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惠青
摘 要:采茶戲是是流行于廣西、廣東、江西、福建、湖北、安徽、湖南等省區的一種本土腔劇種,從目前來看,采茶戲的傳承存在許多令人擔憂的現象,如演員后繼無人、專業老藝人寥寥無幾、劇目生產缺乏財力、市場吸引力不強等。本文結合筆者多年的工作經驗及思考,就如何有效繼承發展采茶戲展開了較為深入的探討,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采茶戲;政策扶持;創新發展
中圖分類號:I236.6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4)11-0006-02
一、前言
采茶戲是是流行于廣西、廣東、江西、福建、湖北、安徽、湖南等省區的一種本土腔劇種,采茶戲傳播以江西為軸心,將湘東、皖南、粵東北、閩西、鄂東南連成一片的“采茶文化區”,目前還保存有近30種,如湖北的“蘄春采茶戲”、 “黃梅采茶戲”、“陽新采茶戲”,廣東的“粵北采茶戲”,江西的“寧都采茶戲”、 “景德鎮采茶戲” 、“吉安采茶戲”、 “萍鄉采茶戲”、 “贛東采茶戲”、 “武寧采茶戲”、 “高安采茶戲”、 “贛南采茶戲”、 “南昌采茶戲”、“撫州采茶戲”。從目前來看,采茶戲的傳承存在許多令人擔憂的現象,如演員后繼無人、專業老藝人寥寥無幾、劇目生產缺乏財力、市場吸引力不強等,本文就如何有效繼承發展采茶戲進行探討。
二、政府應該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和政策扶持
政府在繼承發展采茶戲過程中往往會扮演主導作用。政府應該加大資金投入,制定優惠政策來為采茶戲的繼承發展創造良好環境。一是要科學規劃采茶戲發展進程,應該將科學規劃列入年度工作報告中,政府有關單位要全面開展采茶戲的專題調研,對發展采茶戲提出寶貴的意見建議。二是實施采茶戲保護工程。定向培養專修采茶戲的后備人才,例如宜春市就明確規定“鼓勵市采茶歌舞劇院通過多種渠道引進中高級專業人才”,同時,在宜春職業技術學院開設采茶戲表演專業,為市縣兩級專業藝術院團提供人才儲備。三是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尤其是要加大采茶戲劇團的專項資金投入,以江西贛州市為例,近5年來市財政僅撥給贛南采茶歌舞劇院專項資金就達1000萬元。
三、進一步加大采茶戲進社區及校園
第一,要堅持從娃娃抓起,為傳承和發展采茶戲這一鄉土文化瑰寶,應該大力在中小學校開展“采茶戲進校園”活動,開辦采茶戲興趣班、表演班,將采茶戲作為素質教育和鄉土文化教育的重要內容,納入中小學校音樂、體育教育課程,編印采茶戲少兒普及教材,開設采茶戲校本課程,開發一批反映時代特點、充滿少兒童趣、貼近學生生活的新節目,如江西武寧縣為更好地保護和傳承“武寧采茶戲”這一精神食糧,該戲的主要傳唱地魯溪鎮今年推行了采茶戲進校園活動。魯溪鎮文化站組織行家在中心完小三、四年級中挑選出了24名愛好唱歌且有一定演唱基礎的學生,成立采茶戲興趣班,利用學校興趣活動課和雙休日對他們進行采茶戲基本功和基本唱腔的培訓,同時講授武寧采茶戲的歷史發展及相關知識。值得注意的是,采茶戲不光可以走入中小學校,還可以走入大學校園。如采茶戲專家陳賓茂先生就曾經走進贛南師范學院課堂現場演繹贛南采茶戲,在課堂上,陳賓茂就贛南采茶的歷史沿革及其發展進行了深入闡述,并就贛南采茶舞蹈動作形態進行了精彩演繹。陳先生寬厚樸實、豁達開朗和幽默風趣的氣質深深吸引了在場師生,其深入淺出、聲情并茂,時而講解、時而歌唱、時而舞蹈的現場演講和精彩表演贏得了師生的陣陣掌聲,其深邃的藝術理念和對采茶藝術的執著精神讓師生們深感欽佩、深受感動。
第二,要加大采茶戲進社區。社區是繼承發展采茶戲的重要陣地之一,如宜春市采茶歌舞劇院為傳承推廣優秀傳統藝術,豐富社區群眾文化生活,促進宜春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共建和諧幸福宜春,每個周末都會到宜春城區靈泉街道靈泉社區、下浦街道徐田社區、宜陽新區棗樹社區、官園街道安居社區、化成街道新建社區、珠泉街道珠泉社區、湛郎街道狀元洲社區、鳳凰街道林橋社區等社區,為社區的群眾帶去《紅絲錯》、《蕎麥狀元》、《方卿戲姑》等采茶戲傳統劇目,取得了廣大人民群眾的贊許。
四、 大力推進采茶戲創新發展
繼承發展采茶戲,重在于堅持創新與傳承相結合,在創新的過程中傳承,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務必要大力推進采茶戲管理體制、藝術形式、表現內容、劇目內容等多個方面創新,促進采茶戲在更高起點上實現更加長足的發展。
一是積極推進劇目內容和藝術形式的創新,要大膽創新突破采茶戲的舞臺效果、表演形式、表現內容、人物刻畫、劇目編排,把原來較為單一的采茶小戲發展到快板、音樂劇、小品、相聲等一系列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舞臺形式,創作出一批符合群眾欣賞情趣、反映現代生活、富有時代氣息的新節目。
二是要大力推進整合優質資源手段的創新。探索演出演員、市場中介、生產方三方共同合作的生產方式,最優化配置術生產的勞動者、生產資料和資本等生產要素進行。例如廣東省五華縣就成立了采茶戲演藝有限公司,標志著原五華縣采茶劇團成功轉制。該縣按照文化體制改革的要求,以留住人才、繁榮文化為宗旨,將原采茶劇團人員分流至該縣文化館和各鎮文化站,享受財政供養,指導基層群眾文化藝術,同時,新成立的采茶戲演藝公司將依托原班人才,廣泛挖掘藝術新人,大力傳承采茶戲藝術,面向市場打造、推介藝術精品。
三是要對采茶戲的內容進行豐富,必要時可以對采茶曲牌重新填詞。比如,江西贛南采茶歌舞劇院就在采茶戲曲牌中巧妙填注了贛州有名的八境臺、“三十六街七十二巷”等景點,使之成為了贛州市旅游活地圖。
五、關心人才并發揮人才作用
要結合采茶戲的具體情況,出臺關愛采茶戲專業人才和留住采茶戲專業人才的優惠政策,各級有關部門要經常深入基層了解采茶戲專業人才的生活和工作情況,與他們談心溝通,幫助他們解決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困難,使他們能夠安心繼承發展采茶戲,并積極發揮作用。一方面要珍惜人才,以便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使人才成為推動采茶戲發展的“助推器”;另一方面對于采茶戲有特殊貢獻的專業人才,將根據有關情況,實行破格晉升職稱,使其享受到和能力技術相適應的待遇,在住房、工資、子女等方面給予關照。同時,要完善科學的激勵機制和薪酬體系。要嚴格以考核結果為依據,始終基于“公正、公開、公平”的原則,體現出“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的分配原則。要建立起包括按要素分配等在內的多種分配形式并存的薪酬制度。同時,要同時抓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兩手抓,兩手都要硬”。要給采茶戲演員建立起和諧、尊重、溫馨的工作環境,多給予關愛,給他們更多的工作自主權來激發他們工作的創造力和熱情。
六、 努力打造采茶戲精品
采茶戲的繁榮,離不開創作的繁榮。要大力實施采茶戲精品戰略,用一系列的精品劇目來帶動采茶戲上水平、上質量。一是要編排一批富有現實題材的采茶戲,以此來反映現代人民群眾生活、農村風貌等,二要對傳統經典劇目進行二度創作。,如《花燈仙子》、《阿三打鐵》、《試妻》、《蓮妹子》、《釣拐》、《雙打龍鳳刀》、《睄同年》、《補皮鞋》等。三是要結合當地情況來打造一批紅色題材的精品劇目,力爭做出精品來沖擊文化部文華大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等文化大獎。
參考文獻:
[1]董曉梅.粵、贛兩地采茶戲唱腔音樂研究——以粵東北和贛南為例[J].吉林藝術學院學報,2014,33(02):111-114.
[2]張快彩,黃東陽.簡述粵東采茶戲的形成與發展[J].音樂時空. 2014,29(07):123-126.
[3]姜昊,張文婧.江西采茶戲在新農村文化建設中的作用與發展——以南昌采茶戲為例[J].大家,2012,37(12):140-145.
[4]歐陽紹清.贛南客家采茶戲研究現狀及啟示[J].大舞臺, 2012,26(02):123-126.
[5]鐘俊昆.論贛南采茶戲的審美特質[J].江西社會科學,2008,26(04):15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