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妮
陜西省安康市漢陰中學
談歷史教學中的語言藝術
張妮
陜西省安康市漢陰中學
歷史教師必須具備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只有講究語言藝術,整堂課才能像磁石一樣吸引學生,達到最佳教學效果。歷史教師怎樣運用課堂語言表達藝術?應注意以下幾點。
歷史教學語言的科學性,首先應為語言的真實性和準確性。歷史語言不同于文學語言,不能有任何的虛構。對歷史過程的講述、人物生平的介紹,必須符合史實,不能把一些野史傳說、演義和神話之類的作品當作信史講給學生聽。在分析歷史問題,總結歷史經驗與教訓,揭示歷史規律的時侯,必須從史實出發,史論結合,論從史出。歷史專業語言是指正確運用歷史術語,即歷史學科的專門用語,這些專門用語是由歷史基本概念組成的名詞體系,每個詞都有其特有的定域,是不能隨意使用的,比如“毛澤東思想”不能說成“毛澤東的思想”等。
歷史教學語言的科學性,還應做到讀音準確,用詞嚴謹。比如“富商大賈周流天下”中的“賈”讀gǔ“瓦窯堡”中的“堡”讀pù等。講課時語言的重音可以突出某些內容,以引起學生的注意和重視,叫作句子的邏輯重音。重音可以用加重音量表現,也可以用輕聲加以突出。重音選擇在句子的哪一部分,則根據語法、內容和感情而定。
如果歷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也能巧錄靈活地運用詼諧幽默的趣味語言,教學過程將會更輕松、更有效。如在講新航路開辟時,學生往往混淆哪一個航海家到達好望角。教師可應用一句廣告語“好,(好望角)迪(迪亞士)真好”,這樣的比喻,不公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同進有助于強化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在授課時,不能片面追求趣味性,而要緊緊圍繞教學目的、要求和教材的重難點。善于精心設計富有較強啟發性、探索性、難易適度的問題,通過發揮語言藝術進行激趣,適時提出學生所交生或要解決的懸念,創設問題情境,誘發學生積極開展軌維,思考展現在面前的歷史現象,培養學生跟隨教師講課思路,多角度地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和創新意識,實現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的有機統一。如講“西安事變”,教師先繪聲繪色描述驪山捉蔣,蔣爬墻摔壞屁股,后請氣功大量治屁股的故事,再在激趣的基礎上巧妙設疑置辯,利用“張學良為何要實施兵諫?”“蔣介石為何攘外必先安內?”“毛澤東為何逼蔣抗日?殺蔣有何后果?”等問題激起學生懸念,引導學生立足當時的歷史情境深入思索。在提出這些問題時,應合理調控語言的節奏、速度、音量,以最大限度地給學生創造良好的討論條件和機會,并提供相關材料,鼓勵發表與眾不同的見解,創造性地發現新問題,然后及時時釋疑解難,濃縮提練,從中總結出當時錯綜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以加深學生對和平解決事變必要性的認識與理解,喚起學生豐富的歷史想象力。又如在學1937年盧溝橋事變時,教師先拋出問題:“中國有哪四大古橋?”學生回答后教師再拋出另一歇后語問題:“盧溝橋上的石獅子——數不清(為什么?)”如此巧妙地創設課堂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自主探究。“言為心聲”,教師的語言要波瀾起伏,跌宕有致,富有啟發性,必要時還要賣點關子,學習說書藝人的“預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學習紀連海先生“機智幽默,妙趣橫生,聲情并茂,激情四射”的“說史”新方式。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追求教學話言的趣味性和啟發性,教師的巧妙設疑,要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和空間,要引導學生思考,使其枳極參與學習活動,并由此激發學生大膽質疑、主動探究的潛能。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師無意中的一句話,可能造就一個天才,也可能毀滅一個天材.”近年來,教師“體罰”學生的現象大大減少。但是,對學生采用諷刺、挖苦、揭短等手段,實行“語言暴力”的現象卻普遍存在。每個學生都有進步的要求,“鼓勵”是孩子前進的興奮劑、潤滑劑。“語言暴力”會抺殺學生前進的信心;“語言暴力”會削弱學生前進的意志;“語言暴力”會傷害學生的心靈。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自己教學語言的道德性,充分挖掘語言的潛力,注重自身修養。與學生交流時,應力求態度親切,真誠溝通,善用表揚,慎用批評,錘煉語言藝術。課堂上我用得最多的是:“你太有才了”“你的回答太棒了”等肯定性語言。共創和諧育人環境,杜絕“語言暴力”進入歷史課堂。“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是是學生學習的楷模,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對學生起著榜樣力量,因此,每一位歷史教師在教學時都必須有意識地注意教學語言的思想教育作用。如在講到人民版必修二,大禹為了治水,解除民眾之苦,三過家門而不入時,教師往往一筆帶過。假如教師能進一步點撥:這是一種什么精神?(忘我精神;敬業精神;公而忘私精神……)那么思想品德教育貫徹歷史教學的目的就能達到。在學到歷史選修慶歷新政時,范仲淹“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思想,是中國傳統道德中為社會,為民族,為國家,為人民的整體主義思想的崇高獻身精神的典范。教師就是要充分利用這種有血有肉,富有生活氣息的道德教德功能。
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說:“同樣的教學方法,因為語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語言藝術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成與敗,影響學生接受知識和開發智力的效果。在歷史教學中,教師應該十分注重駕馭語言,錘煉語言,注重歷史課堂教學的語言藝術的特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努力提高歷史教學的課堂教學水平和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