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倩+管遠清+李青
摘 要:以薄荷莖段為外植體,研究了4種不同類型培養基(MS、1/2MS、B5、N6)對愈傷組織誘導、芽分化以及根誘導的影響。結果表明:1/2MS培養基愈傷組織誘導率最高,為100%,N6培養基愈傷組織的生長量最高;B5培養基芽的誘導率最高,為40%,但1/2MS培養基芽的長勢較好;1/2MS培養基最適合根的誘導,誘導率為82.5%。綜合分析確定薄荷愈傷組織和根系誘導的最適宜培養基為1/2MS培養基,芽分化的最適宜培養基為B5培養基。
關鍵詞:薄荷;組織培養;培養基;誘導率
中圖分類號:S567.23+5.035.3 文獻標識號:A 文章編號:1001-4942(2014)11-0030-03
薄荷(Mentha canadensis L.)是唇形科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味甘辛,性涼,歸肺、肝經,具有清利頭目、透疹、殺菌消炎等功效[1],在我國自古就有藥食兼用的傳統。目前,薄荷已被廣泛應用于醫學、食品、化妝品等工業,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薄荷繁殖方式以扦插、種子和秧苗繁殖為主,存在品種更新緩慢、易感染病毒等缺點。應用組織培養技術可克服薄荷傳統繁殖方式的缺點,已有諸多專家進行了相關研究[2~6]。本試驗以薄荷的莖段為外植體,研究不同類型培養基(MS、1/2MS、B5、N6)對薄荷愈傷組織誘導、芽分化以及根誘導的影響,以利于薄荷組織培養中不同誘導目的適宜培養基的篩選。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供試品種為葡萄柚薄荷(Mentha suaveolens× piperita),選取無病且生長健壯的葡萄柚薄荷莖段作為外植體,剪去莖段外層大葉片,用洗衣粉水和清水洗凈,濾紙吸干其表面水分備用。
1.2 試驗處理
試驗于2013年4月至2013年11月進行,選取較常用的4種培養基:MS、1/2MS、B5、N6,培養基加瓊脂8 g/L,蔗糖30 g/L。薄荷愈傷組織誘導的試驗處理見表1,薄荷芽和根誘導的試驗處理見表2。
1.3 接種外植體
將薄荷莖段置于干凈燒杯中,先用75%酒精浸泡15 s,無菌水沖洗1~2次,再用 0.1% HgCl2浸泡60 s,無菌水沖洗多次。待濾紙吸干其表面水分后,切取0.5 cm長的莖段,接種到培養基上。
4月19日將薄荷外植體接種于1、2、3、4號培養基內,每個處理接種6瓶,每瓶接種5個,共30個外植體。7月9日、10月11日分別將薄荷外植體接種于5、6、7、8號培養基內,每個處理接種8瓶,每瓶接種5個,共40個外植體。
1.4 培養條件及觀察
保持干球溫度14.8℃,濕球溫度(25±2)℃;光照強度為1 500~2 000 lx,12 h光暗交替處理。每天觀測外植體分化情況,統計外植體開始萌動的時間,記錄愈傷組織、芽、根的誘導及生長情況,并進行比較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培養基對薄荷愈傷組織誘導率和生長量的影響
由表3可以看出,4種培養基對薄荷愈傷組織的誘導率均在90%以上。其中,以1/2MS培養基誘導率最高,為100.0%,其次是MS培養基,誘導率為96.7%,N6和B5培養基稍差,誘導率分別為93.3%和90.0%,但1/2MS和MS培養基愈傷組織生長量明顯低于B5和N6培養基。
2.2 不同培養基對薄荷芽誘導率和生長量的影響
由表4可以看出,4種培養基對薄荷芽誘導率的影響差異較大,其中以MS和1/2MS培養基較好,芽誘導率分別為25.0%和27.5%,平均芽重均高于N6和B5培養基。B5培養基芽誘導率雖高于MS和1/2MS培養基,但芽平均重量低于二者。N6培養基芽誘導效果最差。
2.3 不同培養基對薄荷根誘導率的影響
由表5可以看出,4種不同類型培養基中,以1/2MS培養基對根的誘導率最高,為82.5%,其次是MS培養基,根誘導率為60.0%,而N6和B5培養基均未誘導出根。
3 結論與討論
綜合分析本試驗結果,4種不同類型培養基以1/2MS培養基對薄荷莖段的誘導效果最好,愈傷組織和根的誘導率最高,分別為100%和82.5%,對芽的誘導率也達27.5%,其次是MS培養基。B5培養基對薄荷芽的誘導率雖高達40%,但未誘導出根,其它指標也低于1/2MS和MS培養基。N6培養基的誘導效果最差。
試驗看出,不同類型培養基對薄荷莖段的誘導效果有較大差異,1/2MS和MS培養基誘導的各項指標比較均衡,而B5培養基對薄荷愈傷組織和芽的誘導率較多,雖未誘導出根,但可作為薄荷芽誘導的專用培養基。本試驗是在基本條件一致的情況下,研究了薄荷愈傷組織誘導、芽分化及根誘導的最佳培養基類型,在此基礎上,提高其誘導率的培養基配方,如生長調節劑的種類及濃度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參 考 文 獻:
[1] 李辰飛,劉帥. 薄荷的妙用[J].中老年保健,2011(6):5.
[2] 丁琤,徐衛紅. 薄荷脫毒苗的離體培養及快速繁殖[J].上饒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24(6):69-72.
[3] 李延紅. 薄荷莖段誘導愈傷組織的研究[J].北方園藝,2008(10):163-165.
[4] 錢森和,厲榮玉,王洲,等. 薄荷離體培養及植株再生的研究[J].作物雜志,2008(6):41-44.
[5] 李格,呂國華,賈曉鷹,等. 6-BA、NAA及其組合對誘導薄荷莖段分化與增殖的影響[J].石河子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22(4):305-308.
[6] 張澤宏,王兵麗,陳巧玲. 薄荷組織和細胞培養的研究進展[J]. 漳州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26(3):93-95. 山 東 農 業 科 學 2014,46(11):39~42
摘 要:以薄荷莖段為外植體,研究了4種不同類型培養基(MS、1/2MS、B5、N6)對愈傷組織誘導、芽分化以及根誘導的影響。結果表明:1/2MS培養基愈傷組織誘導率最高,為100%,N6培養基愈傷組織的生長量最高;B5培養基芽的誘導率最高,為40%,但1/2MS培養基芽的長勢較好;1/2MS培養基最適合根的誘導,誘導率為82.5%。綜合分析確定薄荷愈傷組織和根系誘導的最適宜培養基為1/2MS培養基,芽分化的最適宜培養基為B5培養基。
關鍵詞:薄荷;組織培養;培養基;誘導率
中圖分類號:S567.23+5.035.3 文獻標識號:A 文章編號:1001-4942(2014)11-0030-03
薄荷(Mentha canadensis L.)是唇形科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味甘辛,性涼,歸肺、肝經,具有清利頭目、透疹、殺菌消炎等功效[1],在我國自古就有藥食兼用的傳統。目前,薄荷已被廣泛應用于醫學、食品、化妝品等工業,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薄荷繁殖方式以扦插、種子和秧苗繁殖為主,存在品種更新緩慢、易感染病毒等缺點。應用組織培養技術可克服薄荷傳統繁殖方式的缺點,已有諸多專家進行了相關研究[2~6]。本試驗以薄荷的莖段為外植體,研究不同類型培養基(MS、1/2MS、B5、N6)對薄荷愈傷組織誘導、芽分化以及根誘導的影響,以利于薄荷組織培養中不同誘導目的適宜培養基的篩選。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供試品種為葡萄柚薄荷(Mentha suaveolens× piperita),選取無病且生長健壯的葡萄柚薄荷莖段作為外植體,剪去莖段外層大葉片,用洗衣粉水和清水洗凈,濾紙吸干其表面水分備用。
1.2 試驗處理
試驗于2013年4月至2013年11月進行,選取較常用的4種培養基:MS、1/2MS、B5、N6,培養基加瓊脂8 g/L,蔗糖30 g/L。薄荷愈傷組織誘導的試驗處理見表1,薄荷芽和根誘導的試驗處理見表2。
1.3 接種外植體
將薄荷莖段置于干凈燒杯中,先用75%酒精浸泡15 s,無菌水沖洗1~2次,再用 0.1% HgCl2浸泡60 s,無菌水沖洗多次。待濾紙吸干其表面水分后,切取0.5 cm長的莖段,接種到培養基上。
4月19日將薄荷外植體接種于1、2、3、4號培養基內,每個處理接種6瓶,每瓶接種5個,共30個外植體。7月9日、10月11日分別將薄荷外植體接種于5、6、7、8號培養基內,每個處理接種8瓶,每瓶接種5個,共40個外植體。
1.4 培養條件及觀察
保持干球溫度14.8℃,濕球溫度(25±2)℃;光照強度為1 500~2 000 lx,12 h光暗交替處理。每天觀測外植體分化情況,統計外植體開始萌動的時間,記錄愈傷組織、芽、根的誘導及生長情況,并進行比較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培養基對薄荷愈傷組織誘導率和生長量的影響
由表3可以看出,4種培養基對薄荷愈傷組織的誘導率均在90%以上。其中,以1/2MS培養基誘導率最高,為100.0%,其次是MS培養基,誘導率為96.7%,N6和B5培養基稍差,誘導率分別為93.3%和90.0%,但1/2MS和MS培養基愈傷組織生長量明顯低于B5和N6培養基。
2.2 不同培養基對薄荷芽誘導率和生長量的影響
由表4可以看出,4種培養基對薄荷芽誘導率的影響差異較大,其中以MS和1/2MS培養基較好,芽誘導率分別為25.0%和27.5%,平均芽重均高于N6和B5培養基。B5培養基芽誘導率雖高于MS和1/2MS培養基,但芽平均重量低于二者。N6培養基芽誘導效果最差。
2.3 不同培養基對薄荷根誘導率的影響
由表5可以看出,4種不同類型培養基中,以1/2MS培養基對根的誘導率最高,為82.5%,其次是MS培養基,根誘導率為60.0%,而N6和B5培養基均未誘導出根。
3 結論與討論
綜合分析本試驗結果,4種不同類型培養基以1/2MS培養基對薄荷莖段的誘導效果最好,愈傷組織和根的誘導率最高,分別為100%和82.5%,對芽的誘導率也達27.5%,其次是MS培養基。B5培養基對薄荷芽的誘導率雖高達40%,但未誘導出根,其它指標也低于1/2MS和MS培養基。N6培養基的誘導效果最差。
試驗看出,不同類型培養基對薄荷莖段的誘導效果有較大差異,1/2MS和MS培養基誘導的各項指標比較均衡,而B5培養基對薄荷愈傷組織和芽的誘導率較多,雖未誘導出根,但可作為薄荷芽誘導的專用培養基。本試驗是在基本條件一致的情況下,研究了薄荷愈傷組織誘導、芽分化及根誘導的最佳培養基類型,在此基礎上,提高其誘導率的培養基配方,如生長調節劑的種類及濃度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參 考 文 獻:
[1] 李辰飛,劉帥. 薄荷的妙用[J].中老年保健,2011(6):5.
[2] 丁琤,徐衛紅. 薄荷脫毒苗的離體培養及快速繁殖[J].上饒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24(6):69-72.
[3] 李延紅. 薄荷莖段誘導愈傷組織的研究[J].北方園藝,2008(10):163-165.
[4] 錢森和,厲榮玉,王洲,等. 薄荷離體培養及植株再生的研究[J].作物雜志,2008(6):41-44.
[5] 李格,呂國華,賈曉鷹,等. 6-BA、NAA及其組合對誘導薄荷莖段分化與增殖的影響[J].石河子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22(4):305-308.
[6] 張澤宏,王兵麗,陳巧玲. 薄荷組織和細胞培養的研究進展[J]. 漳州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26(3):93-95. 山 東 農 業 科 學 2014,46(11):39~42
摘 要:以薄荷莖段為外植體,研究了4種不同類型培養基(MS、1/2MS、B5、N6)對愈傷組織誘導、芽分化以及根誘導的影響。結果表明:1/2MS培養基愈傷組織誘導率最高,為100%,N6培養基愈傷組織的生長量最高;B5培養基芽的誘導率最高,為40%,但1/2MS培養基芽的長勢較好;1/2MS培養基最適合根的誘導,誘導率為82.5%。綜合分析確定薄荷愈傷組織和根系誘導的最適宜培養基為1/2MS培養基,芽分化的最適宜培養基為B5培養基。
關鍵詞:薄荷;組織培養;培養基;誘導率
中圖分類號:S567.23+5.035.3 文獻標識號:A 文章編號:1001-4942(2014)11-0030-03
薄荷(Mentha canadensis L.)是唇形科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味甘辛,性涼,歸肺、肝經,具有清利頭目、透疹、殺菌消炎等功效[1],在我國自古就有藥食兼用的傳統。目前,薄荷已被廣泛應用于醫學、食品、化妝品等工業,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薄荷繁殖方式以扦插、種子和秧苗繁殖為主,存在品種更新緩慢、易感染病毒等缺點。應用組織培養技術可克服薄荷傳統繁殖方式的缺點,已有諸多專家進行了相關研究[2~6]。本試驗以薄荷的莖段為外植體,研究不同類型培養基(MS、1/2MS、B5、N6)對薄荷愈傷組織誘導、芽分化以及根誘導的影響,以利于薄荷組織培養中不同誘導目的適宜培養基的篩選。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供試品種為葡萄柚薄荷(Mentha suaveolens× piperita),選取無病且生長健壯的葡萄柚薄荷莖段作為外植體,剪去莖段外層大葉片,用洗衣粉水和清水洗凈,濾紙吸干其表面水分備用。
1.2 試驗處理
試驗于2013年4月至2013年11月進行,選取較常用的4種培養基:MS、1/2MS、B5、N6,培養基加瓊脂8 g/L,蔗糖30 g/L。薄荷愈傷組織誘導的試驗處理見表1,薄荷芽和根誘導的試驗處理見表2。
1.3 接種外植體
將薄荷莖段置于干凈燒杯中,先用75%酒精浸泡15 s,無菌水沖洗1~2次,再用 0.1% HgCl2浸泡60 s,無菌水沖洗多次。待濾紙吸干其表面水分后,切取0.5 cm長的莖段,接種到培養基上。
4月19日將薄荷外植體接種于1、2、3、4號培養基內,每個處理接種6瓶,每瓶接種5個,共30個外植體。7月9日、10月11日分別將薄荷外植體接種于5、6、7、8號培養基內,每個處理接種8瓶,每瓶接種5個,共40個外植體。
1.4 培養條件及觀察
保持干球溫度14.8℃,濕球溫度(25±2)℃;光照強度為1 500~2 000 lx,12 h光暗交替處理。每天觀測外植體分化情況,統計外植體開始萌動的時間,記錄愈傷組織、芽、根的誘導及生長情況,并進行比較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培養基對薄荷愈傷組織誘導率和生長量的影響
由表3可以看出,4種培養基對薄荷愈傷組織的誘導率均在90%以上。其中,以1/2MS培養基誘導率最高,為100.0%,其次是MS培養基,誘導率為96.7%,N6和B5培養基稍差,誘導率分別為93.3%和90.0%,但1/2MS和MS培養基愈傷組織生長量明顯低于B5和N6培養基。
2.2 不同培養基對薄荷芽誘導率和生長量的影響
由表4可以看出,4種培養基對薄荷芽誘導率的影響差異較大,其中以MS和1/2MS培養基較好,芽誘導率分別為25.0%和27.5%,平均芽重均高于N6和B5培養基。B5培養基芽誘導率雖高于MS和1/2MS培養基,但芽平均重量低于二者。N6培養基芽誘導效果最差。
2.3 不同培養基對薄荷根誘導率的影響
由表5可以看出,4種不同類型培養基中,以1/2MS培養基對根的誘導率最高,為82.5%,其次是MS培養基,根誘導率為60.0%,而N6和B5培養基均未誘導出根。
3 結論與討論
綜合分析本試驗結果,4種不同類型培養基以1/2MS培養基對薄荷莖段的誘導效果最好,愈傷組織和根的誘導率最高,分別為100%和82.5%,對芽的誘導率也達27.5%,其次是MS培養基。B5培養基對薄荷芽的誘導率雖高達40%,但未誘導出根,其它指標也低于1/2MS和MS培養基。N6培養基的誘導效果最差。
試驗看出,不同類型培養基對薄荷莖段的誘導效果有較大差異,1/2MS和MS培養基誘導的各項指標比較均衡,而B5培養基對薄荷愈傷組織和芽的誘導率較多,雖未誘導出根,但可作為薄荷芽誘導的專用培養基。本試驗是在基本條件一致的情況下,研究了薄荷愈傷組織誘導、芽分化及根誘導的最佳培養基類型,在此基礎上,提高其誘導率的培養基配方,如生長調節劑的種類及濃度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參 考 文 獻:
[1] 李辰飛,劉帥. 薄荷的妙用[J].中老年保健,2011(6):5.
[2] 丁琤,徐衛紅. 薄荷脫毒苗的離體培養及快速繁殖[J].上饒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24(6):69-72.
[3] 李延紅. 薄荷莖段誘導愈傷組織的研究[J].北方園藝,2008(10):163-165.
[4] 錢森和,厲榮玉,王洲,等. 薄荷離體培養及植株再生的研究[J].作物雜志,2008(6):41-44.
[5] 李格,呂國華,賈曉鷹,等. 6-BA、NAA及其組合對誘導薄荷莖段分化與增殖的影響[J].石河子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22(4):305-308.
[6] 張澤宏,王兵麗,陳巧玲. 薄荷組織和細胞培養的研究進展[J]. 漳州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26(3):93-95. 山 東 農 業 科 學 2014,46(11):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