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念芳+劉少軍+蘭成云+焦健+舒銳+付在秋
摘 要:以大和長芋為試材,研究氮、磷、鉀配方施肥對山藥產量的影響,結果表明:適量施用氮肥、磷肥、鉀肥可以提高山藥的產量,但是過量施用會導致產量下降;山藥產量與氮肥、磷肥、鉀肥的施肥量之間存在著顯著的回歸關系,根據肥料效應方程得出,666.7m2山藥最高產量為3 125.76 kg,其對應的N、P2O5、K2O施用量分別為65.92、32.62、65.82 kg,最佳經濟產量為3 093.25 kg,其對應的N、P2O5、K2O施用量分別為56.11、26.34、44.12 kg。
關鍵詞:配方施肥;山藥;肥料效應;產量
中圖分類號:S632.106+.2 文獻標識號:A 文章編號:1001-4942(2014)11-0079-04
山藥即薯蕷(Dioscorea opposita),通稱山藥,為薯蕷科(Dioscoreaceae)薯蕷屬(Dioscorea),一年生或多年生纏繞性藤本植物[1]。其富含多種人體需要的營養物質及藥用成分,具有較高的食用和藥用價值,深受人們喜愛。近年來,山藥已被廣泛用作糧食、蔬菜、藥材、飼料和加工原料,是一種高產高效的經濟作物[2,3]。由于山藥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很快得到了推廣,種植面積迅速擴大,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作物之一。但農民為獲得山藥高產,多采用大肥大水的高投入模式,不僅造成肥料資源的浪費、生產成本的增加,而且降低了土壤肥力和生產力,污染了環境。
測土配方施肥是以土壤測試和肥料田間試驗為基礎,根據作物需肥規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應,在合理施用有機肥料的基礎上,提出氮、磷、鉀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品種、數量、施肥時期和施用方法[4]。測土配方施肥具有肥料用量少、經濟效益高、保護環境等優點,已在其他作物上研究應用,但是在山藥上的研究較少。本試驗采用“3414”測土配方施肥方案,就氮、磷、鉀肥對山藥產量的影響進行了較為深入系統的研究,探索了氮、磷、鉀配方施肥對山藥產量的影響,并利用肥料效應函數法擬合出氮磷鉀肥與產量之間的回歸方程,確定了山藥的優化施肥方案,為山藥的生產施肥提供了科學的理論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及試材
試驗在山東省高密市于疃村進行。地塊土壤為砂壤土,pH值為7.05,有機質含量為7.09%,堿解氮44.9 mg/kg,速效磷51.5 mg/kg,速效鉀61.8 mg/kg。
以大和長芋為試材,挑選色澤鮮艷、頂芽飽滿、塊莖粗壯、瘤稀、根少、無病蟲危害、不腐爛、未受凍、質量100 g左右幼壯齡蘆頭作種薯。氮肥用尿素(含N 46%),磷肥為過磷酸鈣(含P2O5 12%),鉀肥為硫酸鉀(含K2O 52%)。
1.2 試驗設計
于冬前深翻土壤一次,春季解凍后,用開溝器開溝,結合整地,每666.7m2施入腐熟有機肥4 000 kg。小區面積為12 m2,株距0.2 m,行距0.6 m。試驗采用“3414”配方施肥設計方案,三因素(N、P、K)四水平(0、1、2、3),14個處理,其中處理1為無肥區,作為對照,各小區隨機區組排列,重復3次,小區與小區之間進行隔斷,防止串肥。具體試驗設計方案見表1。
表1
1.3 數據統計分析
試驗數據采用Excel軟件進行分析,擬合肥料效應方程,并計算出相應的施肥量。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施肥處理對山藥產量的影響
由表2可以看出,所有施肥處理的山藥產量均比對照(N0P0K0)增加,增產幅度在12.44%~27.76%之間。其中處理5(N2P1K2)山藥產量最高,666.7m2為3 218.28 kg,增幅為27.76%;處理2(N0P2K2)山藥產量為2 832.53 kg,增幅最小,為12.44%。處理4(N2P0K2)和處理8(N2P2K0)較對照(N0P0K0)分別增加17.78%和15.16%;最多施肥區的處理11(N3P2K2)、處理7(N2P3K2)和處理10(N2P2K3)較對照分別增產18.67%、23.39%和21.29%。由此可以看出,氮、磷、鉀肥對山藥產量都有一定的影響,試驗地土壤中的氮磷鉀元素都不能滿足山藥的生長需要,其中最缺的是氮,其次是鉀,再次是磷。
2.2 氮磷鉀肥對山藥產量的影響
2.2.1 氮肥對山藥產量的影響 選用處理2、3、6、11,用Excel軟件統計分析,求得以P2K2為基礎的氮肥效應方程[5]:y=-0.0675x21+8.7617x1+2810.51。由圖1可以看出,在P2K2水平上,隨著施氮量的增加,山藥產量也隨之增加,當666.7m2施氮量為64.90 kg時,山藥產量達最高,為3 094.83 kg,當施氮量繼續增加時,山藥產量開始下降。由此可以看出,適量氮肥可以增加山藥產量,但是超過一定量后,山藥產量反而會下降。由該效應方程求得666.7m2山藥最佳施氮量為58.46 kg,最佳經濟產量為 3 092.03 kg。
2.2.2 磷肥對山藥產量的影響 選用處理4、5、6、7,用Excel軟件統計分析,求得以N2K2為基礎的磷肥效應方程[5]:y=-0.2731x22+15.8504x2+2982.76。由圖2可以看出,在N2K2水平上,隨著施磷量的增加,山藥產量也隨之增加,當666.7m2磷用量為29.02 kg,山藥產量達最高,為3 212.74 kg,當施磷量繼續增加時,山藥產量開始下降。由此可以看出,磷肥效應表現出與氮肥相似的規律。由該效應方程求得山藥最佳施磷量為25.20 kg,最佳經濟產量為 3 208.76 kg。
2.2.3 鉀肥對山藥產量的影響 選用處理8、9、6、10,用Excel軟件統計分析,求得以N2P2為基礎的鉀肥效應方程[5]:y=-0.0690x23+8.4680x3+2899.95。由圖3可以看出,在N2P2水平上,endprint
隨著施鉀量的增加,山藥產量也隨之增加,當666.7m2施鉀量為61.36 kg,山藥產量達最高,為3 159.76 kg,當施鉀量繼續增加時,山藥產量開始下降。由此可以看出,鉀肥效應亦表現出與氮肥相似的規律。由該效應方程求得山藥最佳施鉀量為46.87 kg,最佳經濟產量為3 145.27 kg。
2.3 基于肥料效應函數的最佳施肥量研究
參考吳志勇等[5]“3414”肥料效應試驗的設計與統計分析方法,對表2中的數據進行擬合,得出山藥產量(y)與N(x1)、P2O5(x2)、K2O(x3)的三元二次肥料效應方程:
y=2511.286+8.483x1+10.5073x2+4.9684x3-0.0765x21-0.1236x22-0.0521x23-0.0229x1x2+0.0357x1x3-0.0142x2x3(R2=0.9117)
對該肥料效應方程進行方差分析和顯著性檢驗,F=4.5874>F0.05=0.0782,差異顯著,回歸方程擬合較好。由此得出山藥產量與氮肥、磷肥、鉀肥之間存在明顯的回歸關系。參照宋朝玉等[6]三元二次回歸方程求解方法,計算出該回歸方程666.7m2山藥最高產量為3 125.76 kg,其對應的N、P2O5、K2O施用量分別為65.92、32.62、65.82 kg;最佳產量為3 093.25 kg,其對應的N、P2O5、K2O施用量分別為56.11、26.34、44.12 kg。
3 討論與結論
3.1 試驗結果表明,氮磷鉀肥配施可提高山藥產量,不同施肥處理均比對照增產,其中處理5(N2P1K2)和處理6(N2P2K2)的山藥產量增加較多,增幅均在25%以上。缺肥區處理2(N0P2K2)、處理4(N2P0K2)和處理8(N2P2K0)山藥產量均比處理6(N2P2K2)低,說明該試驗地土壤中的氮磷鉀元素都不能滿足山藥的生長需要,其中最缺的是氮,其次是鉀,再次是磷。
3.2 本試驗條件下,666.7m2山藥最高產量3 125.76 kg,其對應的N、P2O5、K2O施用量分別為65.92、32.62、65.82 kg;最佳產量為3 093.25 kg,其對應的N、P2O5、K2O施用量分別為56.11、26.34、44.12 kg。
參 考 文 獻:
[1] 山東農業大學.蔬菜栽培學各論[M].第2版.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9. 山 東 農 業 科 學 2014,46(11):82~84endprint
隨著施鉀量的增加,山藥產量也隨之增加,當666.7m2施鉀量為61.36 kg,山藥產量達最高,為3 159.76 kg,當施鉀量繼續增加時,山藥產量開始下降。由此可以看出,鉀肥效應亦表現出與氮肥相似的規律。由該效應方程求得山藥最佳施鉀量為46.87 kg,最佳經濟產量為3 145.27 kg。
2.3 基于肥料效應函數的最佳施肥量研究
參考吳志勇等[5]“3414”肥料效應試驗的設計與統計分析方法,對表2中的數據進行擬合,得出山藥產量(y)與N(x1)、P2O5(x2)、K2O(x3)的三元二次肥料效應方程:
y=2511.286+8.483x1+10.5073x2+4.9684x3-0.0765x21-0.1236x22-0.0521x23-0.0229x1x2+0.0357x1x3-0.0142x2x3(R2=0.9117)
對該肥料效應方程進行方差分析和顯著性檢驗,F=4.5874>F0.05=0.0782,差異顯著,回歸方程擬合較好。由此得出山藥產量與氮肥、磷肥、鉀肥之間存在明顯的回歸關系。參照宋朝玉等[6]三元二次回歸方程求解方法,計算出該回歸方程666.7m2山藥最高產量為3 125.76 kg,其對應的N、P2O5、K2O施用量分別為65.92、32.62、65.82 kg;最佳產量為3 093.25 kg,其對應的N、P2O5、K2O施用量分別為56.11、26.34、44.12 kg。
3 討論與結論
3.1 試驗結果表明,氮磷鉀肥配施可提高山藥產量,不同施肥處理均比對照增產,其中處理5(N2P1K2)和處理6(N2P2K2)的山藥產量增加較多,增幅均在25%以上。缺肥區處理2(N0P2K2)、處理4(N2P0K2)和處理8(N2P2K0)山藥產量均比處理6(N2P2K2)低,說明該試驗地土壤中的氮磷鉀元素都不能滿足山藥的生長需要,其中最缺的是氮,其次是鉀,再次是磷。
3.2 本試驗條件下,666.7m2山藥最高產量3 125.76 kg,其對應的N、P2O5、K2O施用量分別為65.92、32.62、65.82 kg;最佳產量為3 093.25 kg,其對應的N、P2O5、K2O施用量分別為56.11、26.34、44.12 kg。
參 考 文 獻:
[1] 山東農業大學.蔬菜栽培學各論[M].第2版.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9. 山 東 農 業 科 學 2014,46(11):82~84endprint
隨著施鉀量的增加,山藥產量也隨之增加,當666.7m2施鉀量為61.36 kg,山藥產量達最高,為3 159.76 kg,當施鉀量繼續增加時,山藥產量開始下降。由此可以看出,鉀肥效應亦表現出與氮肥相似的規律。由該效應方程求得山藥最佳施鉀量為46.87 kg,最佳經濟產量為3 145.27 kg。
2.3 基于肥料效應函數的最佳施肥量研究
參考吳志勇等[5]“3414”肥料效應試驗的設計與統計分析方法,對表2中的數據進行擬合,得出山藥產量(y)與N(x1)、P2O5(x2)、K2O(x3)的三元二次肥料效應方程:
y=2511.286+8.483x1+10.5073x2+4.9684x3-0.0765x21-0.1236x22-0.0521x23-0.0229x1x2+0.0357x1x3-0.0142x2x3(R2=0.9117)
對該肥料效應方程進行方差分析和顯著性檢驗,F=4.5874>F0.05=0.0782,差異顯著,回歸方程擬合較好。由此得出山藥產量與氮肥、磷肥、鉀肥之間存在明顯的回歸關系。參照宋朝玉等[6]三元二次回歸方程求解方法,計算出該回歸方程666.7m2山藥最高產量為3 125.76 kg,其對應的N、P2O5、K2O施用量分別為65.92、32.62、65.82 kg;最佳產量為3 093.25 kg,其對應的N、P2O5、K2O施用量分別為56.11、26.34、44.12 kg。
3 討論與結論
3.1 試驗結果表明,氮磷鉀肥配施可提高山藥產量,不同施肥處理均比對照增產,其中處理5(N2P1K2)和處理6(N2P2K2)的山藥產量增加較多,增幅均在25%以上。缺肥區處理2(N0P2K2)、處理4(N2P0K2)和處理8(N2P2K0)山藥產量均比處理6(N2P2K2)低,說明該試驗地土壤中的氮磷鉀元素都不能滿足山藥的生長需要,其中最缺的是氮,其次是鉀,再次是磷。
3.2 本試驗條件下,666.7m2山藥最高產量3 125.76 kg,其對應的N、P2O5、K2O施用量分別為65.92、32.62、65.82 kg;最佳產量為3 093.25 kg,其對應的N、P2O5、K2O施用量分別為56.11、26.34、44.12 kg。
參 考 文 獻:
[1] 山東農業大學.蔬菜栽培學各論[M].第2版.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9. 山 東 農 業 科 學 2014,46(11):82~8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