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莉
摘要:農產品物流體系在農業產業化過程中有整合分散的農產品加工單位,優化農業發展結構的作用,同時也是農業產業化問題的橋梁。筆者從江蘇省農產品物流一系的發展現狀分析入手,給出了江蘇農產品物流體系的發展策略:營造良好的發展氛圍,加大鼓勵力度,完善農村物流基礎設備建設健全農產品物流體系的信息化管理系統以及提高人們對物流體系的認知水平等。
關鍵詞:江蘇;農產品;物流體系;產業化
中圖分類號:F3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4)11-0079-01
一、農產品物流的發展對農業產業化進程的影響
農業產業化的過程需要農產品物流體系的促進作用,在農業產業化的進程中,需要農產品物流體系將小規模的、相對比較分散的農產品加工單位有機的整合到農業產業化的過程中來,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實現農產品物流的現代化發展;農產品物流體系還是優化農業發展結構的重要工具,農業物流體系的發展,可以使得區域中的農業優勢資源先發展,優化農業發展配置,使得農業產業化的發展具有鮮明的區域特點和優勢特色,在農產品物流體系的帶動下,以物流體系為樞紐,各個優勢資源聚集在一起形成龐大的農產品網絡系統,有利于江蘇省經濟水平的提高;農產品物流體系更是農業產業化溝通的橋梁,有了農產品物流體系,農產品市場的各個成員都不再是單獨的群體,農民和消費者,各大加工企業和農民之間都建立起了的聯系,有利于他們之間的溝通交流,有利于農產品行業的更好發展。
物流產業是新時代經濟發展下的新興產業,是為了做好經濟轉型工作,優化產業結構而發展起來的行業,對我國的經濟建設有很重要的影響,近些年來我國的農業產業化步伐不斷加快,農產品的物流體系作為物流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我國農業的發展,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起著關鍵的作用,農產品的物流主要是指把一些農業產物作為操作對象,對農產品進行加工、包裝、以及運輸等一系列的操作,保持并提高農民最終得到的農產品的質量,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農產品產業化是指對一些地區的主要農業產品或者特色農作物進行區域化管理、統一經營,最終達到提高農村經濟發展水平,創造經濟效益的目的,農業產業化就需要對農產品進行深入加工、存儲、運輸到指定的銷售地點進行銷售,而這些都需要通過農產品物流來實現,因此農產品物流體系的發展與農業產業化的進程息息相關。
二、江蘇省農產品物流體系的發展現狀
江蘇省位于長江下游,是我國東部重要的沿海省份,海岸線長達一千千米,面積最大的地形類型為平原,在全國來看平原面積比例在各省份中位居第一位,平坦的地勢也因此造就了江蘇發達的農業,農產品產量和質量都很高。但是,同其他很多省份一樣,江蘇省各地區經濟發展很不平衡,南部經濟發達,交通便利,農產品產業化水平高,農產品的物流行業發展迅猛,而北部和中部地區農村發展水平比較落后,基礎設施建設水平不高,交通運輸受到阻礙,農產品運輸成本高,農產品很難實現及時的流通,降低了農產品的質量,影響了農產品的經濟效益。目前,江蘇農產品物流體系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基礎設施落后,無法滿足龐大的農業體系的加工和存儲需求;區域內的農產品市場水平不高,市場缺乏競爭力和活力,沒有形成自己的特色產業;物流體系不健全,管理不夠專業化,搬運人員一般都是臨時雇傭的,操作技術不嫻熟;物流體系中的各個組成部分之間聯系不夠緊密,彼此之間配合得不夠默契,工作效率低下,流通只能靠市場自我調節,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農民們對農產品物流體系認識不到位,很多農民不認可物流系統的作用,導致物流體系在農產品方面發展的比較緩慢。鑒于上述的諸多缺點,現階段,省內領導高度重視農產品物流體系的發展問題,省領導班子頒布了一系列的文件來促進江蘇農產品物流體系的發展,新形勢下的物流體系將朝著又好又快的方向快速發展。
三、江蘇農產品物流體系的發展對策
我國的農產品物流體系與其他各國相比確實存在著很大的差距,江蘇作為農業水平比較發達的省份,應該借鑒其他國家的成功經驗,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有組織,高標準,嚴要求,不斷完善農產品物流體系,促進經濟快速發展。下面就以下幾個方面對今后江蘇農產品物流體系的發展提出相應的管理對策。
1.營造良好的發展氛圍,加大鼓勵力度
省政府和各個下級政府部門,作為整個省份發展命脈的掌舵者,省內人民的管理者,應該起到積極引導、支持、鼓勵的作用,政府部門要將農產品物流體系的建設工作作為省內農業建設的重點工作,提高對農產品物流體系的重視程度,加大對農產品物流產業的政策支持和鼓勵力度,頒布一系列農產品物流體系相關的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建立一個大規模、系統化、完善的物流管理體系,為農產品物流行業的發展營造良好的氛圍,同時各級政府管理部門之間要協調配合,互相幫助,協調合作,共同發展。特別是物流體系相對薄弱的蘇北地區與物流體系相對比較發達的蘇南地區,在理念、技術、招商引資、農業物流園區的選址規劃建設等方面,各政府部門要更多的促成相互交流,相幫相助,使整個江蘇省的農業物流體系能協調統一發展,更大地促進農業產業化的發展。
2.完善農村物流管理基礎設備建設
農產品物流行業的快速發展,需要依托于完善、發達的基礎設施,只有有了良好的基礎設施基礎,農產品物流管理體系才能有更高的條件加快發展的步伐。農產品物流體系的基礎設施及處主要包括兩方面內容,首先,要修建農村交通網絡系統,改善農村的道路情況,政府部門要加大對農村道路修建工作的資金投入,以保證農產品能夠快速、安全的從農村運送出來,使農產品在最合適的時間售出,以達到經濟效益最大化,其次,要主要提高農產品加工、包裝和存儲相關工作的技術水平,購進先進的設備,完善工作環境,保證運送出去的農產品的質量水平,做好這兩方面的基礎設施工作,可以為江蘇農產品物流體系的發展打好堅實的基礎,有利于江蘇農業產業化管理水平的提高。
3.健全農產品物流體系的信息化管理系統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各個行業的管理系統都在朝著數字化、信息化的方向發展,為了加快農業產業化的進程,方便對農產品系統的管理,一定要建立起農產品物流信息化管理體系,利用互聯網網絡對農產品的物流管理過程全程跟蹤,實時監控,將信息及時上傳,以便對農產品的管理,克服時間和空間的障礙,實現資源共享,使得農產品更快更好的推廣出去,有利于農產品物流體系的發展。
4.提高人們對物流體系的認知水平,對工作人員進行技術培訓
物流體系的發展才能促進農村農業產業化水平的提高,但是現在很多農民都沒有認識到其重要性,所以為了加快農業產業化的進程,要在廣大農民之間利用各種方式,積極宣傳農產品物流體系的重要作用和影響,讓農民理解到農產品物流體系的重要意義。同時,由于現階段的農產品物流體系的工作人員大多數都是農民,物流操作技術不夠專業,因此,政府部門應該組織物流管理體系對這些工作人員進行專業技術的培訓,以確保在物流體系的加工、包裝、存儲和運輸工程中的規范操作,避免一些人為因素而導致的農產品損失現象的出現。
農產品物流體系對于農業產業化的發展來講有著重要的影響意義,為了使其更好的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本文以江蘇省農產品物流體系為例,對江蘇省當下的物流體系存在的諸多問題進行分析,提出了相應的發展對策,希望能夠有利于其他各省農產品物流體系的發展,對農業產業化工作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 馬銳芬.農產品物流園的設計構思分析.商品與質量[J].建筑與發展,2014(4).
[2] 張 誠,張廣勝,張志堅.農產品物流對經濟發展影響的實證研究[J].江蘇農業科學,2013(1).
[3] 唐建榮,徐媛媛.基于低碳視角及CLPV理論的農產品物流發展戰略[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4(8).
[4] 吳 絨.基于HACCP-SPC的農產品物流質量安全監控[J].江蘇農業科學,2013(1).
[5] 郭玉杰.農產品物流VIS分析及發展建議[J].江蘇農業科學,2013(3):144.
[責任編輯:龐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