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巍+沈飛+王海軍+劉偉
摘要:主要采用文獻資料、問卷調查、專家訪談及調研等方法對河北省不同地區體育消費場所的城鎮居民進行調查研究,發現河北省城鎮不同性別、職業、學歷與年齡階層的居民對體育消費方式的選擇、體育消費水平以及體育消費的頻率存在差異性。影響河北省城鎮居民體育消費的因素主要包括體育活動場所的建設、居民自身消費水平、所在地區的體育產品品牌效應、居民所在地區體育產業的發展狀況以及體育產業競爭力水平等方面。
關鍵詞:城鎮居民;體育消費;消費行為
中圖分類號:G812.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4)11-0080-02
體育消費是指,人們在閑暇的業余時間從事與體育相關的物質性消費與精神性消費。發展體育消費能有效地緩解社會資金的緊張,對促進國民經濟增長與收入具有重要的意義。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與全民健身運動的普及,體育消費成為城鎮居民生活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消費占生活消費的比重也逐年遞增。本研究主要采用問卷調查、專家訪談及調研對河北省有代表性地區的體育消費場所的城鎮居民進行調查,就體育消費的目的、項目、水平等與職業、收入、年齡、性別存在的關系進行研究,從多角度探索河北省城鎮居民體育消費行為的層級性特征。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獻資料、問卷調查、專家訪談及調研對河北省的石家莊、秦皇島、唐山、承德、邯鄲、衡水等地區的體育消費場所的城鎮居民進行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900份,回收有效問卷783份,有效回收率為87%。就體育消費的目的、項目、水平等與職業、年齡、性別存在的關系進行研究,從多角度對河北省城鎮居民體育消費行為的層級性特征進行分析。
二、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河北省城鎮居民體育消費方式特點
調查結果顯示,河北省城鎮居民主要的體育消費內容為體育報刊、運動服裝、健身設備、觀賞賽事、場館、健身指導。其中,選擇最高的為運動服裝的占74%,進入場館參加鍛煉的占71%,訂閱體育報刊的占52%;此外,用于健身指導的占28%,用于觀賞賽事的占26%。由此可見,河北省城鎮居民體育消費方式集中在物質消費,精神消費還較低,這可能與河北省體育產業發展水平相對較低有關。此外,有研究結果表明,河北省城鎮居民體育消費需求存在多元化,其消費形式與消費行為存在多樣化。
(二)河北省不同身份階層城鎮居民體育消費特點
本研究按照不同的分類標準將河北省城鎮居民劃分為不同階層:a.男性;b.女性;c.白領;d.藍領;e.高中以下畢業;f.高中畢業;g.大學畢業;h.研究生及以上畢業;i.年齡小于20歲;j.年齡介于21—30歲;k.年齡介于31—45歲;l.年齡介于46—60歲;m.年齡61歲及以上。調查結果如下。
由表1可知,河北省城鎮居民體育消費具有性別差異,年消費金額低于500元的女性遠高于男性,而年消費大于3 000元的男性要高于女性;白領與藍領的消費也存在差異,藍領群體的消費水平較低,有39.2%的藍領年消費小于500元;不同學歷階層的城鎮居民的體育消費存在較大差異,學歷越高體育消費水平越高。此外,不同年齡階層的城鎮居民體育消費水平也存在差異,消費水平最低的群體處于46—60歲之間,即中年人。從消費的方式看性別差異也存在,特別是在體育報刊、運動服裝與體育場館消費方面,男性選擇大于女性;白領與藍領比較,除運動服裝消費選擇較低外,其余各方面均高于藍領。年消費次數受性別、學歷、職業及年齡的影響,有53.3%的男性每年消費6—10次,而女性只有46.3%。有62.1%的白領年消費次數在6—10次,明顯高于藍領;有57.4%的中年人年消費次數小于5次,明顯高于其他年齡階段,這可能與中年人的社會地位及消費觀念有關。
(三)河北省城鎮居民體育消費的動機
本研究在居民體育消費動機問題上設立了陶冶情操、時尚風氣、娛樂消遣、社交需要、增進健康、跟風現象等幾個問題,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人體育消費的動機是合理的,68.34%的調查對象選擇增進健康為首位,45.38%的受試者選擇娛樂消遣為次位;還有44.87%的人把陶冶情操選擇為第3位。由此表明,河北省大多數城鎮居民的體育消費動機是比價正確的。
(四)影響河北省城鎮居民體育消費的因素
通過問卷調查及調研發現,影響河北省城鎮居民體育消費的因素主要包括體育活動場所的建設、居民自身消費水平、所在地區的體育產品品牌效應、居民所在地區體育產業的發展狀況以及體育產業競爭力水平。其中,有63.2%的城鎮居民認為所在地區體育活動場所有待加強建設,74.2%的城鎮居民認為自己的收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體育消費行為,73.5%的居民沒有固定品牌的體育消費;此外,還有85.2%的居民認為所在地區的體育產業尚有待進一步發展,68.3%的居民認為所在地區的體育產業競爭力低于全國兄弟省市。
三、結論與建議
(一)研究結論
河北省城鎮居民的體育消費方式集中在物質消費,精神消費還較低,這可能與河北省體育產業發展水平相對較低有關。此外,大多數城鎮居民的體育消費動機是比價正確的,但是這還有待進一步發展并逐漸形成正確的體育消費行為。河北省城鎮不同性別、職業、學歷與年齡階層的居民對體育消費方式的選擇、體育消費水平以及體育消費的頻率存在差異性。影響河北省城鎮居民體育消費的因素主要包括,體育活動場所的建設、居民自身消費水平、所在地區的體育產品品牌效應、居民所在地區體育產業的發展狀況以及體育產業競爭力水平。
(二)改善河北省城鎮居民體育消費行為的建議
要加強河北省城鎮體育公共設施的建設與管理,進一步加大體育資源的社會共享水平。當地有關部門可以考慮依托所在地區的學校及企事業單位,通過各種途徑促使體育設施面向全社會開放,以滿足城鎮居民的體育消費需求;通過與體育專業院校合作,加強對社會體育指導員培養及聘任,從多方面優化城鎮居民體育消費行為,不斷滿足城鎮居民的體育消費需求。同時,政府要督促有關部門進一步加強城鎮體育消費市場的監管力度,不斷健全并完善相關制度建設,全面提高體育消費場所相關人員的服務水平,為城鎮居民創造和諧的體育消費環境。
參考文獻:
[1]陳善平,孫蔚,韓驥磊,等.不同鍛煉階段高知人員體育消費的比較[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2,24(1):81-84.
[2]陳華.體育消費行為理論探索[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7,27(6):50-53.
[3]劉志強,張庚淼,韓省亮,等.21世紀我國現代體育消費行為及對策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4,21(3):1-5.
[4]陳華,呂樹庭.社會分層——體育消費研究的一個新視角[J].體育學刊,2007,14(1):134-137.
[5]奚紅妹,魏農建,左鵬,等.中國城市消費者個體差異對體育消費觀念和消費行為的影響[J].體育科學,2010,30(3):30-35.
[6]周波,常娟.公共體育產品的消費特征分析與啟示[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3,29(6):1-3.
[責任編輯 王佳]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