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振國
摘要:
隨著信息傳播的日漸發達,科學道德問題越來越多的進入公眾的視野,遠遠超出了純學術界的范圍,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如此多的學術不端行為給我們敲響了警鐘。作為一名帶著近三百名研究生的輔導員,深感責任重大,本文就科學道德與學術規范教育問題提出了一些粗淺的認識與對策。
關鍵詞:研究生;科學道德;學術規范
中共中央、國務院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發〔2004〕16號)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研究生的主要活動便是學術研究,當今學術界違背學術道德事件時有發生的背景下,大力開展學術道德教育自然應當成為加強和改進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
一、科學道德與學術規范的涵義
科學道德是社會道德在科學技術活動中的表現,主要是指科研活動中科技工作者的道德規范、行為準則和應具備的道德素質,既表現為科技工作者在從事科學技術活動時的價值追求和理想人格,也具體反映在指導科技工作者正確處理個人與個人、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之間相互關系的行為準則或規范之中。因此,科學精神是科學道德的思想內核,科研倫理是科學道德在倫理層面的反映,科研不端與不當行為是科研活動中背離科學道德的負面表現,科研規范是科學道德在科研活動中的具體要求和行為指南。
二、研究生科研道德現狀分析
隨著年齡的增長,研究生對自身成長的目標日益明確,對學術道德和學術規范重要性的認識比較明確。此外,一般而言研究生選擇讀研的目的較為理性,大多數的同學是基于對科研的興趣,或者是為了提高自己的就業能力。從讀研期間的科研投入和產出數據看出,研究生自身對于科研的興趣對其科研投入和產出以及學術行為規范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就已披露的信息來看,研究生群體中學術失范的現象主要表現在包括偽造和修改實驗數據、抄襲和剽竊他人研究成果、一稿多投和署名“搭便車”等。據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的黃文彬研究發現,當前高校研究生科研道德與誠信狀況總體令人滿意,但仍不同程度地存在抄襲剽竊、偽造篡改、一稿多投等科研失范行為。在黃文彬的調查統計中發現,認為“目前科研工作者科研道德與誠信狀況的整體發展趨勢”有“略有下滑”和“明顯下滑”的分別占24.9%和16.6%。可見四成多受訪者認為“目前科研工作者科研道德與誠信狀況的整體發展趨勢”是沒有好轉的。
三、加強科學道德與學術規范教育的建議
(一)開展宣講教育,提高認識水平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大力開展宣講教育,使研究生能夠在三至四年的學校生涯中耳濡目染,入腦入心。例如邀請學術造詣高、德才兼備的院士、學者開展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的宣講教育活動,正面引導廣大研究生樹立嚴謹求實的思想意識,進一步端正學習和科研態度。
在研究生新生的入學教育工作應當包含學術道德的教育,通過深入解讀研究生手冊中相關文件,重點強化研究生新生的學術道德意識,讓研究生一入學便樹立正確的科研態度。
同時,有必要充分利用期中、期末考試等時間節點,針對同學們面臨大量課程論文作業的情況,開展考風考紀教育,杜絕學術不端行為的發生。
(二)引導研究生開展自我教育
可以通過召開主題班會、主題黨日等方式,動員所有的研究生開展學術規范與學術道德的大討論,認真學習《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關于在學位授予工作中加強學術道德和學術規范建設的意見》(學位〔2010〕9號)、《關于嚴肅處理高等學校學術不端行為的通知》(教社科〔2009〕3號等文件,主題可以選擇“學術失范存在的原因與危害、應當如何加強學術道德培養、我對學術規范的了解、我該怎么做”等。
結合學術道德這一主題,也可以與相關賽事相結合,進一步擴大覆蓋面,提高參與度。例如可以舉辦“學術規范與學術道德”研究生辯論賽,設置適當的辯題,引導廣大研究生深入挖掘,找出問題癥結并提出自己的解決方案。
(三)研究生導師要發揮監督、管理職責
研究生大部分的學習與科研是在導師的指導下完成的,作為研究生成長的引路人,無論在“治學”還是“為人”方面導師都會對研究生產生深遠影響。隨著研究生培養機制的改革,這種關系變得更加緊密。導師開展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有優勢,更具針對性和感染力。
(四)著力加強制度建設
針對研究生群體的特點,建議專門出臺研究生學術規范等文件,明確提出研究生學術規范的基本要求,制定處罰標準,加大懲治研究生學術不端行為的力度,視情節輕重,最高給予開除學籍的處分。
借鑒政府機關的工作督導機制,可以成立研究生教育督導組,在研究生學位論文的開題、預答辯和答辯等活動,抽查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等。
同時廣為人知的“學位論文學術不端行為檢測系統”也有必要更加充分的發揮作用,明確告知所有研究生一旦檢測出論文存在與他人文章重復、雷同等現象,經過督導組專家審核后,學校將對這些學生嚴肅處理,增強威懾性。
五、營造良好學習風氣
優良學風是研究生成長成才的重要保障,對保證和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相對于本科階段的學習,研究生期間更加注重學術能力的培養,學習成果的考核基本上都以論文的方式進行,只有具備了良好的學風,擁有了真才實學,恪守學術道德才不會成為一句空話。
研究生是未來學術研究和國家科技發展的后備力量,他們對于學術研究的態度直接關系著未來學術發展的健康與水平,加強學術道德建設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的任務,作為一名研究生輔導員積極探索創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將研究生學術道德教育進一步做細、做精責無旁貸。
[參考文獻]
[1]黃文彬,《研究生科研道德與誠信狀況的分析及建議》,《北京教育:高教版》2010年.4期
[2]張海蓮,研究生學術道德教育研究,吉林大學,2013。
[3]江新華.研究生學術道德失范:表現、根源與對策[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3(01)
[4]本刊特約評論員.切實踐行科學發展觀加強高校學術道德和學風建設[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9(11)
[5]陳驍.遵守學術道德反對學術腐敗提倡敬業精神[J].上海教育.2002(02)
[6]王琴.論研究生學術道德失范現象[J].成功(教育).2008(12)
(作者單位: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理學院,北京 102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