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會全球化的發展加強了異國文化的交流,西式風格已漸漸傳入中國,并且備受人們的青睞,導致中國古典園林的風格文化被忽視。然而新中式風格在當代園林中的應用逐漸改變了這一局面,它實現了中國傳統元素與當代景觀有效融合, 為創造當代中國風的園林奠定了扎實的基礎。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中國中國古典園林與新中式園林的特點,并將兩者進行了比較,進而以新中式風格在當代居住區和當代開放空間的應用實例來闡述新中式風格在中國園林界的發展前景。
【關鍵詞】新中式風格;當代園林;應用
0.引言
中國古典園林具有風格典雅、造園精致的特點,將自然風景與山水園林相結合,其造園手法獨特、造園意境優美。它被譽為世界園林之母,是我國歷史上的一顆璀璨明珠。伴隨著社會全球化的發展,世界各國文化的相互融合交流,各種具有地域性的設計風格逐漸進入中國且被人們接受并將其運用到各行各業,在一股股歐陸、地中海、東南亞風潮的沖擊下,純粹的中國古典園林在園林設計界已經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新中式風格早在建國初期北大改建時就得到了很好的應用, 隨著歐陸文化、東南亞文化等各種地域文化的出現,人們的欣賞風格有了巨大的轉變。新中式風格以其全新的風格脫穎而出,它與中國深厚的文化底蘊一脈相承,它通過對中國古典設計手法的巧妙應用與技巧的改進和變化,以及在新材料新內容上的運用,出色的表現出含蓄而秀美的中國風情。因此,新中式風格在當代園林中的應用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重視,人們也對此進行了一番探討。
1.中國古典園林的特點
中國古典園林是舉世聞名的,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贊譽。中國自然山水式園林是一種藝術的表現,有著濃厚的藝術氣息,賦予造園藝術和文學藝術,這兩者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特別是唐宋以后,園林受寫意山水畫的影響頗深,其整個建造都有文化的影子[1]。隨后,園林的建造又有了很大的變化且特點各異。總結其特點,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1植物配置方面的特點
在植物配置方面,中國傳統園林表現出自然、樸實的特點,因此,園林建筑中的植物搭配與自然景觀極為相似,將自然景觀與園林建筑相結合,能夠使園林環境富有濃厚的自然色彩。以變幻多端的自然氣象和形態各異的自然景觀來表現園林建筑的藝術效果,給人一種渾然天成的感覺。
1.2意境方面的特點
在意境方面,中國傳統園林的意境主要表現在其表面以及情境融合等方面,特別是中國古典園林的空間變換較多,多采用移步換景、以小見大的技藝手法來變現其意境優美,這樣就可以賦予園林文化色彩,使其形式多樣,此種方法仍然沿用至今。我們可以從歷史背景、文化色彩以及空間結構來進行觀賞,提升自己的審美價值。
1.3建筑方面的特點
在建筑方面,園林建筑有著鮮明的地域特色,風格各異。北方皇家園林建筑與江南園林的風格就有很大的不同,皇家園林建筑面積較大,裝飾較為華麗,色彩晶瑩,有一種尊貴權力的風格。江南園林則與之不同,富有淡雅、玲瓏、活潑、通透的特點,表現出儒雅文化的風格。
2.新中式園林的特點
新中式園林繼承了中國古典園林的文化精髓,也賦予了新時代的氣息。它并不是完全按照中國古典園林的設計結構,而是將中國古典園林中濃厚的文化內涵進行深刻地理解,實現古典設計手法與當代場所的具體需求的結合,利用古典園林造園手法,對當代園林進行合理的創新。新中式風格具有自己的風格特色,它并不是簡單地注入中國傳統元素,而是將古典元素完美地融合到新中式風格中。在理解和吸收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上,把社會的當代元素與中國傳統元素相結合,以當代人們的審美需求和欣賞水平為標準,努力打造出一種既具傳統韻味又具時代氣息的事物。新中式園林將中國古典園林元素與當代材質的巧妙結合,將傳統造園的氣韻和意境能夠在環境的每一個角落,通過對古典園林造園手法的靈活運用,充分考慮對景、框景、近看、遠眺等多層次的空間視線組織,步移景移,在視線的開、閉、轉、合等方面進行精心打造,運用當代材料對古典韻味的詮釋以及在植物配置上古為今用意境的表達,都是新中式園林對中國古典園林的精髓的繼承與發揚,表達出其唯美不奢華,含蓄不張揚,精致不造作,親切質樸,自然人性化的特征。
3. 新中式風格在當代園林中的應用
3.1新中式風格在當代居住區中的運用
以萬科第五園為例,第五園的周圍地形起伏較大,東南高、西北低,位于深圳市龍崗區板雪崗片區南部。萬科考慮到了當地的地域特色,根據嶺南四園的建筑風格,再融入中國傳統園林的特色,使古典園林的設計方法很好地運用到當代居住區中,打造出別具風格的當代居住片區,也為中國的房地產業奠定了扎實的基礎,成為了國內第一個把新中式風格融入當代居住區的典型案例。
第五園在景觀、空間、色彩上都別具風韻,把古典園林的優美意境表現得淋漓盡致。在景觀上,巧用四君子之一的竹來營造出壯觀的景象,讓你在欣賞的時候,有一種曲徑通幽的意境。庭院的布置上頗有廣東地區天井、碉樓冷巷的特點,也表現出了本地鮮明的特色[2]。在空間上,第五園與嶺南園林的風格大同小異,按照院落式的特點來設計居住區,具有很強的層次感,各種空間都有序排列,更好地滿足了業主的心理需求;充分發揮傳統處理手法的優勢以及借助多樣化的景觀設計方式,起到了以小見大的效果。
3.2新中式風格在當代開放空間中的運用
以上海世博畝中山水園為例,上海世博畝中山水園是由某知名規劃設計事務所劃設計事務所設計的,地處上海的黃浦江南岸,其面積為2.7公頃,加強了世博園兩岸的交流,供兩岸人流停留、轉換和聚集,實現了“園”與“畝”的完美結合。此設計方案恰到好處,以山水來表現主題,以畝為基礎,融入當代的理念以及吸收傳統園林建筑的精髓,向人們展示了中國傳統園林與當代園林的風格,打造了魅力十足的空間,成為借古喻今的當代園林典范。
畝中山水園的設計構思極為巧妙,它以畝為單位,在其中我們可以看到九個具有中國特色的主題小園林。它注入了傳統園林的元素,合理地選擇了中國特色植物,充分發揮當代表現手法的優勢使園林面貌煥然一新。整個公園的平面構成別出心裁,使其空間布局巧妙合理,空間劃分自然,可以起到移步換景的空間效果,并有效結合了當代材料,刪繁就簡的打造出具有新氣息的景觀空間。它與中國古典園林文化一脈相承,采用當代的表現手法讓景觀具有創新性,更好地滿足了當代人對園林景觀的審美功能和美學的共同需求。
4.結語
綜上所述,新中式風格在當代園林中的應用與中國傳統園林的文化一脈相承,吸收了其文化精髓,又富有當代的新氣息;在造園過程中,以簡潔的園林元素、古典的造園手法來表現中國古典園林的意境。偉大的建筑家梁思成曾說過:“創造是要根據民族的、新的、時代的形式來進行的,不是單純地照搬宮殿式或外國式的形式。我們要這樣做,也必須這樣做,而且要對自己有足夠的信心,相信自己能夠打造出別具風格的當代園林。因此,要在當代園林中融入新中式風格,既要對中國古典園林的文化有深刻的認識,又要以社會發展的具體需求為依據,只有這樣才能使中國當代園林獨具匠心。
參考文獻
[1]黃錦慧.新中式風格在園林中的應用[J].社會人文,2012,37(14):167-168.
[2]張燦,唐馥蕓.中國傳統思想影響下的當代居住建筑探微——以萬科第五園為例[J].價值工程,2011,27(10):155-156.
[3]朱宏森.新中式園林在當代城市的設計初探——以石家莊御湯墅別墅區景觀設計為例[J].知識經濟,2012,19(04):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