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輝梨樹縣外派勞務服務中心
影響檔案開放的因素分析
張麗輝
梨樹縣外派勞務服務中心
在檔案工作中,檔案的開發和利用是檔案開放性的一個十分重要的體現,但是在實際的工作中,檔案的開放工作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所以要將這些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和研究,這樣才能更加有效的保證我國檔案開放工作的順利開展,本文主要分析了影響檔案開放的因素,以供參考和借鑒。
檔案開放;因素;影響
在我國的檔案工作中,檔案的開放性越來越強,因為只有更好的對檔案資源進行有效的開發和利用才能更好的保證檔案信息可以充分的發揮出其實際的價值,但是檔案開放工作中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所以要想解決檔案開放工作中的問題,就要對其影響因素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一)即日開放。在我國成立之前的檔案內容主要是清代及以前的檔案和民國時期的歷史檔案。從我國檔案辦法實施以來就可以向公眾開放,我國檔案開放工作主要是從歷史檔案開始的,上世紀的80年代,我國的相關會議當中就對歷史檔案的開放問題做了重要的闡述,這也成為了我國四化建設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基礎,在會議上提出了相應的觀點,會議認為為了能夠更好的對社會各方面的要求進行適應,開放歷史檔案的提議有著比較強的可行性,在這次會議以后,我國很多升級以上的檔案館在實際的工作中都制定了相關的政策和措施,通過各種適合自身發展和建設的方法對各種歷史檔案的開放提出了具體的實施辦法。而后,在我國業開始實行《檔案法》,這樣開放歷史檔案就有了真正的法律依據。
(二)滿30年開放。各級機關和國家機構以及社會屬性的組織在具體的活動中所形成的檔案,形成之日算起,凡是滿30年的檔案都可以向公眾開放,這是我國在立法過程中參照國際的管理而延續下來的一個習慣,在第二屆國際檔案大會上就對檔案成立之時起30年之后應該無條件的向公眾開放,所以在國際上很多國家也開始將檔案開放的期限設定為30年。
(三)隨時開放。我國的相關法律和法規規定,社會、經濟和科技登場檔案內容向社會開放的期限可以小于30年。這種規定也證明我國檔案期限方面的規定也在不斷的強化,和這一規定相對應的是,很多檔案還沒有成立30年,但是它和經濟、科技和社會等領域都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所以也設置在了檔案開放的范圍當中。
(四)延期開放。我國的相關的檔案管理辦法中有非常明確的規定,與國防、外角和國家的公共安全密切相關的檔案內容,要在其形成的那一天起滿50年才能向社會開放。和國家安全密切相關或者是關系到國家的利益的檔案內容可以多于30年再次開放,具體的延長時間可以根據國家的需要來確定,但是這一規定不是以正式立法的形式存在的,所以其法律約束力也是十分有限的,所以還應該建立一個比較詳細可行的法律體系,使其真正走上法律的軌道,另外,檔案管理部門在實際的工作中還要加強對不宜開放的檔案內容的審查,審查的程序也沒有予以制度化和規范化,所以也使得檔案行政部門在工作中對下級上報的材料和情況處于比較忽視的狀態。
(一)公開重大決策。政府作為社會公共事務的管理者和經濟工作的組織協調者,其重大決策直接關系到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方向和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因此,積極推行重大決策內容的公開,有助于提高人民對政府決策的理解、認知程度,減少在實施過程中的阻力。如某市計委在2012年2月5日召開了首次信息披露會,披露了某市汽車交易市場規劃建設基本情況、某市2011年房地產開發情況和2012年發展思路、某市高爾夫球場及某投資平臺建設情況等內容。市計委負責人表示,本市新出臺的由市計委負責或以市計委為主負責落實的市政府重大決策等重要政府信息,今后將不定期披露。
(二)公開辦事程序和辦事結果。國家機關將辦事手續、條件、辦理機構和辦事時限,并將具體的審批或審結的結果,及時向行政管理相對人、當事人和社會公開,接受社會監督,可以提高工作透明度。如市計委、市規劃委、市建委、市工商局、市地稅局、市公安局等15個委辦局在2012年5月31日開通的某市電子政務在線服務網上公布了57個審批事項的辦理流程、材料要求、辦理時限等信息。又如,近兩年來,某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將1995年建院以來所形成的民事、刑事、經濟、行政、知識產權等案件判決書6萬份,裝訂成冊,每周二上午向社會開放。凡年滿18周歲的中國公民,持身份證就可免費查閱。同時,該院在2012年還將100多份有代表性的、規范的、已審結的裁判文書送上某政法聯盟網,公眾可以在網上查閱有關案件的審結內容。
(三)公開公共信息資源。通常我們所說的公共信息資源就是指那些對國家的科技、經濟和文化發展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的信息資源,這些信息在屬性上是公共資源,除了涉及到法律規定的信息或者是個人隱私方面的內容都應該無條件的向社會公開,舉例來說,我國的地質資料管理條例中就將公開利用制度確定為地質資料管理的基本制度之一,其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都可以向社會公開和利用,同時國土資源部門還建立了一個檔案利用系統,這一系統在應用的過程中可以有效的向群眾提供一些有用的資料和信息,同時群眾可以通過網絡的方式,輕松獲取這些資料和信息。
可見,政務公開的主要內容是政務信息的公開,而政務信息的主要存在形式是現行文件或未到進館年限的檔案。而政務信息公開帶來的現行文件及未到進館年限檔案的開放,則沖破了《檔案法》和《檔案法實施辦法》規定的實施檔案開放的領域,即各級國家檔案館所保存的按法定年限接收的檔案。文檔資料服務中心的紛紛出現,正是各級國家檔案館在現有法律范圍內,積極參與政府改革,主動服務于社會的一種變通舉措。一些單位檔案機構將與公民利益密切相關的檔案對外提供利用,正是轉變作風,使工作真正體現人民意愿和根本利益的結果。
檔案開放與利用工作的創新與發展,給檔案立法工作提出了新的課題和要求,有立法權的國家機關應與時俱進地制訂新的或修訂現有檔案法律法規中有關檔案開放的規定。目前,地方性檔案法規在檔案開放領域方面的規定已有突破。2002年4月。某市人大常委會通過的當地《檔案與文件收集利用條例》第二十二條第一款明確規定:“公開檔案館、文件中心保管的檔案、文件,應當向社會公開,但是應當依法保密或者其他不宜公開的除外。”為了有效地發揮檔案法律法規對檔案事務的調整與規范作用,以整體推進國家檔案開放利用工作的開展。《檔案法》和《檔案法實施辦法》的相關條款應做相應修改。
影響我國檔案開放的因素有很多,在檔案開放工作中,要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來執行,這樣才能更好的保證公民的隱私和國家的利益,從另一個角度上來說,我國的政務公開和現代化建設也為我國的檔案管理和開放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要發現其中的問題,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決。
[1]郭杰.我國政府保密工作的現狀[J].環球法律評論,2002(03)
[2]徐紹史.加速政務信息化建設規范和創新政府管理方式[J].中國行政管理,20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