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與蔣方舟談寫作

2014-12-29 00:00:00陳丹青
南方人物周刊 2014年25期

兩代人的讀書體會

陳丹青:媒體常要我薦書,我很作難。我讀書太少。近年看老男人讀的書:吳法憲、邱會作、吳國楨幾位的回憶錄。最近天天讀臺灣旅美散文家王鼎鈞回憶錄四部曲(三聯出版),好看極了,生怕讀完。我不認為這是政治書、歷史書:我著迷的是細節——你愛讀什么書?

蔣方舟:吳法憲、邱會作回憶錄我也都讀了,讀時對其中的邏輯和人物關系特別清楚,看到細節也覺得可樂,比如邱會作講他自己當供給部長(注:邱會作曾擔任中央軍委供給部副部長和總后勤部部長)時候拍領袖馬屁,被李六如(注:曾擔任最高檢副檢察長)批評,邱會作就讓李六如當審計委員會的主任,罵全朝著李六如去了——無賴又好笑,簡直像看電視連續劇,可是書擱下半個月,就忘了一大半。

陳丹青:哦!你厲害,讀得進這樣的書!你還知道李六如,50后們怕都忘了這人了。我見過李六如的養女,英氣逼人,一身男裝,是哪位烈士的遺孤——這種紅二代子女的長相,如今沒了——1976年她自愿奔赴西藏,才到幾天,就被車撞死了。

蔣方舟:“紅二代子女的長相”該是什么樣子,我沒有見過,也想象不出。

書里的這些人物,我也幾乎沒有面貌的記憶和對照。吳法憲也好、邱會作也好,甚至林彪、彭德懷,在我的腦海中都不曾有過具體的刻板形象,所以看到他們的不為人知的細節,也不覺得興奮。就像無意中知道了謎底,卻不知道謎面是什么。

陳丹青:我們那時沒文藝電影,只有黨政紀錄片,一個個依次進入會場,幾張臉看得太熟了——就像你們看熟了港臺韓日電影明星——你看,人會在同一本書中各自“掃描”并“下載”不同的細節。我感興趣的是吳法憲、邱會作在大會堂福建廳如何被收押,還有邱會作被捕前些年奉命捉拿楊成武的過程:上車押送途中,他緊挨著楊成武,全程偷偷緊握老上級的手,意思是“我也是不得已啊”。

蔣方舟:我對楊成武被捕那段印象也很深刻。忘記是在邱會作還是黃永勝的回憶里看到的,楊成武被捕的時候,見到周總理,立刻叫他,總理在幾十米遠就伸出胳膊,手掌對著他,著急地說:“你什么都不要說,不要說!”我對這個細節印象極深,大概是因為有些喜感吧,而且很真實,很中國。

我把這些書全當小說素材來讀了,看人性在重壓之下和復雜人事當中的變化。

陳丹青:那可不是“喜感”,那是“高處不勝寒”,時時事事都有難言之隱——其實從來如此。

蔣方舟:所有書的類型里,我還是喜歡讀小說。上個月去俄羅斯,路上重讀了《安娜·卡列尼娜》,發現竟然寫得這么好,鮮活又豐盈——我小時候出于被大人夸獎的欲望,讀了很多經典,完全讀不出好來,讀出的好又全是錯的,現在只能一部部返工。

陳丹青:我們十來歲讀書,不是“大人”的意思,更不等著夸(大人反倒擔心孩子讀書“中毒”,“文革”時,“大人”們個個緊張)。那年月沒有媒體和娛樂,讀書解悶,誰都讀。上海弄堂口小混蛋閑站著,開口閉口《基督山恩仇記》、《邦斯舅舅》、《安娜·卡列尼娜》之類,現在想想簡直荒謬。

大匠師都寫得樸素透頂,文藝青年初讀,總想找文學牛逼,常是會錯意的。托爾斯泰寫完《安娜》,自己說:“太質樸了,他們讀不懂的。”好幾位作家的經驗和你類似,包括王安憶。她四十來歲時告訴我:“《復活》寫得真好!”此前她顯然讀過,沒覺得“好”。《復活》比《安娜》更質樸,幾乎看不出技巧。這是可追究的經驗,但我不知如何追究。

蔣方舟:我覺得自己現在能讀懂安娜了,還沒讀懂列文。過幾年再重新讀一遍。

陳丹青:我看書不求甚解,不知道懂不懂。我喜歡留心次要人物:《戰爭與和平》的炮兵排長屠升、被俘的農民卡拉塔耶夫,還有那些軍中的副官、侍從、馬夫等等。托爾斯泰和曹雪芹寫隨便什么,都是如見其人。

蔣方舟:這兩年最驚喜的小說,是美國一個1959年出生的小說家喬納森·弗蘭茨寫的《自由》,厚得要命,也是沒有用任何敘述技巧,只瑣碎地講了一個美國中產階級家庭的故事,因為作者相信如今的美國,就像托爾斯泰時期的俄羅斯一樣——是世界的中心,所以足以用一個家庭來承載一個時代的主題。我從來沒去過美國,可是讀完之后覺得自己仿佛去過。

這部小說只討論一個問題:自由給人帶來的困境。看得我膽戰心驚,羨慕嫉妒:我們還在垂涎自由,人家已經在探討自由的傷害。

陳丹青:有部好萊塢電影講女同性戀家庭,請人代孕,倆孩子。好真實。那是“后女權主義”語境,亦即,他們的苦惱而尷尬,遠在我們的將來,而我們正活在他們老遠老遠的過去。余皆類推:我們這類“前自由社會”的經驗,人家祖父輩早經如此這般。我在紐約遇見幾位七十多歲的老人,聊起約翰·列儂,我忽然警覺:那是他們的青春記憶,我們這里的同齡老漢,聽的是樣板戲啊。

蔣方舟:我幾年前剛上大學的時候,看李安的《制造伍德斯托克》,還有一部叫作《成名在即》的電影,看得特別激動,引為自己青春期的精神寫照,那其實是人家在懷45年前的舊了。我的激動在當下的時空完全找不到共鳴,非常尷尬。

陳丹青:“激動”,“尷尬”,“找不到共鳴”,都是珍貴的感覺。好作家時時處處發現與眾人不諧不合,暗自發狂,這一切會灌進小說。

蔣方舟:他們超前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還有像弗蘭茨這樣的人還維持著那么古老的寫作方式——住在懸崖邊上,離群索居,太耐得住寂寞。相比起來,國內的作家生活太豐富了,我看到新聞,莫言說自己得了諾獎之后沒有讀一本書,沒有坐下來寫一篇文章,這對一個作家來說是毀滅性的——當然,我也是瞎替莫言操心了。

陳丹青:好像是斯坦貝克吧,獲了諾獎,寫不出書,天天喝悶酒,喝到過分,被酒吧老板抬出去扔在街上。他就坐那兒哭,說:諾獎有什么好,酒也不讓喝!

莫言得獎未久,總有適應期。我相信他又會寫起來。

蔣方舟:斯坦貝克的確好酒。我從前讀他的《伊甸之東》,其中有句話大意是說,如果沒有威士忌來把世間的坎坷不平泡軟,人們會自殺的。

我以前從來不喝酒,不能理解這句話,也看不懂同樣酗酒的海明威的小說。現在我變成了一個貪杯的人,就一下子能看懂斯坦貝克和海明威了,可能和抽了大麻再聽搖滾樂的效果差不多。

陳丹青:嚯!喝上酒了!我母親每頓晚飯要喝酒,白酒。我近年也弄點黃酒葡萄酒之類裝裝樣子,可是沒能更懂什么。

應該說實話:我幾乎不讀時人的小說。50后,我讀過安憶和阿城,我認識他倆——讀一個認識或不認識的作家,感覺的差異,好不難說——70后及90后,除了讀韓寒的博客文(幾乎每篇都好),所有青年名作者的創作我都沒讀過。你去《新周刊》后,讀了你的幾篇,很驚異:你怎會寫這類“硬”的、“男性的”文章?老友林旭東推薦我讀你那篇談論莫言獲獎的短文,他說,同一話題中,這是最好的一篇。我讀了,真的好。這是我們這代應該有的常識,可是沒有。

蔣方舟:我寫的真的是“常識”么?什么才是正常的?我越來越模糊了。

你是女作家

陳丹青:作家與政治的關系,作家該不該對抗,你都說到了,很對,很清楚。

蔣方舟:這個問題到現在還在被討論:作家是面向社會的,還是面向藝術的。中國作家在國外,被問到最多的不是藝術而是政治。我去年和一些作家和媒體人去波蘭參加沙龍,聽眾的問題讓我覺得我們像一群逃北者,他們藍眼睛里帶著對勇者的欽佩,同時也對我們還沒進監獄表示出詫異和些許失望。

陳丹青:說得好。和洋人面對,是雞和鴨的麻煩。藝術家要不要面對社會?在我們這里,“藝術”和“社會”兩頭跟人家不一樣。

蔣方舟:作家沒有責任恒久舉著長矛,以反抗者和英雄的姿態面對社會,可也不能對眼前發生的事情視而不見。這個常識我清楚,卻對日常生活的常識逐漸模糊了。

比如上午發生火車站爆炸,傍晚人們就開始議論《舌尖上的中國2》,這樣的事情讓我覺得恐怖:人們心甘情愿地交出記憶,洪水不斷蔓延,淹過人們曾經站立的地方,然而所有人都毫無感覺。我不知道是自己不正常,還是他人不正常,我的坐標系完全消失了。原來我會看韓寒的博客,以他的直覺作為“正常”的標準之一,可惜他現在幾乎不寫了。

陳丹青:這倒是媒體時代的問題。你拿著遙控器在每個頻道停半分鐘,輪番點擊50個節目,你會瘋掉。傳播學家早說過,前媒體時代,訊息讓人迅速決定做什么——譬如哪里爆炸;報刊電視時代,你同時得知無數新聞,但仍然坐在沙發上,不驚恐,也不會良心不安,更不必做任何決定。

蔣方舟:假設,我是正常的那個,然而在一個全是失明者的國度,只有你,一個獨眼龍,能見到所有的丑陋、恐怖和淫亂,你是堅持看到的權利,還是干脆戳瞎自己?這大概是宣講“常識”的人會遇到的困境吧。您曾有過類似的感覺么?

陳丹青:我不知道。我聽說種種事件,有時被要求說幾句,但我不覺得是在“宣講常識”。當我進入書寫,就進入詞語和段落。發表后,我就忘了。你還年輕——很抱歉,我不愿對年輕人說這句討厭的話,但你真的很年輕——年輕的意思就是:你會說“干脆戳瞎自己!”我知道你不會真的戳,但會來這么一句。接著,恕我說另一句討厭的話:你是女作家。以我所見,如今不少女生、女作家、女藝術家,比男爺們敏感,誠實。

蔣方舟:這讓我想到一個朋友介紹一部少年和40歲熟女的愛情的韓劇。朋友說里面有一句話打動了他,少年解釋為什么喜歡年長的女人:“因為40歲的女人更加天真。”女人大概真可以越活越天真,男人卻很少。

陳丹青:我得趕緊想想40歲女人“天真”,是什么模樣。

蔣方舟:不過在生活里,我其實很害怕性別意識特別強的女人,五男五女吃飯,有的女性會讓你覺得在場的是一個女人和9個男人,遇到她們我就會渾身不自在。

陳丹青:五男五女變成“一女九男”?不太懂,我得試著做幾天女人才明白。

蔣方舟:我怕被叫作“女性作家”。成為“女性作家”之后,題材就變得很有限了:少女的時候寫殘酷青春,青年時寫男歡女愛,中年時分成兩撥,一些寫婆媳關系一撥寫教育子女。完全畫地為牢。我總覺得女性作家的寫作,總是受限于自己的生活經歷,生活不坎坷了,寫作也就不精彩了。這是不是偏見?

陳丹青:沒有男作家或女作家,只有好的或不好的作家。維多利亞時代的女子弄寫作,會是一件事,五四后出現冰心或丁玲,也會變成一件事。如今女性寫家太多了,你數落女作家,好啊,倒退80年,你或許引以為榮呢。

蔣方舟:要真引以為榮也糟糕,被一群男性寫家用“才女”的名頭哄著,對自己的才華竟然信以為真了,想想就可怕。

文學里的童年

陳丹青:那你牛逼!告訴你,我唯一讀完的年輕人的書,是你的《我承認未經滄桑》,全程被吸引。你寫幼年童年,我讀了好驚異:你是個危險的孩子!有心的父母會在你的描述中驚覺:他們完全完全不了解自己的骨肉。但我猜,不會有幾個父母讀你的書。

你看,許多危險的孩子在頭一部重要作品中狠狠說出自己的青少年,有如一舉報復:托爾斯泰的《童年、少年、青年》(近乎自傳)、曹雪芹的《紅樓夢》(不是自傳)、特呂弗爾的《四百擊》(他待過少教所)、侯孝賢的《風柜里來的人》、賈樟柯的《小武》、王安憶的《六九屆初中生》、張愛玲的若干散文、劉小東的早期油畫、崔健的頭一批歌曲……有人老了,兼以和故國隔絕,于是大規模追討青春期記憶,胡蘭成的《今生今世》、王鼎鈞的四部回憶錄,最動人的部分都是童年少年時代——你在自己的書中大大發作了一場,像從監獄里(童年的監獄)放出來,立馬回頭指著圍墻,大跳大叫。

蔣方舟:我對于父親、母親、祖父母的情感描述得過于粗暴、灰暗和不留情面。以至于很多讀者出離憤怒,甚至有生理上的抵觸——其實得到這樣的反饋我還怪得意的。

對我來說,這就是我無法回避、也拒絕美化的童年。

陳丹青:我不覺得“過于粗暴”。你看,最愛最恨的,都是家里人。你瞧人們私下談起長輩時那份怨恨歹毒!那些談起爹媽無限溫情的寫作,我不感動,有時還起厭惡——人與爹媽的關系遠遠復雜得多——你并沒辱沒父母,而是,人只有在描述至親時才會咬牙切齒——這就是文學:你在怨懟時,鉆進了文學,這才妙啊。我絕不因此以為你有一對壞爹媽,只是邊讀邊想:咦!這家伙真能寫啊!

蔣方舟:哪怕再熟悉的旁人,也只不過讓你失望憤怒,而家人,爹媽,畏懼、溝通之困難,有時是真的可以讓你絕望得心里落了一層又一層灰,說不出來的苦澀。我又想到《小團圓》里,張愛玲苦于母女之間的隔閡,想死給她母親看:“這你才知道了吧?”真的是這樣。

陳丹青:魯迅好像說過這樣的話:“家是人的生所,也是死地。”朋友,生人,一不投和你就會避開,家人談不攏,處不好,你逃不掉啊!你遠遠逃開了,家人還是家人。所謂孝順,所謂叛逆,都沒說清楚人與家庭的關系。沒幾個家庭和睦(“和睦”就是極籠統的詞),沒幾對母女投契。你看,世上對人說話最狠的角色,是爹媽對孩子,孩子對爹媽——你還寫成書!

你寫你父親有一天來到北京,忽然,你覺得這位籠罩你童年的龐然大物在首都顯得小了,弱了。很好笑,很感動:這才是孩子對父母的真念頭啊。

蔣方舟:您看了張藝謀的新片《歸來》沒有?我不是那么喜歡,一點原因,就是覺得它對于親情的想象實在是太想當然,里面所有的和解與溫情脈脈都來得太容易了。

陳丹青:那時的悲慘和荒謬不是這樣的!不是這樣的!我非常懷舊,非常容易上電影的當,我不斷巴望《歸來》能給幾個瞬間讓我嘴巴一歪,眼淚噴出來,可是怎么也做不到。

蔣方舟:我也沒哭。觀影的時候我身邊坐著一些老頭太太們,很明顯是想來找情感宣泄,結果都非常平靜。反倒是年輕的白領和大學生們,音樂聲一起就開始此起彼伏地啜泣,精準地踩著導演埋下的“淚點”。

我曾經看過一個俄羅斯電影叫《回歸》,也講的是父親離家十年突然回來,他的兩個孩子完全沒有父親的概念,他也完全不懂該如何教育孩子,帶著孩子出去旅行,一路都是粗暴威嚴的父權威懾,孩子抵觸反抗,最后甚至一個孩子以死相逼,父親在救子過程中墜亡。

在我心目中,相較于《歸來》,這才更接近父親回歸的真相:不安、尷尬、殘忍。

陳丹青:《回歸》是絕望的電影,這才忽然讓你覺得這是血親之間最動人的什么,可是沒用了。當孩子明白什么時,往往都沒用了,禍已闖下——唉,他們懂人啊。他們文脈沒斷。俄羅斯人最會處理這種主題。肖洛霍夫有篇獲諾獎的小說拍成電影,片尾一孤老頭和一小孩,彼此家人在戰爭中死光了,結果認作父子,那種認法,你根本想不到。

蔣方舟:還有電影《小偷》,講孤兒寡母邂逅了一個軍官,一起生活之后才發現這個軍官是小偷,歷經溫情和背叛,孤兒長大后把這個小偷爸爸殺了。

電影《小偷》里,“爸爸”前胸文著斯大林的頭像,這可能是導演怕觀眾看不出來,忍不住跳出來說:我這是在隱喻啊!

布羅茨基說,斯大林投射出類似于父親的溫暖,給前蘇聯人一種感受:如果你的爸爸不合適,那么他就是你的好爸爸。所以他們對“爸爸”的情感那么復雜,崇拜、有點溫情的回憶,又幻滅和仇恨。全拍出來了,一點也不突兀。

陳丹青:我也看過《小偷》。那是解體后俄國電影向好萊塢靠攏的一例。但仍然非常俄羅斯。

蔣方舟:拋開什么隱喻不隱喻,童年本身,就像您說的,像個監獄,要想如實地把它在敘述里還原,必須重新把自己關回去,讓所有的膽怯和恐懼回來。而不是出獄之后,笑著從中提煉出美好的東西。

陳丹青:“監獄”一詞有點過分,我說著玩玩。我不知道是否要“關回去”。我沒寫過自己的童年。

蔣方舟:為什么不寫?不寫就忘了。剛剛說的賈樟柯的《小武》真好,《四百擊》也真好,我覺得那是因為能夠狠心將自己關回那個監獄。而這樣的經驗,可能在藝術生命里也只能有一兩次吧。

陳丹青:是的,不寫就忘了。鋼琴家魯賓斯坦回憶錄寫到童年的凄涼,往事歷歷,忽然驚叫,不!我不要寫!趕緊從記憶中逃回來。卓別林勇敢,他詳詳細細寫他又窮又瘋的母親,寫他像狗一般的童年——你不錯,你的童年遠未讓你不堪回首,你結結實實寫出來了。

我略經“滄桑”,有點故事,但沒學會從心理層面與童年記憶糾纏——你這么年輕,可我在你書中讀到的是:20歲,甚至十來歲前,人已度盡一生,十足“滄桑”,一肚子說不完的話。換言之,以那點經驗寫作,夠了。你說呢?

當然,這仍然危險。倘若你有志寫作(我想你是天生寫作的人),而你此番已經掏出了你的“前半生”(我想不出尚余言猶未盡之處),今后你將絮叨什么?我不認為同一經驗會被寫完,但報復感不易持久,假如你已報復。

蔣方舟:這恰好是我現在最大的困境,我的小前半生被自己不節制地說完了,自己還解剖分析了一通,后半生卻還沒啟動,完全出于敘述的真空狀態。

我很喜歡以色列作家阿摩司·奧茲,他早期有一部長篇叫作《我的米海爾》,以女性視角寫了一個關于愛情和婚姻的悲劇,后面的幾個長篇有寫家庭沖突的,有寫宗教矛盾的。我驚訝于他題材的豐富性。后來看到他最新的自傳長篇《愛與黑暗的故事》,才發現他寫過的所有長篇,都是他個人生活的肢解。

陳丹青:歐美大部分作家的畢生寫作,不出自己小小人際圈的半徑與圓周。中國提倡“深入生活”,拼命揀大題材瞎寫,寫不出深度。你到50歲仍可寫寫你的幼兒園呀,那時你會有新的眼光。

蔣方舟:幼兒園我一寫完,就把它像用完的廢紙一樣拋在腦后,終于可以拋下這塊記憶了。其實原本《審判童年》的計劃還想寫得更長,寫孩子之間、孩子和老師、孩子和妓女——這兩個社會弱勢群體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彼此同情,一直寫到童年死亡的多種方式,后來沒找到特別滿意的角度,作罷,或許50歲的時候還能再撿起,再寫。

陳丹青:要寫,要寫,趁熱寫!

蔣方舟:說回阿摩司·奧茲,他的母親很早就自殺了,他探究母親人生的秘密,有了《我的米海爾》,他又把自己同父親的關系寫成一部小說,把自己的婚姻寫成另一部小說……他小說中所有的人物——從配角到主角,都在自傳中有原型對照。

我讀完之后有點追悔莫及,原來個人經驗,是可以這樣肢解了、打散了、攪勻了、和稀了,用在一生的寫作中。相比之下,我這樣像個哀怨的婦女一樣,一口氣向聽者訴完所有的苦,氣是撒了,也茫然了,沒得說了,又不能祥林嫂一樣再從頭說一遍。

你害怕藝術有一天消失么?

陳丹青:要是你先讀了《我的米海兒》,該多好啊。Sorry!

蔣方舟:我真正的“滄桑”還沒開始,對于情愛、欲望、困境、衰老都毫無體會,只能以早熟得到的人情世故的經驗去推測人生,現在寫起小說來,屢屢有露餡的危險,精力全用來掩蓋破綻。

陳丹青:沒關系啊,你的“文學滄桑”已經開始了。至于所謂“人生”,甭操心,你的苦頭、甜頭,遠在將來,各種“刑期”和“釋放”等著你,夠你寫,有得寫,甭著急啊!

蔣方舟:我這段時間重新讀張愛玲,發現她早期的小說其實也有點經驗不足的嫌疑,落地的時候位置精準,力度卻重了半步。因為她足夠聰明,技藝超群,所以看不出來差池。直到出了《小團圓》,對比之下,才發現《小團圓》才是誠實到慘淡的人生,面無表情的剛烈,這才是所有的重壓打擊之后,在肌體上留下的真實凹陷痕跡——我幾乎過幾個月就要重讀《小團圓》,從中找到罔顧讀者的勇氣。

陳丹青:有一天你也會“面無表情”,“肌體上”全是“真實的凹凸”——老天爺,你說這些時,簡直高中生——我的意思是說:你也會有你的“小團圓”,將來也會有個別的小蔣方舟來解讀你的。放心吧。

蔣方舟:真的么?我真期待各種甜頭和苦頭。我現在人生沒什么值得寫的事情,可是也無法追求事故。我只好先往前蹭步寫著,等著生活慢慢追上來。

陳丹青:“等著生活慢慢追上來”?告訴你吧,很快的!一眨眼!哪天你到了我這歲數,指不定多么巴望回到此刻的你呢。

蔣方舟:陳丹青老師,我有一個問題要問你,你害怕藝術有一天消失么?不知你是否覺得這是一個幼稚的問題?

陳丹青:我一定會消失,但這問題并不幼稚。

蔣方舟:我想說的是,從今年開始,好像就沒有一部藝術作品引起廣泛的關注和討論,文學、音樂、戲劇、電影,當然,電影票房都很好,但似乎如同沉沉墜入大海的石頭,沒有激起什么討論的水花。每天,我們面對的就是新聞新聞新聞,災難性的、奇葩的、花邊的、匪夷所思的、大快人心的,好像新聞就能夠填補吃喝拉撒睡以外所有的精神世界,頂多再看看美劇。我的手機新聞客戶端每天推送五六條新聞,每一條都值得關注、值得探討。我發現自己不再需要看書了。現實,替代了藝術,以爆炸的方式重塑我們的日常生活。

陳丹青:真的嗎?好可怕!我怎么一點不關心,也不擔心?

美國人進入媒體時代比我們早,新聞很早就進入文學。二戰后他們出現了記者作家、紀實文學,從此改變了文學,文學又反過來影響新聞:今天一個好的歐美新聞寫手會有很好的文學感。我們這里不易找到富于文學意識的新聞寫手,一如我們的文學家鮮少新聞眼,更缺媒體意識。中國的文學崇拜癥(擴及所有藝術崇拜癥)很幼稚。我總是對不做藝術的人說:別看高了藝術家——真的藝術家和社會談不攏的。你去《新周刊》是條好路。中文系畢業的人不會變成文學家。對我來說,一條有趣的手機黃段子遠勝一首現代詩,我會仔細讀《吳法憲回憶錄》,可是沒興趣讀當代文學。我不崇拜所謂“文學”或“藝術”,我只認好的作者與好作品。

蔣方舟:我也不覺得中文系畢業的人就會寫小說。可很多記者寫的報道好,而同時寫的小說就不大好看了,像報告文學,而且趣味還是奇情荒謬吊詭的故事。像卡波特、諾曼·梅勒這樣把小說也寫得好看的畢竟是少數。

我把在媒體工作的身份當作一種“臥底”,為了在很多事情發生的時候可以在現場。我讀書的時候——我大學讀的是新聞系,就知道自己對“真相”、“客觀”、“平衡”沒有那么大的興趣,我感興趣的僅僅是羅生門里被我講述的版本。

這樣看來,現實和藝術確實沒那么大差別。您繼續說。

陳丹青:沒有一成不變的藝術,也沒有一成不變的現實。現實不會代替藝術,藝術也休想代替現實——但藝術會讓現實變得可以忍受,變成現實的一部分,假如你熱愛藝術的話。

你以為你跟你爹媽的糾葛、你和幼兒園男孩的畸戀、你和保姆在被窩中的各自孤單,有誰在乎?有誰賞鑒?可你寫成了這本書。你的童年(現實)和這本書(文學)兩相取代了嗎?沒有。倒是這本書改變了你,至少,我被觸動了。這本書比一百條新聞更能幫助我了解90后,我因此重新省思自己的童年。你頭一次來我畫室,是個完成發育的愣姑娘,但現在我有點了解你了——好會寫、好危險的孩子!

蔣方舟:我多希望能一直留在“愣姑娘”那個印象里。

陳丹青:到40歲還很“天真”是嗎?

蔣方舟:從今年開始,我和人討論文學或者藝術,總有種恍惚的感覺,覺得那是離自己很遠的事情。藝術,至少是小說,失去了地位,因為比起理解,人們更喜歡判斷。

陳丹青:“恍惚”,“離自己很遠”,會跟你一輩子,決不“從今年開始”——這是可愛的高中生的時間感——文學家藝術家會敏感到討厭的地步,瞧別人對藝術一丁點兒冷漠,都心里一動,以為“藝術,至少是小說,失去了地位”——恭喜你!請保護這討厭的敏感。你的反應讓我羨慕:這就是年輕。

蔣方舟:藝術和現實,在你生活中的比重變了么?

陳丹青:我不知道我的“生活比重”是什么。我畫畫,寫作,坐下來就弄?不想的——拋開這類餿詞吧。“文革”時我們一天到晚給逼著談論“藝術與現實”的“辯證關系”,你怎么還叨念50后們的這些屁話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a v无码专区亚洲av| 成年人福利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 a级毛片在线免费| 国产v欧美v日韩v综合精品| 色悠久久综合| 成人一区在线| 天堂成人在线| 中日无码在线观看| 激情视频综合网| 国产丝袜精品|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在线第一| 不卡国产视频第一页| 黄色网在线免费观看| 99免费视频观看| 亚洲最大看欧美片网站地址| 日本在线欧美在线| 91网红精品在线观看| 亚洲AⅤ无码国产精品| 亚洲第一国产综合| 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 国产高清国内精品福利|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国产成人亚洲| 欧美国产日韩另类|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久久| 久久特级毛片| 国产在线98福利播放视频免费| www.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第一页亚洲| 成人一级黄色毛片| 久久黄色视频影| 中文字幕66页| 57pao国产成视频免费播放| 亚亚洲乱码一二三四区| 日韩精品高清自在线| 暴力调教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玖玖视频| 久久福利网| 国产香蕉97碰碰视频VA碰碰看| 亚洲日产2021三区在线| 精品精品国产高清A毛片| 91精品网站| AV天堂资源福利在线观看| 日本妇乱子伦视频| 亚洲婷婷丁香| 国产精品人莉莉成在线播放| 六月婷婷综合| 久久男人资源站| 亚洲国产午夜精华无码福利| 亚洲精品国产乱码不卡| 天天综合网在线| 国产视频自拍一区| 无码中文字幕乱码免费2| 无码'专区第一页|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无码| 无码国产偷倩在线播放老年人| 午夜人性色福利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青草大香线综合精品 | 精品99在线观看| 亚洲熟妇AV日韩熟妇在线| 美女免费黄网站| 国产精品专区第1页| 91视频免费观看网站| 成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无码在线观看| 91高清在线视频| 免费a在线观看播放|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在线第一| 日本不卡免费高清视频| 亚洲人成网站色7777| 第九色区aⅴ天堂久久香| 国产免费好大好硬视频| 欧美日韩在线亚洲国产人| 特级aaaaaaaaa毛片免费视频| 91色在线观看| 久久公开视频| 69av免费视频| 国产91高跟丝袜| 老熟妇喷水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女熟高潮视频| 日本手机在线视频| 欧美成人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