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夫
雷凌于今年橫空出世,正如其英文名Levin(閃電),劈開了中級車市場,一展破局者的超凡實力;馬思唯是今年中國說唱當之無愧的最佳新人,其成名之快、影響之廣、風格之新,撼動了整個中國說唱圈。雷凌的廣告詞是“不妥協”,這三個字放在馬思唯身上再合適不過了。
年輕就是要不妥協
有特色的車型不少,有態度的則不多。雷凌以“不妥協”的姿態進入中國市場,聆聽消費者聲音,以不跟風的顛覆式創新定義中級車,而“不妥協”也是時下備受年輕人推崇的態度。他們充滿開創未來的銳氣,恰如一道聲勢震撼的閃電,馬思唯便是其中的代表。
馬思唯今年大學畢業,專業是室內設計,九月到一家裝修公司實習,“新手只能當銷售,一個月1000元,天天打電話,還去樓盤放名片。”沒多久謝帝帶馬思唯參加了兩個音樂節,賺了6000元,馬思唯便辭去工作,跟“老子明天不上班”的謝帝一樣,踏上了職業說唱歌手之路。
“現在平均每個月有兩場演出,勉強夠用,但除非褲子都窮穿了,我才會另找出路。”跟流行歌手相比,中國說唱歌手的待遇實在慘淡,馬思唯一場演出3000元,即使是在《中國好歌曲》一戰成名的謝帝,40000元的出場費看似不錯,但你要知道,這可是中國內地說唱歌手的最高價碼。
馬思唯自然也想靠說唱賺更多錢,“你們通過上班,而我通過說唱來實現價值。”至于如何辦到,馬思唯也沒有特別的規劃,“反正現在我就是保證把歌做好,該來的都會來。”
師夷長技以自強
今年7月,中國說唱圈發生了一件爆炸性新聞——馬思唯的《flava in ya ear》登上了美國說唱天王Snoop Dogg主持的《Underground Heat》榜單。“是有個網友在YouTube上看到的,我知道后很震驚。”
能得到傳奇歌手的認同,更加堅定了馬思唯的信心,“這證明我寫歌的思路是對的,那我就應該堅持現在的方向去做音樂。”
再進一步說,是馬思唯的音樂風格得到了黑人說唱的認同,這要受益于馬思唯在一位黑人歌手身上找到了開啟說唱之門的鑰匙。
馬思唯大三時聽BIG L的歌,“雖然我不懂歌詞什么意思,但可以通過研究歌詞知道他的押韻,歌詞的排列方式,這打破了我對說唱的認識。”
這把開啟說唱之門的鑰匙叫flow,類似于流行音樂的旋律,決定一首說唱是否好聽。
從此馬思唯不再聽中文說唱,專注于聽英文說唱,“聽中文說唱會被別人帶著走,讓我寫歌有個固定模式,我必須找最根本的東西學習。”于是馬思唯從80年代的Old School開始聽,汲取其精髓。
而令馬思唯被說唱圈熟知的,是一首頗具中國古典特色的歌曲——《嶗山道士》。
說唱界的嶗山道士
在與父親的一次聊天中,父親偶然提到了嶗山道士,馬思唯當即決定要以此寫首歌,“嶗山道士出自《聊齋志異》,1981年拍成了動畫片,我寫不動了就再看一遍動畫片,找靈感,來回看了十多遍。”
MV發到網上后,立刻引發了極大反響,眾多圈內人士轉發,網絡視頻紅人白客和老濕也轉了一下,“他倆粉絲多,而這首歌本來也很有噱頭。”
嶗山道士講述的是書生王七去嶗山學仙術,自以為學到了,結果使用穿墻術一頭撞到了墻上,馬思唯巧妙地把這個故事與說唱相融合,“很多說唱歌手自以為學到了仙術,其實只是個王七,真正的仙術在我這。”
沒過多久,馬思唯道長再次發大招,一首《姚明》再次席卷整個說唱圈。
“我在網上聽到美國說唱歌手寫了一首《Yao Ming》,他們在副歌里喊姚明的名字,我感覺很有范兒,就決定寫一首。”馬思唯坦言,寫《姚明》的思路是“怎么帥怎么寫”,帥到爆的《姚明》小有人氣后,馬思唯順水推舟,發起了remix(用一樣的伴奏,自己填詞演唱)的號召,得到了眾多說唱歌手的響應,“我有信心他們不可能比我的原版好,事實也是如此。這起到了宣傳作用,還可以把自己的實力跟別人對比,他們remix就知道差距在哪了。”
實力和自信,在馬思唯身上得到了集中體現。雷凌還有句廣告語“方向在我手中”,馬思唯也已找到音樂道路的方向,并大步向光明的未來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