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敏
武漢職業技術學院 湖北武漢 430074
高職院校中職生高等數學學習現狀調查分析與對策
林敏
武漢職業技術學院 湖北武漢 430074
本文通過對高職院校中職生高等數學學習現狀問卷調查結果的整理與分析,針對中職生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對教學現狀改革的幾點建議與對策。
高職院校;中職生;問卷調查;建議與對策
目前,隨著職業教育的大眾化、普及化,高職院校辦學規模逐步擴大,越來越多的中職生進入高職院校學習。這些中職生的主要特點是:專業技能水平相對較高,文化課基礎較薄弱。而高等數學是高職院校計算機、機電、電信以及經濟管理等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基礎課,它不僅為學生后繼專業課的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也在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對這群特殊的群體(中職生),數學課應該如何教才能使教師教得舒心,學生學得開心?如何打造數學課的魅力課堂,避免“教師很流暢,學生很惆悵”的尷尬局面?為此筆者在大一學生中開展了針對中職生的教學現狀調查,通過對現狀的調查、分析,找到問題的根源與切入點,從而探索、嘗試適合中職生學生特點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扭轉當前的尷尬局面,有效改善、提高數學課課堂教學質量。
調查方法主要以問卷調查為主,學生座談為輔,內容包括對學習數學的認識、興趣、態度、信心以及對教師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的評價與要求。本次調查,接受問卷的學生共100人,發出問卷100份,回收98份,學生回答問卷的時間在5-10分鐘。
1.對學生學習情況的分析
(1)有83%的學生認為,學習數學是重要的;有70%的學生對學習數學有興趣;60%以上的學生對學好高等數學有信心;66%的學生還是愿意選修與高等數學有關的課程;如果學校組織數學建模或數學文化方面的講座,有83%的學生愿意去。這表明學生對數學的地位和重要性有充分的認識,同時也反映了教師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端正學生對數學的認識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98%的學生認為學習高等數學對鍛煉自己的邏輯思維有益,但是70%以上的學生認為高等數學的學習對自己的專業課程學習沒有幫助。表明幾乎所有學生都認為高等數學的學習在培養思維方面是有益的,數學的確是訓練思維的載體,但是學生對高等數學與其專業課程的聯系上還沒有足夠的認識,說明教師應加強理論聯系實際,應加強數學與專業課程的接軌。
(3)雖然學生對數學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認識,也有一定的學習興趣,但在學習態度方面卻出現了很矛盾的現象。通過對學生的座談了解,90%以上的學生沒有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的習慣,大部分學生都不能獨立完成數學作業,作業抄襲現象比較嚴重,究其原因,主要是中職生基礎差,許多學生初中數學都沒過關,完全不具備觀察問題、分析問題、思考問題的習慣與能力,很多學生看到老師在黑板上寫的數學公式與符號眼睛發花,頭發昏,呈現無助與痛苦的表情,然后就是放任自流,最終放棄。
2.對高職數學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教師的分析
(1)“以應用為目的,必須夠用為度”是高職數學教學的基本原則。通過問卷調查的結果和對學生的座談了解,73%的學生認為在教學內容的選取方面應加強數學應用知識;一半以上的學生認為高職數學的教學方法應分層次教學,部分學生習慣了中學數學的“邊學邊講”,主張“講練結合”,不適應大學課堂一節課講很多內容的模式。
(2)70%以上的學生認為高職數學存在的主要不足是理論聯系實際不夠,大部分學生對數學老師抱有很大的信心與依賴,他們學不學數學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數學老師。可見高職數學課程的教學要加強理論聯系實際,要加強與專業課程的接軌,同時教師要不斷的提高業務水平與教學能力,做讓學生喜歡的老師,俗話說“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教師應該積極努力探索適合中職學生特點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把學生帶進自己的課堂”。
1.融入情感因素,營造良好學習氛圍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學校里的學習不是毫無熱情地把知識從一個腦袋裝到另一個腦袋,而是師生每時每刻都在進行心靈的接觸。”目前很多高職院校數學課堂沒有“教育”沒有“生成”,沒有智慧的啟迪,人格的感染,大多只是知識的傳授、技能的訓練,更不要說還有照本宣科,干巴巴地滿堂灌。中職生是一群特殊的群體,在中學階段,他們常常因為成績不佳而成為教師忽視甚至批評的對象,進入大學后,他們常常存在著自信心不強、厭學及意志力不強等心理狀況。數學本身又是一門較為抽象的學科,許多中職生對學習數學存在畏懼心理,因此良好的師生關系是開展數學教學活動的有利條件。在數學教學中融入情感因素,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一是樹立教師良好的個人形象,和學生做朋友,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用自己的人格與學識感染學生;二是在教學中以表揚、鼓勵為主,尋找每一位學生的“閃光點”,使學生樹立信心,激發學生求知欲;三是進行激勵性評價,為學生創造體驗成功的機會;四是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借用適當的機會和學生講一些生活中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對學生進行人生觀、價值觀方面的引導與教育,俗話說“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這說明對學生的教育傳道是首位的,一旦學生感覺到老師在關注他們,他們就會端正學習態度。事實證明,運用情感因素輔助課堂教學對樹立學生自信心,培養學生意志力以及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等方面,都有著積極的作用。
2.注重數學價值的闡述,端正學生對數學課的認識
高職院校中職生學習有著很強的目的性,大部分學生對專業課的學習非常重視,但對基礎課則抱著“能混則混”的態度,大部分意識不到數學課程的作用。怎樣引導學生重視數學課?筆者認為,“第一堂課”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在數學教學課時非常有限的情況下,教師應該盡量抽出第一節課的時間,以生動活潑的形式向學生介紹數學課程的發展史、數學與專業課程的聯系以及數學對培養學生思維方面的重要作用,“先入為主”,使學生在第一時間就對學習數學的作用、目的、以及任課教師的情況等有充分的了解。另外,在學院做專業介紹時,由專業帶頭人向學生穿插介紹數學與專業課的聯系,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加強教育管理,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
同樣是高職院校的學生,高職生與中職生在學習態度方面有著很大的差別,許多中職生在中學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他們自制力不強,而且很多學生在中學都是一個班,“扎堆”現象比較嚴重,這些學生在一個班里互相影響,如果不加以引導,會使學風每況愈下。基于上述狀況,教師要摒棄普通高等院校、高職院校管理上自由、寬松的模式,而是從入學開始就對學生嚴格管理,以具體、生動的實例向學生說明良好的紀律性、積極的工作態度對學生的重要性,并在數學的教學中靈活地運用求真、務實以及腳踏實地的數學精神來引導學生端正學習態度,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個人品質。
4.創新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探索高職數學教學新模式
首先在教學內容上降低嚴謹性要求,建立符合專業需求的內容,可以組織數學教師到企業對各專業所需的數學知識深入調研,把握“必須、夠用”的教學原則,刪除與專業無關的數學知識,深入挖掘與專業相關的應用實例,教師在平時授課的過程中要適當融入數學建模的思想,開展數學實驗,著重培養學生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引導學生養成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的習慣與能力。
其次,根據學生的學習基礎,變“因材施教”為“因學施教”,在有限的課堂上,對教學內容的難度分級,精心組織課堂,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每一節課上都能找到“興奮點”,這樣不僅能讓基礎好的學有所得,同時也提高了基礎較差的學生的自信心,讓數學課堂充滿了活躍的光彩。最后,在必修課課時有限的情況下,可以開設選修課加以補充。例如,針對部分有“專升本”需求的學生開設“高等數學(二)”課程,補充線性代數和概率統計的知識;針對部分要求學習數學應用知識的學生,可開設“數學實驗”和“數學建模”等課程加強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另外,針對部分對數學有興趣而學習層次不高的學生可以開設“數學文化”和“數學史”等課程,用全新的形式提高中職生的文化品位、人文素養和科學素質。
[1]伍建華,江世宏等.大學數學教學的現狀與分析[J].數學教育學報,2007,(8).
[2]繆雪峰.高職學生數學學習的現狀調查分析與對策[J].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12,第21卷第2期.
[3]譚維奇.高職學生學習數學情況問卷調查與分析[J].晉城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