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魚種培育至11月中、下旬,即開始投放成魚池或并池越冬,而下一年的魚種培育要等到5月中、下旬才能開始,期間空閑期高達5~6個月。近年來,如何合理利用空閑期的魚種池,增加綜合經濟收入,已受到廣大養殖戶的高度關注。現將相關技術方法介紹如下,供參考。
1.培育春片 越冬魚種投放成魚池或銷售時,可適量選擇部分魚種,采用稀放速培的方法,至5月底培育成春片魚種,作為成魚養殖池塘輪放或補放的大規格魚種來源,既能解決優質大規格魚種的短缺難題,又可增加養殖經濟收入。
2.養殖成魚 利用空閑期打“時間差”, 在空閑期的魚種池內囤養部分小規格商品魚,囤養主要品種有鰱魚、鳙魚、鯉魚、鯽魚、鳊魚等,囤養的魚類一般于11月底前投放結束。放養前5~7天投施發酵好的畜禽糞肥,施肥量為每667平方米200~300千克,囤養期內還應適當追肥,以保持池水一定的肥度。冬季晴暖天氣(水溫6~8℃)時,每2~3天投喂1次蛋白含量為30%以上的配合飼料,投飼量為1%~1.5%。早春氣溫回升時應增加投喂量和投喂次數,使囤養魚類保持較高的生長速度。一般日投餌2次,分別于11:00、 15:00各投喂1次,投飼量為1.5%~2.0%,同時應適時加注新水、開機增氧,保持水質潔爽。4月下旬開始分批捕撈上市,根據市場需求情況,分2~3次捕完,既調劑了“夏缺”的水產品市場,又利用季節差價增添了新的養殖收入。之后清池消毒,以備培育魚種之用。
3.暫養河蟹 為錯開上市高峰,可利用空閑的魚種池暫養商品蟹,利用季節差價,增加養蟹經濟收入。暫養前在魚種池四周用塑料板圍成防逃墻,以防河蟹逃逸。用生石灰干法清池,用量為每667平方米75~100千克,以殺滅病原及其他有害生物。將商品蟹的暫養量控制在200~300千克每667平方米,并嚴格遵循在同一池內暫養同規格蟹、同雌蟹、同雄蟹原則。冬季控制水深在1.5米左右,以防因池水表層結冰缺氧而導致河蟹窒息死亡;開春后水深降至1米左右,以增加水溫。當水溫在10℃以上時,每隔5天換1次水,每次換水10%左右,并適時開啟增氧機增加池水溶氧,保持水質的肥、活、嫩、爽,為河蟹營造舒適快樂的生活環境。在河蟹暫養期間,應適當投喂部分配合料或小魚、小蝦、南瓜、山芋等,以保持河蟹的膘肥體壯,保證起捕上市能賣出好價格。
4.暫養青蝦 收購4厘米左右的小規格蝦,利用空閑魚種池進行強化培育,以增加青蝦的規格、產量和效益。一般于11月底將青蝦投放入池,暫養量為150~200千克每667平方米,放養前應剔除軟殼蝦,同一池內暫養的規格應一致,并一次放足。青蝦入池前同樣要用生石灰清池消毒,以殺滅病原菌及敵害生物。暫養期內,應加強水質管理,定期追施肥料、加換新水,保持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pH 7.5~8.5之間。適時使用增氧設備,保持池水溶氧在5毫克∕升以上。堅持每天投餌,水溫達8℃以上時應適當增加投喂量和投喂次數,以滿足青蝦生長的營養需求。元旦、春節前后起捕上市。
5.栽植料草 為了充分利用魚種池的空閑期和池泥肥效,增加青料和肥料來源,提高魚種池的生產力,可于11月中、下旬排干池水,在池底開挖“十”字形或“井”字形池間溝,溝寬為30~40厘米、深為50~60厘米。開挖池間溝的目的是排除池底殘水,以利栽植料草。一般以栽植黑麥草為佳。黑麥草可以預先在料草田里和池埂上育秧,待池內淤泥半干后將草秧移栽至池底和池坡(這樣做可延長黑麥草近1個月的生長期)。待黑麥草栽植成活后,可適當投施肥料,以促進其生長。盡管冬季氣溫較低,但由于魚池具有避風防寒的特點,冬季又是多晴朗天氣,所以黑麥草仍可獲得較高產量,一般每667平方米可產草1000~1500千克。4月初可割青1次,收割的青草用于親魚或成魚的投喂。4月底前將草全部割完,堆放于池四周的池坡上,讓其腐爛發酵分解,作為5月下旬開始魚種培育的肥料。
(江蘇金湖縣水產技術推廣站211600 唐玉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