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一安
【摘 要】隨著現代醫學進步,人們加強了對眼科視力的關注。防藍光鏡片是目前眼鏡產業中較為熱門的產品,其能夠實現防輻射的效果。本次研究針對防藍光鏡片工藝設計以及生產進行對應的分析,對于對防藍光鏡片的使用價值和防輻射性能進行對應的分析研究。希望能夠為對應商家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防藍光鏡片;輻射研究;分析評價
【中圖分類號】R192.6【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19)12-0135-01
在科學技術發展下,人們的生活不再是日落而息。室內光照以及熒光屏改善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節奏。而上班族長期對著多種人工光源,眼睛長期受到輻射。實際上,這些燈光系統造成的主要危害是紫外線、藍光以及紅外線輻射,常見的LED照明以及電子光源產生的紅外線輻射不強,但是藍光輻射嚴重威脅著人們的視網膜健康。本文針對藍光輻射特點以及鏡片防藍光防護進行對應的研究,現將研究分析闡述如下。
1 藍光特點
結合可見光的分類,藍光的波長在400-500nm內,若藍光直接照射眼球時間達到10秒以上,就會和周圍的光照發生光化學反應,嚴重時候會讓人類的視網膜損傷。不過,人們也不用杞人憂天。藍光畢竟是太陽光的重要部分之一,在生活中藍光并不會對人們的眼球造成特殊的傷害,藍光危害也僅僅是指的人工光源中的藍光光源,其中主要包括人們日常接觸的電子設備例如LED照明和顯示屏等。
2 防藍光鏡片
作為人們調節生理,保護視力的重要工具,眼睛是人們做好人眼防護工作,優化藍光防護的要途徑。因為藍光是太陽光的重要部分,藍光也不能像紫外線被防護。防藍光鏡片的開發也是其利用的必經之路。相關研究表明,防藍光眼鏡能夠預防藍光刺激,在隔離紫外線的同時還能夠夠過濾掉藍光,因此推薦人們長期用電腦或者是看電視、手機時候,佩戴防藍光眼鏡。
通過配電防藍光眼鏡,可以最大程度的減少藍光威脅,針對其防藍光質量,可以采用“便捷式光譜儀”檢測藍光的程度。部分研究表明,通過防藍光鏡片的過濾,能夠抑制藍光輻射強度減少對眼睛的傷害。分析其運用原理,其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防藍光鏡片的基材吸收特點在于其加入了防藍光因子,能夠對生活中有害的藍光進行吸收,最終實現藍光阻隔的保護效果,此外,結合膜層反射分析,讓鏡片表面能夠鍍上一層反射膜,并結合膜層對藍光進行抑制和反射,最終完成防藍光處理的質量和效果。
3 檢測防藍光鏡片的使用效果
就光學分析而言,光譜密度指的是單位波長區域內輻射量的大小。在光源中,不同波長的色光輻射量也會隨著波長的變化而變化。可見,廣譜密度也是波長的函數,因此可以通過描繪光源相對光源能量的分布圖來研究藍光鏡片的防輻射效果。現采取以下試驗分析。
3.1實驗目的:通過實驗研究,分析人們生活中接觸的人工光源中藍光的含量以及對應的光譜能量分布。
3.2實驗對象:選取人們日產生活接觸頻繁的LED燈、手機、平板電腦。
3.3檢測狀態:將樣品放置于正常工作狀態以及模擬日常使用和對應的防藍光鏡片檢測狀態下使用“便捷式光譜分析儀”檢測。
3.4結果分析:查閱CIE S 009/E:2002中的寬波段光源對視網膜危害的光譜加權函數中藍光危害加權函數B(λ)可知:波長在400nm~500nm范圍的B(λ)均大于0.1;在435nm、440nm處的B(λ)等于1.0;440±25nm范圍的B(λ)均大于0.7。同等光譜能量的光,其B(λ)值越大,對人眼視網膜的光化學損傷越大,所以波長為435nm、440nm的藍光危害最大。
結合實驗研究分析,日常生活中的人工光源的藍光譜能量密度比較大的是435nm~485nm范圍,即435nm~485nm波段是防藍光鏡片的防護重點。結合對應的試驗研究分析,人們日常接觸的LED燈中,藍光波長集中在459±25nm波段,為了保護人們用眼,建議降低這個不斷的光源。
參考文獻
[1] 康玉霜,沈忠昀,陶瑛. 我國現行太陽鏡標準與美國、澳大利亞、國際標準的區別[J]. 中國標準化,2018(20):221-222.
[2] Park,Sang-il,Lee,Eun Hye,Kim,So Ra,et al.Anti-apoptotic effects of Curcuma longa L. extract and its curcuminoids against blue light-induced cytotoxicity in A2E-laden human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 cells[J].Journal of Pharmacy and Pharmacology,2017,69(3):334-340.
[3] 唐小軍,韓世洋,曹文才,李一洲,畢海蛟. 鏡片的藍光輻射防護評價及其標準研究[J]. 中國眼鏡科技雜志,2017(07):125-127.
[4] Lim,Jeong-Muk,Oh,Byung-Taek,Jeong,Seong-Yeop,et al.Photobiological (LED light)-mediated fermentation of blueberry (Vaccinium corymbosum L.) fruit with probiotic bacteria to yield bioactive compounds[J].LWT-Food Science & Technology,2018,93:158-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