的過程,教師也要進行指導,如通過“書評”、“閱讀超市”等形式,組織學生對課外閱讀進行交流評價。讓學生將課外閱讀中所見的大事要聞、奇聞逸事、民情風俗、自然風光等說出來,從主要內容、寫作特點、讀后感受等方面向大家推薦自己喜歡的書。對于名句名段、優美篇章,還要引導學生背下來。培養學生初步掌握對照比較、問題討論、專題研究等閱讀方法,提高辨識異同、綜合評價的能力和在閱讀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語文老師要從選擇讀物和閱讀方法兩個方面,持之以恒地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朝著“課內練方法,課外練能力”這個目標,切實有效地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