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廷揚,楊漢宏
(神華集團煤炭生產部通風處,北京 100011)
220綜采面位于22煤二盤區,工作面推進長度4850m,工作面長度305m,煤層厚度4.45~5.97m,平均5.4m,設計采高5.4m,煤層結構簡單,屬穩定型煤層,工作面兩巷道對比運輸巷普遍高于回風巷,最大高差8.0m。工作面開切眼至推進方向100m內上覆基巖厚度為12.8~30m,松散層厚度約為10~30m,無斷層等構造影響。初采期間主要受第四系松散含水層水的影響,靠近回風巷側區域為富水區,開采時易發生潰水潰沙。
為保證220綜采面安全初采,在工作面開采前提前做了大量準備工作和工程,主要包括:提前疏放水、施工地表水文觀測孔、施工頂板注漿加固工程、強制放頂、優化工作面排水系統和儲備應急物資。
為確保220工作面安全開采,防止潰水潰沙事故發生,共在該工作面區域施工探放水孔206個。截止至2014年5月10日,最大單孔涌水量為106.7m3/h,最大探放水量為438.2m3/h,鉆孔涌水量降低為4.9 m3/h,累計泄水量為306859m3,為220工作面安全開采奠定了基礎。
220工作面水文觀測孔主要布置在地表三元溝附近,主要為觀測三元溝區域含水層水文變化情況,因此,截止至5月20日,220工作面推過H152、H155和H156觀測孔,其含水層水已疏放完,而其距離220工作面推進位置較遠處,初采期間觀測孔水位變化不大。
從初采情況看,工作面推進至距離開切眼26m位置時,119、120、126~128支架間有微量滴水流沙現象,對工作面正常開采無影響,其余區域未發現流沙現象。由此分析,本次注漿具有一定的作用。
在開切眼距220運輸巷87m至107m未注漿段的10#(34m)、11#(28m)強放孔及距運輸巷177m至197m已注漿段的一組強放孔按照原方案進行裝藥放頂。
3月26日在220工作面開切眼完成放炮,頂板基本全部垮落,支架后方充填嚴實。截止至4月4日,工作面初次來壓已經結束,正常生產,表明強制放頂效果良好。
220工作面原兩條巷道總排水能力為452.4m3/h。根據《煤礦防治水規定》要求,工作和備用水管的排水能力應大于最大涌水量1.2倍。按照最大涌水量388.9m3/h計算,工作和備用水管合計排水能力應不小于467m3/h,原有管路不能滿足需求,必須進行優化。
為防治220工作面潰水潰沙及地面塌陷,備齊所有應急物資、設備,主要包括:工作面和兩巷道內物資;水泵、開關、閘閥;地面添堵物資;防災救災材料。
當220工作面推進至距離開切眼30m時,95~150#支架區域來壓,來壓強度和范圍均增大,支架阻力平均5395kN,峰值達到7182kN,工作面未出現漏矸、片幫等現象,除165#支架至機尾、機頭至45#支架,其它區域對應地表均已塌實。
當工作面推進至距離開切眼54.5m時,工作面來壓范圍擴大,20~150#支架均來壓,工作面存在漏矸、安全閥開啟等來壓特征,支架阻力平均5378kN,峰值為8432kN,地表沿工作面傾向塌陷高度1m。
(1)老頂初次來壓。工作面推進至距離開切眼25m時老頂開始來壓,來壓范圍50~150#支架,來壓持續13m,來壓段支架平均阻力5604kN,峰值達到8015kN,老頂初次來壓步距38m。老頂初次來壓期間,工作面165#支架至機尾、機頭至45#支架架后懸頂。
(2)第一次周期來壓。工作面推進至距離開切眼40.6m時,工作面30~160#支架來壓,來壓段平均支架阻力5951kN,峰值達到8744kN,工作面出現漏矸、颶風等來壓特征,安全閥開啟率達到14%,工作面架后基本垮實,來壓持續12m,來壓步距16m。
(3)第二次周期來壓。工作面推進至距離開切眼54.5m時,20~160支架來壓,來壓段平均支架阻力5656kN,峰值達到8431kN,工作面出現漏矸、颶風等來壓特征,安全閥開啟率達到11.2%,支架后方全部垮實,地表出現大面積塌陷,本次來壓持續9.5m,來壓步距13m。
通過220工作面初采期間礦壓觀測分析,基巖厚度變化對工作面礦壓規律影響明顯。根據礦壓觀測可知,當工作面推進至距離開切眼40.6m時,工作面靠機頭側40~70#支架區域頂板來壓,來壓期間支架阻力峰值為8744kN,該區域來壓持續長度約為11m。
(1)前期準備,結合實際對強制放頂方案進行適當的調整能夠達到更好的放頂效果,井下注漿加固薄基巖區域對防治潰沙起到一定的作用。
(2)220工作面老頂初采來壓步距38m,來壓持續長度為13m,來壓平均支架阻力為5604kN,壓力峰值為8015kN。老頂初次來壓時,頂板并未垮落充分,當第一次周期來壓期間,頂板充分垮落。
(3)通過對220工作面前期礦壓觀測結果進行分析表明:基巖厚度變化對初采期間工作面礦壓規律影響明顯。基巖厚度變化導致了工作面來壓步距、來壓持續長度和來壓支架阻力的變化。
[1]陶志勇,任艷芳.薄基巖淺埋深綜采工作面礦壓規律實測分析[J].煤礦開采,2009(03):93-94.
[2]馬立強,張東升,劉玉德等.薄基巖淺埋煤層保水開采技術研究[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01):1-5.
[3]楊本水,竇家環,趙強.薄基巖淺埋大斷面煤巷錨桿支護技術[J].礦山壓力與頂板管理,2005(04):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