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者:黃靜
創業項目:童裝經營
畢業院校:四川托普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環境藝術專業)
創業感言: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告別大學校園的驕傲輕狂,揮別拼命擇業的無助迷茫,褪去初入職場的青澀懵懂,雙流縣大學生創業者黃靜,隨著“哈尼威爾”品牌童裝店的成功創業,用激情書寫著自己精彩的創業人生。
“我要創業!”在一家4s店打工的黃靜激情涌動。“創業?”“你想去做什么?印鈔票?”“還是老老實實打工吧!”“別講笑話了,現在生意多難做……”外界的質疑和反對,沒能動搖黃靜創業的決心。
為了提升自己的創業管理能力,黃靜向雙流縣就業中心提出申請,參加了益州職業技術學校在九江街道舉辦的創業培訓班。在為期十天的培訓中,他與老師、同學溝通交流,學習成功經驗,汲取失敗教訓,規劃創業路徑,進一步提升自我經營管理能力,為成功創業奠定基礎。
培訓結束后,黃靜通過網絡平臺尋找商機,四處打聽各種業態的動向,謹慎選取創業的方向。一個月下來,找不到門道的黃靜心情沉重。
“來!爸爸看一下,女兒的新衣服漂亮嗎?”一天傍晚回家,老婆拿著新買的嬰兒服問。“不過又花了幾大百哦!”老婆接著說到。
黃靜眼睛一亮,當即找來女兒每月消費清單。奶粉、紙品每月三千左右,服飾和玩具一兩千……一統計嚇一跳,女兒每月總消費基本在三千至五千。他想,年輕的父母們總是樂于把孩子打扮得時尚新潮,加之孩子長得快,剛買的衣服穿不了幾次。有消費就有市場,黃靜當即決定就從童裝出發。
為了實施自己的想法,黃靜每天早出晚歸地穿梭在大街小巷,了解每一個童裝店面的租金、裝修風格及其銷售產品的風格,并找尋適合賣童裝的鋪面。
一個35平方米的店面轉讓費在10萬元左右,裝修預算得3萬元,再加上前期貨款8萬元,看著僅有幾萬元的存折,黃靜很為難:投入進去,如果賠了,不光血本無歸,還將欠下債務。
黃靜決定迎難而上。如何把風險降到最低呢?他把目標轉向購物商場綜合體,采取設置專柜和商場聯營方式,以體驗式兒童娛樂帶動銷售,集聚人氣。
功夫不負有心人,黃靜在一個大型商場內找到了一處合適的位置。盡管商場已有幾個童裝店,但都是以3歲以下8歲以上的兒童服裝為主,黃靜瞅準了3歲至8歲之間的兒童裝這個空缺,填補市場需要。接下來和商場招商部洽談合同,劃分區域,選擇品牌以及裝修設計。黃靜選擇的是與商場聯營方式,以銷售額直接抽成交每月租金,降低自己的投資風險,并選定了日韓風格、平價精品的“哈尼威爾”品牌。
黃靜還聘請了專業童裝裝修設計,根據產品風格制作品牌形象墻和服飾展柜,同時印刷派發品牌開業優惠宣傳單,開通了手機微信宣傳,把招聘的女導購員送到公司進行專業導購培訓。一個月后,黃靜的“哈尼威爾”童裝店,終于開業了。

“這件可以試一下嗎?”“好,就買這件。”“嗯,衣服上身效果不錯!”由于前期的大力宣傳,加上營業員專業熱情的服務,還有會員登記、積分等回饋顧客,衣服款式也不斷更新,開業以后的生意比預料的還要好,月銷售額從第一個月的5萬元逐步攀升到了十幾萬元。隨后,童裝店適時進行營銷策劃,吸引人氣,如六一兒童節時,任意消費即送小朋友玩具一個,世界杯前期又推出了親子踢球活動,會員越來越多。在人氣爆滿小店后,黃靜還推出一系列的售后服務,如免費幫顧客熨燙衣服、修改衣服等。開業僅半年,黃靜的童裝店就收回了成本,他自己也從一個月收入3 千元的打工仔,升級成為月入過萬的小老板。
“夢想永遠留給有準備的人”。對于成功創業,在黃靜看來,首先要堅定自己的信念,不能屈從于外界的壓力、旁人的異議;其次要認真做好創業準備;最重要的還是要做出自己產品和服務的特點特色。只有不斷地學習和努力才能獲得成功。
如今,黃靜并沒停下追逐夢想的腳步,繼續找尋合適的商場合作開連鎖店,進而推出自己獨立品牌,向著再創業的新目標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