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全國首批農家書屋在甘肅定西、天水等地正式掛牌啟動,截至2012年5月,全省共建成16860個農家書屋,提前3年實現覆蓋所有行政村的目標。之后,從2013年起,甘肅又在嘉峪關、金昌等地先行試點農家書屋向自然村延伸建設工作,目前已積累了一定經驗。
建好還要管好,管好還得用好,怎樣讓農家書屋在農村文化建設和農民文化生活中發揮真正的引領和帶動作用,一直是甘肅在農家書屋建設工作中著力研究和解決的方向,這項工程已經進入第十個年頭,書屋這步棋要如何走,是攻是守?甘肅在尋找自己的答案。
新起點:寺廟書屋
在臨夏回族自治州八坊街道辦事處工作的張婷,說起農家書屋在當地的作用感慨頗深,她介紹,在臨夏,凡是穆斯林居住的村莊和街道,都建有一座清真寺,它是穆斯林舉行宗教儀式、學習宗教知識的場所,在當地人心中都有著無與倫比的神圣意義。八坊,就因早先這里曾建有八個清真寺而得名。
“古老的清真寺和依寺而建的八坊民居,在修建的過程中都融進了回族的磚雕藝術,古樸典雅,唯美大氣。書屋中有好多八坊老城區的介紹,值得我們一讀再讀,一品再品,不是為了感受其文字的精妙,而是要看到以前的好,才能把最能代表我們八坊的民族風情展示出來。”在保護民居的工作中最頭痛就是群眾的不理解、不支持,于是張婷想到對照圖書,和大家聊他們心目中的八坊街道,與他們一起分享這片土地最初的記憶。“了解了祖祖輩輩生活過的地方,也就不再計較眼前的微小利益,而是會相信,我們的共同努力定會引來八方賓客在臨夏做客。”
甘肅省新聞出版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寺廟書屋”是保障寺廟僧人的基本文化權益、豐富其精神文化生活的文化惠民工程。2009年以來,甘肅省局在蘭州、平涼、武威、天水、臨夏、甘南等6個市州選擇了15個寺廟(院)先行試點建設書屋,2012年藏區藏傳佛教寺廟書屋建設全面展開。
2013年底前,甘南州和天祝縣藏區137個藏傳佛教寺廟全部建成“寺廟書屋”,每個書屋根據僧尼人數配備8000元至3萬元不等、以藏文或藏漢雙語為主的優秀出版物,這將為滿足僧眾精神、文化、知識、信息需求,促進和諧寺廟建設發揮重要作用。今年,甘肅將積極做好武威、臨夏、蘭州等6個市州129個藏傳佛教寺廟延伸建設寺廟書屋的前期準備工作。
每本書都要發揮作用
位于蘭州市七里河區阿干鎮的農家書屋,是百合種植大戶馬富成閑暇時經常去的地方,“我們這一帶是眾所周知的百合之鄉,長期以來,我們種植百合的農戶都一直采取自選自留混雜種植的做法,結果造成百合品種退化非常嚴重。2005年,我們這里的獨頭百合率只占20%~30%,而‘千字頭’百合的比例卻高達70%~80%。畝產量從早先的1500公斤~2300公斤下降到750公斤~1300公斤,農戶損失慘重。后來,相關部門為我們建了農家書屋,我如饑似渴地學習種植技術,種植方面的書幾乎被我承包了,我最大的收獲就是在這里學到了‘優質母籽輪作倒茬等標準化種植技術’,現在我種的百合長得比別人家的都好,獨頭的越來越多!”
書,是農家書屋的核心,也是書屋作用能否發揮的關鍵。為了把好書屋出版物配置質量關,甘肅每年都要編制出版物配置目錄,涉及政治經濟法律類、社科類、少兒類、生活類、農業科技類和其他類等六大類。在此基礎上,根據各地區生產、生活的不同特點,對配置書目進行微調,實行差異化配書。針對各地“三農”問題實際,組織實施了“甘肅省農家書屋文庫”出版工程,策劃出版了一批本版圖書和音像制品,有效滿足了廣大農民的特殊需求。2013年,共有88家圖書出版單位選送圖書2578種,12家音像和電子出版單位選送音像制品143種,經過認真評審,最終篩選出459種圖書和33種音像制品入列甘肅《2013年農家書屋補充更新出版物推薦目錄》。
書好,還要管好、用好。甘肅積極推動農家書屋運行管理制度化建設,加強日常管理,推行農家書屋“四公開”制度,公開書屋開放時間、管理員姓名、聯系方式和監督方式,使農家書屋管理更加規范,極大地方便了群眾借閱。做好出版物的清點、歸類、整理、陳列、登記等工作;認真落實借閱登記制度,防止丟失;提高出版物借閱流轉效率,合理規定歸還時限,最大化提高利用率;對于偏遠地區的少年兒童,采用“流動圖書箱”等方式開展送書上門服務。
讓書香永駐農家
隨著農家書屋覆蓋全省行政村后,書屋下一步如何發展的問題將擺在眼前。
甘肅省農家書屋辦公室負責人說,覆蓋全部行政村,并不意味著就能覆蓋農村所有地區;僅在行政村建設農家書屋還不能全部解決農民看書難問題。下一步,農家書屋建設面臨的,是項目延伸和書屋管理問題。
農家書屋作用發揮良好的一個關鍵因素是管理員的素質和服務水平。為了擴大農家書屋影響、加強農家書屋作用發揮,2013年甘肅省新聞出版局組織了“飛天出版傳媒杯”全省農家書屋管理員知識競賽。
管理員知識競賽從5月份啟動到10月底結束,分初賽、復賽和決賽三個階段,自下而上進行,初賽和復賽分別在甘肅省86個縣(市區)和14個市州舉行,有些鄉鎮前期還進行了初選。各市州復賽結束后,分別選派1支參賽隊代表本市州參加最終在蘭州舉行的預決賽和決賽。最終,嘉峪關市代表隊一舉奪冠,蘭州和張掖代表隊位居其后。
活動開展6個月來,全省有9000多名管理員參與競賽,占全省16860名農家書屋管理員的54%。他們的身份有村干部、教師、愛好文學的農民、退休的老干部、醫生等,崗位不同,但作為農家書屋管理員,他們都有著強烈責任心,都堅守在農家書屋里默默為農民群眾服務。這種以賽代訓的方式,進一步提高了書屋管理員的業務水平和服務能力,促使所有管理員學習鞏固相關知識,提高管理服務能力。賽后,很多管理員都說從知識競賽中學到了很多平時被疏忽的細節。
2013年,甘肅還制定了每月對1~2個市州的農家書屋建設、管理、運行工作進行調研和監督檢查的工作制度,以此促進各地農家書屋在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建設中真正發揮應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