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燕
(湖北省襄陽市中心醫院,湖北文理學院附屬醫院,湖北襄陽 441021)
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是我國老年人中最主要的致盲性疾病,對視覺的危害較大,嚴重危及患者的身心健康[1-2]。但是,及時有效的治療可以阻止疾病的進程,并緩解疾病所導致的視神經病變及視覺缺損,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3-4]。厚晶體、短眼軸、淺前房在青光眼的發病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故緩解前節擁擠的狀態,將發生膨脹的晶狀體摘除是治療急性閉角型青光眼的關鍵[5-6]。超聲乳化手術目前是治療該病的主要術式,本次研究探討分析了超聲乳化手術治療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的臨床療效及其預后的影響因素,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于2010年3月—2012年12月收治的49例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的臨床資料,納入標準:(1)患者入院后經藥物及前房穿刺等操作眼壓控制在21 mmHg以下;(2)晶狀體厚度大于0.5 mm;(3)晶狀體無明顯的脫位;(4)前房鏡下半數以上周房角可見睫狀體與小梁網;(5)無激光虹膜周邊切除術史,且不合并糖尿病、葡萄膜炎及角膜內皮營養不良;(6)患者本人自愿簽署書面知情同意書,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同意。所有患者中,男27例,女22例,共68眼,年齡 47~81 歲,平均(66.9±7.3)歲,其中右眼42眼,左眼26眼。根據LOCSⅡ晶狀體渾濁分類系統,核硬度Ⅰ級17例,Ⅱ級36例,Ⅲ級25例。
1.2 方法
1.2.1 手術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超聲乳化手術,手術方法參照文獻[2-3]。
1.2.2 前房深度和晶體厚度測量 使用美國MENTER-ó眼科專用A型超聲及角膜測厚儀,按規定的標準方法測出角膜中央、中周及周邊部厚度共25點(圖1),同時分別測定前房深度及晶體厚度,計算機顯示數據自動打印。采用日本TOPCONOM-4角膜曲率儀測定角膜垂直和水平徑線屈光度并記錄。
1.3 評價標準 比較手術前后所有患者的裸眼視力、眼壓、前房深度、中央角膜內皮細胞密度、六角形細胞百分比、最大細胞面積、最小細胞面積、平均細胞面積、細胞變異系數及角膜內皮細胞下降幅度與各相關因素間的相關性。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兩組數據間計量資料使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相關性分析采用Pearson法,檢驗標準為0.05,當P<0.05時,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所有患者手術前后裸眼視力、眼壓以及前房深度的比較 經過手術治療后,每兩周對患者進行一次隨訪,持續3個月后,結果發現所有患者裸眼視力及眼壓均得到了明顯的緩解(P <0.05),見表1。

表1 所有患者手術前后裸眼視力及眼壓的比較
2.2 影響治療效果的預后因素分析 治療青光眼成功率:(1)成功:最終眼壓<21 mmHg,不用降眼壓藥物。(2)條件成功:最終眼壓<21 mmHg,用降眼壓藥物。(3)失敗:局部用降眼壓藥物,最終眼壓>21 mmHg,需要再行抗青光眼手術,在本次研究中,將成功和條件成功作為顯效,將失敗作為無效,收集所有參與此次研究患者的一般資料,并對所有可能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的因素進行單因素分析如下。
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在40歲以上的人群中發病率較高,其發生的原因主要是前段的解剖結構發生異常,房水流出的阻力升高,最終導致眼壓升高[7-8]。傳統的虹膜周邊切除術增加了患者術后發生白內障、濾過泡瘢痕化的風險,而超聲乳化術可以明顯加深前房深度,對于瞳孔阻滯的狀態也有很好的緩解作用,故已經成為治療急性閉角型青光眼的主要術式之一[9-10]。

表2 影響治療效果的單因素分析
本次研究中,我們的結果顯示經過手術治療后,所有患者裸眼視力及眼壓均得到了明顯的緩解(P<0.05),且中央角膜內皮細胞密度、六角形細胞百分比、最大細胞面積、最小細胞面積、平均細胞面積及細胞變異系數均明顯優于手術前(P<0.05);Pearson分析的結果顯示角膜內皮細胞下降幅度與眼軸長度及前房深度呈負相關(P<0.05),而與晶狀體厚度、超聲時間及超聲能量呈正相關(P<0.05)。我們的結果提示超聲乳化手術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視力及高眼壓,而許多研究的結果均顯示青光眼的發生會造成角膜內皮細胞的損傷。
目前,超聲乳化手術是治療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的一個常用臨床手段,經過治療效果的單因素分析發現,患者的病程長短,以及患者就診時晶狀體的厚度是影響手術治療效果的常見影響因素,當患者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發病時間在6個月以下時,選擇超聲乳化手術的治療方式可以達到較為理想的治療效果,可有效的抑制術后白內障的發病率;而患者的晶狀體厚度因素,隨著患者年齡的增加,晶狀體逐漸程變厚趨勢,而超聲乳化術聯合人工晶體植入術是以不足1.0 mm厚度的人工晶體替代約5.5 mm的人眼晶狀體,術后可明顯加深中央前房深度,使瞳孔緣與晶狀體接觸平面后移,從而解決了瞳孔阻滯狀態;超聲乳化手術解除了晶狀體引起的瞳孔阻滯因素,使周邊房角開放,對于晶狀體較薄的患者,選擇超聲乳化手術的治療青光眼的效果更好。
文獻報道隨著眼壓的急性升高,患者內皮細胞的密度常下降30%以上,且隨著高眼壓的長時間持續,角膜內皮細胞密度的下降更為嚴重[11-12]。雖然超聲乳化手術可以使得房角重新開放,但手術的刺激會使得角膜內皮的損傷得以加重,增加了角膜內皮功能失代償的風險。術后患者較常發生的并發癥是角膜內皮細胞水腫,雖然部分患者并無明顯的臨床癥狀,但文獻報道術后3個月患者的內皮細胞丟失率約為5%左右。手術使得原本脆弱的角膜細胞變得更為敏感,雖然角膜內皮細胞具備損傷修復的機制,但手術過程中仍需要對其采取保護的措施。此次研究中由于術后患者需要包扎患眼,故我們把眼軸長度、前房深度、晶狀體厚度、超聲乳化時間及幅度與角膜內皮細胞的下降進行相關性分析。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的解剖異常決定了其前房較淺,故在乳化的早期提升了操作的難度,而在手術過程中應盡可能減少對角膜內皮的騷擾,在對晶狀體核進行處理時應在虹膜平面或囊袋內進行[13]。
綜上所述,超聲乳化手術治療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的臨床療效顯著,而角膜內皮細胞下降幅度與眼軸長度、前房深度、晶狀體厚度、超聲時間及超聲能量關系緊密。
[1] Narayanaswamy A,Zheng C,Perera SA,et al.Variations in iris volume with physiologic mydriasis in subtypes of 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J].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2013,54(1):708-713.
[2] Day AC,Baio G,Gazzard G,et al.The prevalence of 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 in European derived populations:a systematic review[J].Br J Ophthalmol,2012,96(9):1162 -1167.
[3] Sawada A,Yamamoto T.Posture-induced intraocular pressure changes in eyes with open-angle glaucoma,primary angle closure with or without glaucoma medications,and control eyes[J].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2012,53(12):7631 -7635.
[4] Fu J,Qing GP,Wang NL,et al.Efficacy of laser peripheral iridoplasty and iridotomy on medically refractory patients with acute primary angle closure:a three year outcome[J].Chin Med J(Engl),2013,126(1):41 -45.
[5] Awadalla MS,Burdon KP,Thapa SS,et al.A cross-ethnicity investigation of genes previously implicated in 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J].Mol Vis,2012,18:2247 -2254.
[6] Chen YJ,Tai MC,Cheng JH,et al.The longitudinal changes of the visual field in an Asian population with 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 with and without an acute attack[J].J Ocul Pharmacol Ther,2012,28(5):529 -535.
[7] Husain R,Gazzard G,Aung T,et al.Initial management of acute primary angle closure:a randomized trial comparing phacoemulsification with laser peripheral iridotomy[J].Ophthalmology,2012,119(11):2274-2281.
[8] 宋旭東,王寧利,唐廣賢,等.超聲乳化手術治療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內障的多中心試驗[J].醫學研究雜志,2010,39(3):17-22.
[9] 張海濤,胡俊喜,王保君,等.白內障超聲乳化人工晶狀體植入術對早期原發性青光眼眼壓控制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眼科雜志,2011,29(3):238 -242.
[10] 楊菊珊,申廣妍.顳側角膜緣3.2 mm切口超聲乳化吸除術治療抗青光眼術后白內障的臨床觀察[J].中國實用眼科雜志,2012,30(7):861 -863.
[11] 張洪洋,余敏斌,頓中軍.白內障超聲乳化術與超聲乳化聯合小梁切除術治療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Meta分析[J].中華實驗眼科雜志,2013,31(3):270 -274.
[12] 劉永華,田 垠,謝艷冰,等.無縫線鞏膜隧道瓣小梁切除聯合白內障超聲乳化摘除在人工晶體植入術中的應用[J].中華醫學雜志,2013,93(5):370 -372.
[13] 宋小平,李育廣.胰島素強化治療對2型糖尿病合并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患者的視野保護研究[J].安徽醫藥,2013,17(10):372-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