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群

市場需求趨穩,經濟增速回調基本觸底
市場需求對年度經濟增長具有決定作用。2015年,消費、出口、投資需求的增長態勢預計趨穩,據此可以判斷經濟增速回調基本觸底,全年經濟增長率預計略高于7%。
世界經濟呈繼續恢復態勢,盡管存在風險,但出口增速進一步下降的可能性較小。盡管世界銀行和IMF都調低了對中國經濟和全球經濟增長的預測值,但都一致認為2015年美國經濟恢復是一個亮點,歐洲經濟盡管困難有所加大,但仍然會保持增長;新興經濟體正在進行結構調整,增長水平降低但增長的穩定性提高。綜合看,2015年世界經濟仍呈繼續恢復態勢。盡管存在持續寬松貨幣政策對世界經濟特別是新興經濟體負面作用加大、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升級、金融市場可能迎來調整等風險因素,但預計2015年國際市場保持平穩的可能性最大,我國出口的外部環境大體穩定。2013年以來,世界經濟總體進入恢復過程,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變化。因為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后,世界經濟總體處于危機應對期和結構深度調整期,受此影響,國際市場需求水平持續收縮,對我國出口的制約不斷增強。而世界經濟保持恢復態勢,國際市場需求水平大體趨穩,則意味著外部環境劇烈改變進而收縮我國外需的過程大體結束了。
從我國出口企業狀況看,也在進入競爭力相對穩定的時期。在金融危機持續降低國際市場需求水平時,也是我國出口企業成本持續提高,依靠低成本支持的競爭力持續減弱的時期,是導致出口增速下降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在外部市場漸趨平穩時,我國出口企業經過幾年來的努力,逐漸在研發能力、品牌競爭力、成本管理能力和職工隊伍素質等方面形成新的競爭力,并逐漸取代低成本支持的競爭力,出口企業競爭力開始進入由降到穩的時期。
綜合以上分析,可以判斷我國出口增速的下降過程大體結束,2015年出口增速預計為7%左右。
消費繼續保持平穩增長,2015年消費實際增長率預計為10.5%左右。近年來,保就業的政策效果比較明顯,就業形勢比較好。在服務業發展勢頭比較好,小微企業發展比較多等因素支持下,特別是以保就業為底線的穩增長政策支持下,預計2015年就業形勢仍會較好。就業增加和政府保障基本民生政策的落實,預計會繼續支持城鄉居民收入平穩增長,進而支持消費平穩增長。此外,房地產和汽車市場調整有望在2015年趨于平緩,其對消費的負面影響預計會減弱。綜合這些情況,預計2015年消費實際增長率為10.5%左右。
投資增長將大體趨穩,2015年投資增長率預計為16%左右。首先,房地產投資增速回落態勢有望結束。目前房地產開發企業主要集中在大城市,而其首要困難是賣房難。應該認識到,大城市買房需求不振是短期現象。因為一線和比較發達的二線城市人口規模大,而且還在增加,居住性買房需求數量很大而且在繼續增長。大城市出現賣房難,主要是買落預期引起的持幣待購心態。由于居住性需求與投機投資性需求不同,只可等待而不會消失。此外,隨著收入增長和房價趨降,房價收入比會降低,居民買房能力會提高。這些都意味著大城市房地產市場走冷的同時,買房需求正在不斷蓄積之中。
大城市對房價回落的預期,根本上是由大城市房價走低態勢決定。這些年來,大城市土地資源日益緊張,土地價格上漲較多,房地產開發成本持續提高。2014年8月,北京市二環內華嘉胡同的住宅用地最終以74.6億元成交,據此計算,其樓面價達9.6萬元/平方米。這表明大城市房地產企業讓利銷售的空間有限。由于在大城市發展的房地產企業一般具有較強實力,承受銷售困難的能力一般也較高,因此大城市房價預計不會持續下降。隨著時間推移,大城市房價回落的預期必然會發生改變。與此同時,2014年下半年開始,針對各自房地產市場的不同問題,各地政府分類施策,紛紛取消限購,調整相關調控措施;9月30日,央行、銀監會發布通知,對房貸政策作出調整,放寬首套房貸的優惠范圍,給予商業銀行更大自主調節范圍。這表明市場與政府政策的作用正在結合起來發揮作用。據此判斷,一二線城市由預期抑制的居住性買房需求會在2014年四季度開始加快釋放,房地產企業賣房難的困難會得到不斷緩解。
另一方面,大城市政府也應該高度重視房地產企業拿地難的問題,以及由此給房地產業發展造成的制約。應該與新型城鎮化的要求緊密結合,在完善城市規劃布局、加強基礎設施特別是地下基礎設施建設、增加住房建設供地等方面下功夫。增加大城市住房建設供地和土地利用效率。在銷售形勢好轉和住房建設供地增加的支持下,房地產業的轉型升級活動就可能轉為比較溫和的模式,房地產投資就會出現由落到穩的變化。
其次,目前政府主導的基礎設施投資已經大體形成一個可持續的模式:包括通過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增加基礎設施投資資金;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積極引導民間投資參與基礎設施建設;選擇好基礎設施投資項目,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和新型城鎮化目標結合,在跨區域重大基礎設施、城市地下基礎設施以及環保和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加大力度;保持合理的增長水平等。盡管當前一些地方政府出現債務到期、土地財政弱化等困難,但考慮到我國財政赤字率較低、政府債務規模仍在風險線以內、政府債務都對應一定的資產等因素,財政資金和銀行資金都還有回旋運作空間。因此,基礎設施投資增速預計可以保持在20%以上。
在房地產和基礎設施投資帶動下,制造業投資預計也會由落到穩。綜合分析,預計2015年投資增長率為16%左右。
從市場需求分析看,2015年經濟增長率可以達到略高于7%的水平。上述分析表明,出口、消費和投資等市場需求已經大體趨穩,因此,經濟增長回落過程預計將大體在2015年結束。
轉型升級任務更加繁重
經濟增速換擋,主要是經濟發展的環境和條件發生了深刻改變。集中反映在市場需求約束增強和成本水平提高。鞏固經濟增長的基礎,最重要的是重新選擇適應現在市場環境和成本壓力的企業,再造經濟增長的微觀基礎。這一活動必須通過市場競爭、優勝劣汰來完成。但目前干預市場準入的因素仍然較多,例如以產能過剩為由,不區分企業特點、項目特點、地區特點,一律限制進入某些產業;再比如銀行僅僅以行業為標的確定信貸政策,一些風險大的行業,一律不提供信貸金融支持,進而把這些行業內有水平、有創新能力、有市場發展前景的企業壓制住,限制了風險增大行業內部優勝劣汰,在競爭中浴火重生的進程。從市場退出角度看,一些地方政府對企業仍然存在過度保護現象。在鋼鐵、水泥、玻璃等產能嚴重過剩的行業,仍然存在一些“僵尸”企業,地方政府的在建項目中也存在一些需要清理退出的項目。這些問題,使市場引導的行業重組活動遇到越來越嚴重的阻礙,使行業內基于競爭、創新的增長能力受到嚴重阻礙,也潛伏了風險約束機制弱化,高風險逐利資金擴張的風險。此外,新型城鎮化尚處于起步階段,由規劃、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市場監管等政府一體化職能支持的城市群尚未發展起來,大城市人口壓力過大進而制約經濟發展空間的問題尚未得到有效解決。以上種種問題都表明,經濟轉型升級的任務空前繁重。
堅持把穩增長與推進經濟轉型升級緊密結合起來
針對2015年的經濟形勢,必須把穩增長與推進經濟轉型升級緊密結合起來,通過不斷改善發展環境、提高微觀基礎和經濟結構對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加快培育和鞏固經濟增長的新常態。
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注意提高中央財政的機動能力。針對經濟增速下降的壓力,宏觀調控政策“托底”的任務很重。從歷史經驗和國際比較看,防止經濟走冷,應主要發揮財政政策作用。目前房地產轉型調整態勢、房地產投資增長態勢都還不確定,外部環境也存在一定不確定因素,因此應該堅持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不宜把赤字水平和債務規模定得太低。此外,應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把能夠節約的資金努力節約下來,把沉淀的財政資金盡可能盤活起來,多措并舉擴大中央財政的機動財力,注意留出必要的回旋空間。
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合理的流動性。貨幣政策不宜承擔過多職能,防控金融風險應該主要依靠破產退出、清理不良債務、強化風險責任約束。在既有貨幣資金需求格局下,貨幣政策重點是調節好穩增長與防風險的關系,統籌貨幣金融環境穩定,資金鏈條可維持,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等目標,協調好貨幣供給量增長水平。
全面深化改革,合理界定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充分發揮市場競爭優勝劣汰的作用。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特別是壟斷性行業的市場準入;加快把前置性審批轉為事中事后監管;圍繞破產退出活動盡快完善和嚴格風險責任約束機制、資本優化組合機制。破產退出改革重在制度和機制建設,不宜追求數量和規模。針對困難企業和過剩產能的調整,要注意把市場選擇和政府支持的作用合理結合起來,既注意優化產業素質,也注意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積極穩妥地推動新型城鎮化進程,不斷拓展經濟發展空間。抓緊制定好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注重城市群內各城市之間基礎設施系統的建設,注重城市內部基礎設施的配套建設,特別是地下設施與地面設施建設之間的配套。進一步加強各級政府的公共服務職責,在城市范圍內加快基本公共服務的全覆蓋,加快城市群內各城市間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通過各個城市群整體功能和承載力提高,促進市場、產業發展空間不斷擴大,人口承載能力不斷增強。
積極提高大城市土地利用效率。針對當前人口和相關的買房、用車需求過度集中在一線大城市的現狀,各個大城市應該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在兼顧長遠規劃目標的前提下,充分挖掘資源潛力,科學調整城市規劃布局,努力增加供地能力和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支持汽車和房地產市場發展,防止汽車、房地產市場發生較大波動。
責任編輯:楊再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