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位老人,凈說些老話。對于時代,我是落伍者,沒有什么良言貢獻給現代婚姻。只是在物質至上的時代潮流下,想提醒年輕的朋友,男女結合最最重要的是感情,雙方互相理解的程度。理解深才能互相欣賞、吸引、支持和鼓勵,兩情相悅。門當戶對及其他,并不重要。
——楊絳先生100歲生日時接受采訪如是說。7月17日適逢楊絳103歲生日,楊絳的這段百歲感言再次被眾多網友嘆為人生警句。
在這21天里,我害怕過、傷心過,但同時也感動過、欣慰過。它讓我懂得了,“活著”是一件多么幸福而美好的事情。在這21天里,我失去了多位曾經熟識的同事,也收獲了更多讓我感動的友情、親情。經歷了這次劫難后,我不禁對生命的意義有了更多的思考:堅定、珍惜、感恩、樂觀等等,都是我們面對生活應有的態度。
——曹廣是北京市安貞醫院的一名醫生,從2012年8月開始,作為中國援幾醫療隊的一員在幾內亞中幾友好醫院工作,任期兩年。今年3月因接診過感染埃博拉的患者,曹廣被隔離觀察。他說,寫這篇文章是想給這段經歷留下點記憶,尤其是對去世的同事,也算是一種紀念。作為一名外科醫生,在洶涌的埃博拉病毒面前,他感覺“心有余而力不足”,能做的還是不夠。
醫療事件錯綜復雜,責任認定需慎之又慎。不能因“死者為大”,就不分青紅皂白推定醫者過錯;醫方也不能憑借專業知識,“店大欺客”壟斷解釋權,推卸責任。就事論事,避免過度延伸事實、渲染情緒,才有可能清晰地發現事件的走勢與脈絡,給醫患雙方一個公正的評判。
——湖南湘潭產婦張某在分娩時疑因羊水栓塞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經搶救無效死亡。此事再一次挑動了人們對醫患關系的敏感神經,引發輿論狂潮?!度嗣袢請蟆纷姆Q,只有把醫療事件歸置于就事論事的框架內,才能給醫患雙方一個公正的評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