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師范大學 安徽淮北 235000)
隨著2014年1月1日,鐵路運輸和郵政業納入“營改增”試點,2014年6月1日,電信業也成功實現稅制轉換,“營改增”試點范圍逐步擴大,目前已覆蓋交通運輸業、郵政業、電信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四大行業。“營改增”大幕拉開至今,取得了階段性成果,2014年上半年因實施“營改增”減稅851億元,從2012年開始試點至2014年6月,因營改增實現的減稅總規模已達2679億元。由此可見,“營改增”試點效應明顯,有效減輕了企業稅收負擔。在逐步擴大試點范圍這一政策背景之下,企業如何進行納稅籌劃,減輕納稅負擔,節約企業的資金支出,對企業來說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納稅人分為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兩種,年銷售額超過規定標準的納稅人為一般納稅人,未超過規定標準的納稅人為小規模納稅人。針對“營改增”試點企業,國家稅務總局規定:年銷售額未超過500萬元的為小規模納稅人,年應稅銷售額超過500萬元的為一般納稅人。對于年銷售額未超過500萬元的試點納稅人,如果符合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條件,也可以申請認定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另外,試點一般納稅人的增值稅稅率,有17%、11%、6%和0%四檔稅率;試點小規模納稅人適用簡易計稅方法,按3%的增值稅征收率征稅。
因此,選擇不同的納稅人身份,則適用不同的計稅方法和稅率,企業應慎重選擇納稅人身份,合理進行納稅籌劃。
案例1:河北省某廣播影視服務公司于2013年8月1日起被納入“營改增”試點范疇,試點實施前應稅服務年銷售額為460萬元(不含稅),試點以后可作為小規模納稅人。而若申請成為一般納稅人,則可抵扣進項稅額為20萬元。請對該公司進行納稅籌劃。
方案一:作為小規模納稅人納稅,則適用3%的征收率。
應納增值稅=460×3%=13.8(萬元)
方案二:在滿足相關要求基礎上,申請成為一般納稅人,則適用現代服務業6%的稅率。
應納增值稅=460×6%-20=7.6(萬元)
不考慮其他因素,則方案二比方案一少納稅6.2萬元。由此可見,企業應根據自身情況,慎重選擇納稅人身份,選擇稅收負擔較小的納稅人身份。但應注意,企業一旦申請成為一般納稅人,則不能再轉為小規模納稅人。
1.增加可抵扣進項稅額。首先,注意區分可抵扣與不可抵扣進項稅項目。從定義可知,增值稅與營業稅的核算方法及要求存在較大的差異,對于一般納稅人而言,增值稅針對銷項稅減去進項稅之后的增值額征稅,這就要求實行“營改增”后的企業,要注意區分可抵扣與不可抵扣進項稅項目,盡量減輕納稅負擔。例如,企業購買車輛用于員工班車等福利,則不予抵扣進項稅;如果購買的車輛用于運營,則其進項稅額可以抵扣;如果購買的車輛既用于員工班車,又用于運營,則可全額抵扣。其次,合理選擇供應商,盡量獲取高抵扣率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實行“營改增”后的企業,進項稅可以抵扣,因此應盡量選擇作為一般納稅人的供應商,并且要盡可能獲取高抵扣率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在實行“營改增”后,進項稅額的抵扣范圍從成本領域擴大到費用及固定資產領域,可以抵扣的進項稅范圍有所擴大,企業可以通過合理選擇供應商獲得更多的可抵扣進項稅額。
2.減少銷項稅額。通過收入分類核算,盡可能適用較低稅率,從而減少銷項稅額。現代企業的經營范圍往往比較寬泛,經營業務不只一種,而不同的業務收入適用不同的稅率,因此,企業應將這些不同類別的收入分開核算,盡可能適用較低的稅率。舉例來說,對于交通運輸業而言,不同性質的收入適用不同的增值稅稅率。其中,屬于提供運輸勞務取得的運輸收入,按“交通運輸業”征稅,適用的稅率為11%;屬于對運輸貨物進行的倉儲、裝卸、搬運等勞務收入,按“部分現代服務業”征稅,適用的稅率為6%。根據相關法律規定,納稅人兼有不同稅率或者征收率的銷售貨物或應稅勞務,應當分別核算銷售額;未分別核算的,從高適用稅率。
案例2:北京某物流公司作為一般納稅人,2014年7月銷售額為50萬元,其中,40萬元屬于運輸收入,適用“交通運輸業”11%的稅率,另外10萬元屬于針對運輸貨物進行的裝卸搬運費收入,適用“部分現代服務業”6%的稅率。當月可抵扣進項稅額為2萬元。請對該公司進行納稅籌劃。
方案一:該公司未分別核算兩類不同性質的收入,則全部收入應按較高稅率納稅。
應納增值稅=50×11%-2=3.5(萬元)
方案二:該公司對兩類收入分別核算,則兩類收入分別適用不同的稅率。
應納增值稅=40×11%+10×6%-2=3(萬元)
不考慮其他因素,則方案二比方案一少納稅0.5萬元。由此可見,企業應不斷完善自身的會計核算制度,分別核算不同類別的收入,適用較低稅率,減輕企業的納稅負擔。
對于小規模納稅人,稅法規定,個人提供應稅服務的銷售額未達到增值稅起征點的,免征增值稅;達到起征點的,全額計算繳納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可以通過控制銷售額,享受免征增值稅的稅收優惠。
案例3:個體戶王某為“營改增”試點小規模納稅人,2014年7月取得咨詢服務收入20010元(不含稅),當地規定的增值稅起征點為20000元。請對其進行納稅籌劃。
方案一:當月收入仍保持20010元,則當月收入超過當地規定的增值稅起征點20000元,應按3%的征收率納稅。
應納增值稅=20010×3%=600.3(元)
方案二:適當減少當月收入,使其降至19999元,當月收入未達到當地規定的增值稅起征點20000元,則免征增值稅。
不考慮其他因素,則方案二比方案一少納增值稅600.3元。由此可見,對于小規模納稅人,在當月收入快達到當地增值稅起征點時,應適當控制銷售,減少當月的銷售額,把其控制在起征點之下,享受免征增值稅的稅收優惠,減輕企業納稅負擔。
對于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其增值稅計稅方法和使用稅率都有差異,企業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慎重選擇納稅人身份,選擇對自己有利的納稅人身份,合理進行納稅籌劃。另外,企業也應注意,一旦申請認定為一般納稅人之后,就不能再轉回小規模納稅人。
稅法規定,納稅人提供不同稅率或征收率的應稅服務,應當分別核算銷售額,否則從高適用稅率。因此,試點企業應該不斷完善會計核算制度,盡可能細分應稅收入項目,通過收入分類核算適用較低稅率,減輕企業稅負。
隨著試點范圍的逐步擴大,國家陸續出臺了一些財政補貼的措施,對稅負上升的納稅人給予一定程度的補貼,企業應充分利用這類稅收優惠政策進行納稅籌劃。例如,根據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3年第52號規定,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跨境應稅服務增值稅免稅。因此,對于提供跨境服務的試點企業,應充分把握這一稅收優惠政策,減輕企業稅負。
定期組織企業財務人員進行理論學習,了解最新稅收政策,提高財務人員處理會計業務的能力,充分應用專業技能,在合法合理的前提下減輕企業稅負,節約企業資金,使企業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