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松
(隴東學院甘肅慶陽745000)
當前計算機的迅猛發展,多媒體計算機的及計算機網絡的普及,教育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巨大的沖擊。與傳統教育環境相比,課堂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多媒體課件的廣泛應用,教育更體現多元化,時代特點,從計算思維的理念出發,設計制作多媒體教學課件,更好的為教育、教學服務。現結合計算思維對課件制作的指導作用進行研究分析。
周以真(Jeannette MWing)提出“計算思維”是:“基于計算機科學的解決問題、設計系統和理解人類行為的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形式化理念、最優化理念、聯動化理念是計算思維的基本體現。結構化理念是計算學科的重要理念,形式化是計算學科重要的技術體系,冗余、復雜度、優化等概念突出體現了最優化理念。課件制作通過程序或軟件由計算機實現,以提高工作效率,這本身就是一種優化。不僅如此,優化理念進一步直接觸及程序本身——提高程序運行效率。超鏈接體現的是文件、媒體、信息位置的聯動;面向對象的編程體現的是對象與數據的聯動;數據庫中的事務管理體現的是事件聯動,鎖實現了聯動的并發控制;參照完整性體現的是數據聯動,有些軟件中還提供了指針聯動。聯動是一種整體性、一種相互關聯性,可以提高訪問速度,可以實現自動控制,保證數據的有效性。分析表明,綁定也是一種聯動。
應用計算思維確定課件的基本要素如對象、支持環境、設計目標、使用特點、難點、關鍵處等。應用計算思維設計課件的總體方案至少包括三個方面:課件的總體結構、完整方案和全部腳本。應用計算思維理念應使用超文本結構,將超文本結構引入到課件中來,給多媒體課件的設計方法帶來了很大的改變,使學生更容易得到他所想要學習的信息。應用超文本的結構課件就可用“部分課件”合成一個有效的“整體課件”,也可以從“整體課件”中抽取“部分課件”進行重點分析,讓學生象計算機科學家那樣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結構化以多媒體課件制作平臺為工具,以結構化的理念設計課件。計算思維的理念必須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心理和方式的基礎上,針對性很強地對教學方式進行描述,決定內容的取舍與組織,做到中心明確、重點突出、層次分明,并注重于啟發學生應用知識去分析問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必須秉持計算思維的理念,才能保證工作事半功倍。在同一課件包含不同媒體開發工具時,各模塊要注意相互支持的文件格式,并通過一定的技術處理連接成一個整體;注意協調好傳統媒體教學、常規媒體教學、課件媒體教學的關系,使之彼此協調、互為促進;整體布局要合理平衡,文字信息要簡潔規范,色彩使用要醒目協調,畫面過渡要平滑自然;應能方便地出入進入退出各單元,并可自行控制去向;要體現計算思維的理念。
一個優秀的教學課件應充分地發揮計算機多媒體的特點,在制作過程中應用計算思維的理念,在注重教學過程的科學性和合理性的同時,還要突出形式化、最優化、聯動化來更好進行啟發性教學;把課件從結構、內容、外觀、色彩、動畫,聲音做成一個合理,高效的系統。
應用計算思維理念來構思軟件腳本,它必須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心理和方式的基礎上,針對性很強地對教學方式進行描述,決定內容的取舍與組織,做到中心明確、重點突出、層次分明,并注重于啟發學生應用知識去分析問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因此,腳本的創作一定要由具有豐富教學實踐經驗的教師來支持完成。
應用計算思維理念應選一個合適的制作工具,創作出一個成功的多媒體教學課件,選擇好得工具可,加快開發進程,將主要精力用來設計腳本和軟件。應用計算思維理念應充分發揮交互作用,與其他教學媒體相比,教學的最大優點莫過于課件的交互性,這是它區別于其他教學模式的一個重要方面。因此,必須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提供的多種輸入輸出功能,使多媒體教學課件具有很強的交互性。
基于計算思維理的課件是為我們的課堂教學服務的,目的是使學生掌握這一堂課所講解的內容,必須把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要認真分析教材,鉆研教學大綱弄清,本學科的教學目標,注意與教材的配合,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這樣才能化難為易,化抽象為具體,對于一句兩句話就能使學生明白的內容,我們何必再浪費時間與精力去制作課件呢?把一些沒用的文字也從電腦里顯示出來,把一句話就講明白的內容,用很長的時間去錄音,這就完全沒有必要了。我們制作課件的目的是為了學生的學習,是教學的有機組成,不是為制作課件而制作課件的。用多媒體課件展示,用時少、精度高,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
在制作課件時,不能只為了強調展示效果,而使用過多的多媒體素材,使課件未能突出重點,這樣就只有藝術性而無實效性,使學生眼花繚亂,與教材配合不得當,往往會引起誤導。 用計算思維理在制作課件時要充分發揮多媒體的優勢,使課堂活躍起來,增加學生的參與量,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多媒體課件展示的應該是問題的解決過程或形式,而不是結果,同時要體現由易到難,由直觀到抽象的過程,做到化難為易,化抽象為具體。課件中的音頻主要包括人聲、音樂和音響效果聲。課件中,合理地加入一些音樂和音響效果,可以更好地表達教學內容,同時吸引同學們的注意力,增加學習興趣。音樂的節奏要與教學內容相符。重點內容處要選擇節奏較慢的音樂,以增強感染力,過渡性內容選擇輕快的音樂,可以調節課堂的緊張氣氛,有利于學生思考問題。音樂和音響效果不能用得過多,用得過度反而是一種干擾信息,效果會適得其反。應用計算思維理的理念,在完成一個課件之后,最少要測試,才能發現課件之中的問題。
基于計算思維理課件要達到最佳的綜合效果,應當盡量地發揮多媒體的優勢,使課件圖文并茂,叫人過目不忘。課件應向學生提供形式多樣、風格各異的圖象,豐富多彩、生動多變的畫面,言簡意賅的講解,悅耳動聽的音樂等,使其達到百看不厭、常看常新的學習效果。
應用計算思維理念創作的多媒體課件,結構明確,結構化理念強,冗余少、復雜度地、內容優化好、教學效率高,系統性強。努力做到從計算機科學家的角度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樣的課件才能更好的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和信息技術能力。
【參考文獻】
[1]王飛躍.從計算思維到計算文化[J].中國計算機學會通訊, 2007,17
[2]梅全雄 計算機輔助教學與多媒體課件制作[M],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年
[3]李廉.計算思維——概念與挑戰[J].中國大學教學,2012,7
[4]譚浩強.研究計算思維,堅持面向應用[J].計算機教育,2012,6
[5]朱亞宗.論計算思維——計算思維的科學定位、基本原理及創新路徑口].計算機科學,2009,12
[6]吳文虎,王建德.世界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高級教程一程序設計中常用的計算思維方式[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9
[7]趙嶺忠,錢俊彥,蔡國永.算法設計策略與計算思維[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