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項目管理是為使項目實現所要求的質量、時間、成本所進行的全過程、全方位的規劃、組織、控制與協調。施工項目成本控制,就是在完成一個施工項目過程中,對所發生的成本支出,有組織、有系統地進行預測、計劃、控制、核算、考核、分析等,進行科學管理的工作,對生產經營所消耗的物質資源和費用開支,及時糾正將要發生和已經發生的偏差,把各項生產費用控制在計劃成本的范圍之內,保證成本目標的實現。
【關鍵詞】項目管理;控制;成本
施工項目管理控制是一項多層面、全方位的管理控制,工程的質量好壞、安全與否、成本高低等均是項目管理的體現。只有做好施工項目的管理控制,才能實現優質、安全、高效的管理目標,故搞好施工項目管理工作至關重要。社會的發展,經濟的進步,建筑行業工程結構形式發展的多樣化和復雜化,以及社會對環保節能方面的逐漸重視,促使建筑工程管理技術方法和內容隨著改變有一個更新。
(一)安全管理與控制
安全管理是施工項目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涉及生產人員人身安全的目標管理,應給予高度重視。確定安全生產責任制是以制度的形式明確企業各級領導、各職能部門、各類人員在施工生產活動中應負的安全職責,是最基本的一項安全管理制度。近年建筑企業安全管理的生產實踐表明:嚴格執行安全生產責任制使各級領導、各職能部門負起責任建立健全安全專職機構加強安全部門的領導嚴格執行安全檢查制度這是搞好安全生產有力的組織保證體系。通過制定安全生產責任制做到安全生產“事事有其主,人人有其責”。每個施工項目應根據項目的性質、規模和特點,成立以項目經理為主的安全生產委員會或領導小組,并配備規定數量的專職和兼職安全管理員,做到按專業、崗位、區域等包干負責。同時隨著項目的推進開展文明施工競賽活動,做到有布臵、有檢查、有考評、有獎懲。
(二)合同管理與控制
合同管理是對項目的法制化管理合同的管理,是指建設主管機關、相應的金融機構、以及建設單位、監理單位、承包企業依照法律和行政法規、規章制度,采取法律的、行政的手段,對施工合同關系進行組織、指導協調和監督,保護施工合同當事人的合法權益,處理施工合同糾紛,防止和制裁違法行為,保證施工合同法規的貫徹實施等一系列活動。
施工合同作為約束發包方和承包方權利和義務的依據,合同管理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促使施工合同的雙方在相互平等、誠信的基礎上依法簽訂切實可行的合同;
2、有利于合同雙方在合同執行過程中進行相互監督,以確保合同順利實施;
3、合同中明確的規定了雙方具體的權利與義務,通過合同管理確保合同雙方嚴格執行;
4、通過合同管理,增強合同雙方履行合同的自覺性,調動建設各方的積極性,使合同雙方自覺遵守法律規定,共同維護當事人雙方的合法權益。
分包合同管理:項目部與施工隊之間建立特定勞務合同關系,項目部有權對施工隊的進度、質量、安全和現場管理標準進行監督管理,同時按合同支付勞務費用,并確保工資發放到工人手上。而施工隊成本的控制,則由施工隊自身管理,項目部不應該過多干預。
(三)信息管理與控制
由于施工管理的多樣性和多變性,各部門和單位需要交互的信息量不斷擴大,信息的交流與傳遞頻度也在增加,相應地對信息管理的要求越來越高。在施工管理中,目前采取的還是傳統的信息管理方法。信息從它的產生、整理、加工、傳遞到檢索和利用都是基于紙介質進行的。結果,在整個過程中,信息都在以一種較為緩慢的速度在流動,這往往影響到獲取工程信息的及時性和有效性。將各種信息化技術引入項目的管理工作能夠有效解決這一問題。目前市場上有著各種各樣關于進度、合同、材料、預結算、工程資料等的項目管理軟件。通過這些軟件將項目部的各個職能部門變成一個端口利用inter網將各端口相互連接并匯總到一個終端(項目經理)。即有信息的互通又有集中的管理使項目運行的每一環節符合規范化、科學化、標準化。
(四)工程進度控制
工程進度控制是指對工程建設項目的各建設階段的工作順序和持續時間進行規劃、實施、檢查、協調及信息反饋等一系列活動的總稱,是以周密、合理的進度計劃為指導,對工程施工進度進行跟蹤檢查、分析、調整與控制。進度控制的最終目的是確保項目動用時間目標的實現。為了工程項目有計劃地進行施工,需要制定進度計劃,并按計劃進行施工。
(五)質量管理與控制
工程項目的質量管理是工程建設的重要任務之一,它貫穿于工程項目決策階段和實施階段的全過程,它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內容:
1、施工質量保證體系的建立
施工質量保證體系一般是指現場施工管理組織的施工質量自控系統或質量管理系統,即施工單位為實施承建工程的施工質量管理和目標控制,以現場施工管理組織架構為基礎,通過質量管理目標的確定和分解,所需人員和資源的配臵,以及項目質量管理體系相關制度的建立和運行,形成具有質量控制與質量保證能力的工作系統。
2、施工質量保證體系的運行
施工質量保證體系的運行,應以質量計劃為龍頭,過程管理為重心,按照PDCA循環原理展開。
(1)計劃(Plan) 可以理解為施工質量計劃階段,明確目標并制訂實現目標的行動方案。在施工質量計劃階段,現場施工管理組織應根據其任務目標和責任范圍,建立施工質量管理與控制的制度,對質量工作程序、技術方法、業務流程、資源配臵、檢驗試驗要求、質量記錄方式、不合格處理、管理措施等內容,做出具體規定并形成相關文件。施工質量計劃編輯成后,還需對其實現預期目標的可行性、有效性、經濟合理性等進行論證,并按規定的程序與權限經過審批后執行。
(2)實施(Do) 包含兩個環節,即計劃行動方案的交底和計劃規定的方法與要求展開施工作業技術活動。計劃交底的目的在于使具體的作業者和管理者,明確計劃的意圖和要求,掌握施工質量標準,從而規范作業和管理行為,正確執行計劃的行動方案,步調一致地努力實現預期的施工質量目標。
總之,施工項目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只有充分發揮項目經理的聰明才智,抓好成本控制這個中心環節,搞好各項制度的建設,實行全員、全方位和全過程的科學管理,積極運用新的管理手段,才能取得應有的效果。一個優秀的項目管理人員, 應該注重實踐中的分析問題能力, 結合理論知識, 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并再通過實踐來檢驗它的科學性。這樣才能降低管理風險, 產生最大且直接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汪源浩.建設單位工程項目管理實務研究[J].安徽建筑工業學院學報( 自然科學版) , 2006( 5) .
[2]柴立軍. 翟磊.項目管理與企業管理主導模式轉換研究[J].管理工程學報, 2005( S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