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江
摘 要 在當前社會發展過程中,大學生就業滿意度需要多元化評價指標體系,聚類分析法就是較好的方法之一。對影響大學畢業生就業滿意度評價中的就業率、高層次用人單位簽約率、考研率、專業對口率、違約率、創業率以及畢業生的平均起薪等因素進行多元化的聚類分析,能從客觀上評價大學畢業生的就業質量,為提高現階段大學畢業生就業滿意度做前期的準備。
關鍵詞 大學生 就業評價體系 評價指標 多元聚類分析
中圖分類號:F224.9 文獻標識碼:A
Multivariate Cluster Analysis on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Evaluation
ZHANG Haijiang
(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uai'an, Jiangsu 223003)
Abstract In the current process of social development, college students need to diversify the employment satisfactio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the cluster analysis method is one of better methods. Impact on employment of college graduates in the job satisfaction rating, high-level employer signing rate, PubMed rate, professional counterparts rates, default rates, entrepreneurship rate and the average starting salary for graduates in a wide range of factors such as cluster analysis, from the objective evaluation of the quality of employment of university graduates, university graduates to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of doing preparatory stage.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assessment system; evaluation index; multivariate cluster analysis
0 前言
自從我國的各大高校開展擴招以來,大學生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復雜多變的社會環境給大學生就業提出更高要求,同時給大學畢業生造成的就業壓力也就越來越大,而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及就業質量也逐漸變成一個無法忽視的社會問題,主要表現在,大學生就業市場的供需失衡,許多大學畢業生并不能順利就業;而企業單位與事業單位需要的人才短缺等,這就使得大學生在就業中處在兩難的矛盾當中,就業競爭也就愈演愈烈。①因此,根據這樣的問題,對大學生就業競爭進行準確并客觀的評價成為解決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關鍵。而根據這一個問題,中國的學術界進行了高度的重視與理性的思考,并提供了一些有參考價值的成果。
1 做好大學生畢業就業指導工作
高校擴招,也稱為大學擴招或大學生擴招,是自1999年開始的,從1999年高校擴招至今人數逐年增加。比如2014年我國大學畢業生人數達到727萬人,加上一些往屆沒有實現就業的畢業生,在本年度中需要就業的人數數量就可想而知了,而隨著畢業生不斷激增的人數情況來看,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就成為了整個社會重點關注的問題。為了讓具有相應知識水平與職業素質的大學生可以得到有效合理的就業配置,我國的教育部門必須把大學生就業率作為一個重點工程來建設,把就業率當成是衡量一個高校的辦學質量、專業結構與學科設計以及大學畢業生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指標,同時與其新專業的申報、招生計劃和研究生教育等校內決策相掛鉤,出臺并向廣大社會公布大學畢業生在就業中的改革措施,要求各個高校把大學生的就業工作放在首要位置,當政府部門將第一次就業率當作重要的評價指標時,大部分高校也要把最后一年的教學計劃著重放在就業上,主要體現在畢業設計與畢業實習中,從而讓學生提前適應工作,了解自身專業方向,能夠有效的緩解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
2 就業指標評價不能僅局限于就業率
2.1 正確的看待大學生就業率
在現階段的大學畢業生就業率中主要針對的是對本年度的就業人數進行統計,對不同性質的大學院校與辦學規模及地區之間的差異沒有進行區別對待,統計所反映出來的只是一個學校的畢業生就業量,而無法體現出畢業生在就業中存在的質,使得就業率的統計指標相對單一,共信度低,并且缺乏一定的可比性。有許多專家學者對大學畢業生的畢業率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相關文件指出,我國現階段對大學生的就業率進行統計的過程中過度重視學生的初次就業率,對后續性的調查與反饋力度不足,加上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監督力度不足,有很大的虛報現象存在。除此之外,由于研究生與本科生以及專科生間具有不同的辦學定位,不能夠進行單一的大學生就業評價指標來決定所有高校的評價標準。②
2.2 提倡運用多元化的評價指標對大學生就業進行評價
我國的教育部門公布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率初衷就是為了促進高校的改革與畢業生就業工作順利開展,但這個并不是唯一的標準,即使一些基礎學科人才市場的需求量太小,學校也不可以完全受到市場需求的控制而放棄這些專業的開辦,大學是一個教育育人的場所,是精神建設的殿堂,是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而不能只當作是一個教育的地方。③在現階段社會環境與教育環境中,對大學畢業生就業情況進行評價非常有必要,但必須經過多元聚類分析指標進行評價,而多遠評價主要體現在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層次、就業地區的分布、就業單位的性質、就業條件與穩定性、年度薪酬條件以及就業與專業的相關程度、學生對就業的滿意程度等。同時,結合實際情況,對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率、高層次單位用人簽約率與考研率以及畢業生的平均起薪作為評價大學生就業質量四項主要指標。
3 大學畢業生就業評價指標的多元聚類分析
3.1 聚類分析的定義
通常情況下,聚類是在數據挖掘領域中最常見的一種技術,主要作用是在數據庫中發現未知對象類,而這個對象類的劃分依據就是“物以類聚”,也就是考查的個體或者數據對象之間存在的相似性,把具有相似性基礎的個體或者數據對象分為一組,把無法滿足相似性基本條件的個體或者數據對象分在不同的組別中。④
3.2 聚類分析的原理
實質上,聚類分析是一種分類方法,其可以把一些樣本數據根據他們的性質親疏程度,自動在沒有先驗知識的條件上進行分類,能夠有效的克服以往人們以專業知識與經驗來進行定性分類所存在的任意性與主觀性,尤其是對一些多指標與多因素的分類問題,具有顯著的效果。⑤聚類分析在現階段中是一種應用最廣泛的方法,聚類分析的基本原理步驟是:先把待分類的所有樣品或變量都各自看成是一類,一共有N類,接著根據事先選定的方法對每兩類的聚類統計量進行分析,也就是根據相似度系數,把關系相對較密切的的兩類歸類為一類,其余都不變,也就是得到了N-1類,然后再按照上面的計算方法對新類和其他類間存在的相似度進行計算,其余的都不變,也就是再得到了N-2類,以此類推,每次重復過程中都減少一類,一直到最后全部樣品或變量都統一歸為一類為終止。并以此得出聚類分析的方法。
3.3 評價指標的多元聚類分析
根據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率、高層次單位用人簽約率與考研率以及畢業生的平均起薪來對高校的辦學質量與就業質量來說,是一種綜合性評價指標,也是文章研究分析的重點 ,在多元化的聚類分析出現之后,怎么衡量各個指標之間存在的權重系數,是阻礙就業評價指標多元化聚類分析研究的主要障礙之一,因此,解決多元聚類評價在障礙,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解決。
選擇SAS軟件,從就業率、高層次單位用人簽約率與考研率三個指標作為實例對某校6個二級學院中畢業生的就業質量進行綜合評價,見表1。
表1 我校6個二級學院中畢業生的就業質量數據表(%)
根據大學畢業生的實際就業情況,對表1用四類方法進一步分析研究:
第一層次:學院②的就業率與簽約率及升學率的指標明顯比其他學院有優勢,因此劃分在第一層次中。
第二層次:學院①、③的簽約率排名較靠前,升學率和就業率都處在中等偏上的水平,因此劃分在第二層次中。
第三層次:學院④、⑤的就業率與簽約率及升學率這幾方面都處在中等水平,并且沒有顯著的劣勢,因此劃分為第三層次中。
第四層次:學院⑥的就業率與簽約率及升學率與其他的學院相比,有明顯的落差,加上這三個學院的綜合指標排名都處在劣勢情況中,因此劃分在第四層次中。
上述的分類情況可以看出,高等院校中,同一個學校不同學院的就業率與簽約率及升學率相比較,都會具有一定的差異。
4 多元聚類分析在大學生就業評價指標中具有的指導意義
首先,在當前大學生就業的形勢下加強對大學畢業生就業思想指導,不僅能夠提高高校的就業率,還能加強高校對就業質量的重視;其次,多元聚類評價方法對不同性質的高等學校、不同學科、專業及辦學規模及地區之間的差異進行區別對待,并提出具有針對性的就業指導評價方法;第三,進行多元聚類分析能夠有效的克服以往人們以專業知識與經驗來進行定性分類所存在的任意性與主觀性,并對多項評價指標之間沒有確定的權重比例情況進行準確客觀的分析;第四,對大學畢業生的就業思想進行指導,能夠給大學畢業生提供一個更加寬松的就業政策環境,使大學畢業生在人生的關鍵轉折點能夠全身性的投入到職業生涯當中,選擇自己理想中的職業,并在相應的職業中為社會盡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而不是忙于給學校提供各種各樣的就業證明與就業材料;第五,伴隨大學生就業多元聚類評價及指導思想的廣泛深入推廣,使得評價的指標和評價的手段更加多樣化,而評價的核心主體也更加多層次發展,使得用人單位能夠納入更多更適合本企業發展的、并具有高素質、高水平的大學畢業生。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國在大學生的就業評價中所進行的研究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且對其基礎理論與影響因素及評價指標等都進行實質性的評價探索,而在實踐的過程中還存在許多問題,在研究過程中也具有不同程度的缺陷。這就需要相關部門對大學生的就業著重建設,從而幫助我國的廣大大學生能夠更好的實現就業,并通過評價指標,在實踐的基礎上,面向全國各高校推廣與實施完善的大學生就業評價指標多元聚類分析體系。
注釋
① 王成,王繼順.基于因子分析與聚類分析的學生成績綜合評價[J].甘肅聯合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1).
② 張慧穎.基于因子分析與聚類分析的高校圖書館讀者群分類研究[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1(11).
③ 韓德軍,魯靜芳,張文專.基于因子分析法和聚類分析法的縣域經濟競爭力評研究——以貴州省為例[J].安徽農業科學,2011(10).
④ 向淑陽,王卓,羅文惠.成渝經濟區城市綜合競爭力評價與聚類分析[J].西南科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2).
⑤ 祝新亞,李許堅.基于聚類分析和判別分析的我國主要省市綜合實力狀況評價[J].北方經濟,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