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婧一
摘要:地方性高校的音樂教學不同于藝術專業類院校,傳統的授課方式,照搬專業類院校的培養模式課程體系已不能適應眾多地方性高校的音樂類學生的需求。鋼琴教學作為音樂教育的一門專業骨干課,更需要在高校轉型發展下打破傳統的課程設置,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逐步深化,提高學生素質,探索改革創新的新出路。
關鍵詞:高校鋼琴教學;不足;解決途徑
地方性高校音樂教育的重要學科——鋼琴課,對于藝術類學生的藝術修養有重要的作用。近年來,高校鋼琴課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逐步深化,學生的音樂素質得到提高,學校新的教學設備不斷增加;但同時,在課程安排、教學方法等方面還有一些問題,必須探索相應的解決措施,提高鋼琴課的教學水平。
一、鋼琴教學中的不足
(一)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水平不符
高校擴招,學生的基礎素質、可塑性良莠不齊。大學四年,雖然練習了很多曲目,仍舊沒有某項專長。如果前面的知識沒有學習扎實,那么后面就難以跟上教師的教學進度,致使學生的學習越來越吃力,學生對學習失去興趣,教師對學生感到失望。
教師在鋼琴課內容的選擇上,存在一些認識誤區,認為要選擇技巧高、難度大的演奏才能體現自己的教學水平,但往往忽視了學生是理解力、接受力,學生無法深入理解教師所授的內容,致使學生反感、厭惡鋼琴課,反而削弱了教學效果,得不償失。
(二)學生專業基本薄弱
由于高校片面的鋼琴課教學系統,長期以來,教師只重視學生的演奏技巧的提高,卻往往漠視平時的基礎練習。有項對藝術類學生未來工作意愿的調查發現,學生的就業意向主要還是教師和樂隊伴奏工作。學生更多傾向于自奏自唱、現場或即興伴奏等,相對突出了訓練學生的演奏技能,卻嚴重忽視了學生應有的實習鍛煉,導致學生實踐能力不足。
(三)教學方法傳統
目前,高校鋼琴課仍然以集體授課為主要教學方法。教師以固定的講課流程教學,很難開展符合鋼琴課特點和學生個性化的教學。共性的教學模式,忽視了學生的演奏基礎和實際水平,導致教學成果甚微。
(四)忽視學生的情感教育
鋼琴就像笛子、吉他等樂器一樣,物理性質就是樂器的一種,是用來展現和傳送音樂的媒介而已。要真正來通過音樂表達情感,不應只是演奏音樂的旋律。傳統教學不重視挖掘培養學生對音樂作品的演奏情感和內涵的把握,學生表演沒有自己的感情,難以將音樂深入真實的表現,無法去吸引觀眾的眼球。
(五)教師師資力量不充分
目前,我國高校鋼琴人才主要是鋼琴專業類畢業生。雖然其在理論與實際音樂技能上有專業優勢,然而工作中卻缺乏教育教學理論和有效的教學方式的結合。第一,教師專業的鋼琴知識理論不能以科學實用的教學方法給予傳遞,直接削弱了教學的效果。第二,社會鋼琴人才需求不同,對于高校鋼琴人才的待遇偏低,相反鋼琴專業人才工資卻偏高。所以,導致高校鋼琴專業人才的吸引力減弱,師資力量基礎薄弱不充分。
二、高校鋼琴教學改善途徑
(一)根據教學階段目標任務教學
高校必須提倡多種學科融合的新思想大綱,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同時給予教師教學大綱制定的參與權,將教師熟悉學生的優勢加以利用。高校教育教學的核心工作應該是音樂審美教育,重點應放到鋼琴課程的實踐練習上。教師音樂教學時,要注意考慮教學內容與教學大綱、計劃之間的相互關聯點,使鋼琴授課與學生的實際需求契合,根據鋼琴階段目標和任務確定教學內容。
(二)增強學生基礎演奏能力的練習
鋼琴課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需要學生不斷的練習。在思想教育上,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意識到只有通過堅持不斷的練習,才能獲得熟練的鋼琴彈奏技能。高校鋼琴課可以借鑒專業鋼琴院校,但應該展示自身的教學適用性。考核方式應綜合多樣,能夠真正考核出學生的能力和發現學生的不足。考核方式可以有伴奏、視奏、即興彈奏等等。
對于參差不齊的學生源,尤其是入學時基礎演奏能力偏低的學生,高校應該加強對其的基礎練習,提高其基本音樂素養。逐步增強自身基本演奏的力度、速度等技術。選擇優美的有重點又能突破難點的教材曲目。比如,選擇克拉默的曲目,其主要可以鍛煉學生手指的細膩和手腕的靈活性。還可選擇車尼爾的曲目,其極強的音型縮展、音階眾多,適合兩手來演奏,可以有效訓練學生的手指獨立平衡演奏技能。
(三)改善教育教學方式
集體教學方式并不適合精英化的鋼琴課教學,應該有自身的特色才行。主要適用組別授課,同時輔之以單獨授課或集體授課,因材施教。采用單獨授課方式。即一對一,適合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教師可以針對性講課。采用組別授課方式。根據高校學生鋼琴演奏的技能基礎和學習特點,教師將學生進行分組。通過組別授課方式,教師就可以有的放矢、使教學具有個性化,教學能力得到進步。學生的鋼琴演奏技巧水平能在短時間段得到迅速提升,并形成自己的演奏風格。
(四)把握音樂作品的內涵
在進行學生基本技能訓練的同時,教師要注意增強學生對音樂作品的賞識教育。對每一首音樂作品,都應該讓學生首先把握作品的基本內容和內涵。了解作品的基本內容內涵即作者和其生平經歷、作品的時代背景和作品的中心思想等。讓學生學會欣賞,理解把握作品的情感,融入自己的情感于作品中,去獲得共鳴。學會用心體會鋼琴演奏所帶來的美感。
(五)建立優秀的師資隊伍
建立優秀的師資隊伍,必須加強教師的教育心理學理論和實際教學方法的培養訓練,采取集中授課或培訓等途徑,轉變教師教學傳統思想觀念,改善高校引進高層次人才的機制,逐步增進教師的實際教學能力。
三、結語
面對我國高校鋼琴課教育的眾多問題,教學改革勢在必行。這就需要高校、教師、學生一起加強努力,在高校的教學支持下,逐步探索出一套適合鋼琴課的教學和學習方法,逐步摒棄一些錯誤的教學觀念,優化高校鋼琴課的教學。
【參考文獻】
[1]劉海峰.高校鋼琴教學存在的問題及策略[J].現代交際.2013(11)
[2]鄭新.高校鋼琴教學常見誤區分析[J].大舞臺.2014(02)
【作者單位:黃淮學院音樂表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