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秀德
摘要:目的觀察定向掛線技術治療高位肛瘺的臨床療效。方法將納入的38例高位肛瘺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19例,采取中醫傳統掛線技術,試驗組19例,采用定向掛線技術,觀察比較2組患者的手術時間、創面疼痛程度、橡皮筋脫落時間、創面愈合時間及患者滿意度等指標。結果試驗組患者在創面疼痛程度、創面愈合時間及患者滿意度等方面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橡皮筋脫落時間及手術時間無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定向掛線技術是對傳統掛線技術的改良,治療高位肛瘺的臨床療效確切。
關鍵詞:高位肛瘺;定向掛線;療效觀察
中圖分類號:R574.8文獻標志碼:B文章編號:1007-2349(2014)11-0025-02
高位肛瘺是肛管或直腸因病理原因形成的與肛門周圍皮膚相通的一種異常管道,其管道穿越肛管直腸環以上,一般由原發性內口、瘺管、繼發性外口三部分組成,是肛腸科臨床常見病、多發病,且復發率高,可見于不同年齡段患者,男女比例約為(5~6):1,屬于中醫學“肛漏病”范疇[1],其臨床特點主要為肛門硬結,局部反復破潰流膿、疼痛、潮濕、瘙癢等。臨床治療主要以手術為主,而因肛周解剖及病變部位之特殊性、臨床上多以中醫特色掛線技術治療為主,但仍存在患者術后換藥時疼痛明顯、橡皮筋脫落時間及創面愈合時間較長以及滿意度較低等不足,故筆者在微創理念指導下采用改良技術即定向掛線技術臨床治療高位肛瘺患者,療效滿意,現報道如下。
摘要:目的觀察定向掛線技術治療高位肛瘺的臨床療效。方法將納入的38例高位肛瘺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19例,采取中醫傳統掛線技術,試驗組19例,采用定向掛線技術,觀察比較2組患者的手術時間、創面疼痛程度、橡皮筋脫落時間、創面愈合時間及患者滿意度等指標。結果試驗組患者在創面疼痛程度、創面愈合時間及患者滿意度等方面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橡皮筋脫落時間及手術時間無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定向掛線技術是對傳統掛線技術的改良,治療高位肛瘺的臨床療效確切。
關鍵詞:高位肛瘺;定向掛線;療效觀察
中圖分類號:R574.8文獻標志碼:B文章編號:1007-2349(2014)11-0025-02
高位肛瘺是肛管或直腸因病理原因形成的與肛門周圍皮膚相通的一種異常管道,其管道穿越肛管直腸環以上,一般由原發性內口、瘺管、繼發性外口三部分組成,是肛腸科臨床常見病、多發病,且復發率高,可見于不同年齡段患者,男女比例約為(5~6):1,屬于中醫學“肛漏病”范疇[1],其臨床特點主要為肛門硬結,局部反復破潰流膿、疼痛、潮濕、瘙癢等。臨床治療主要以手術為主,而因肛周解剖及病變部位之特殊性、臨床上多以中醫特色掛線技術治療為主,但仍存在患者術后換藥時疼痛明顯、橡皮筋脫落時間及創面愈合時間較長以及滿意度較低等不足,故筆者在微創理念指導下采用改良技術即定向掛線技術臨床治療高位肛瘺患者,療效滿意,現報道如下。
摘要:目的觀察定向掛線技術治療高位肛瘺的臨床療效。方法將納入的38例高位肛瘺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19例,采取中醫傳統掛線技術,試驗組19例,采用定向掛線技術,觀察比較2組患者的手術時間、創面疼痛程度、橡皮筋脫落時間、創面愈合時間及患者滿意度等指標。結果試驗組患者在創面疼痛程度、創面愈合時間及患者滿意度等方面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橡皮筋脫落時間及手術時間無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定向掛線技術是對傳統掛線技術的改良,治療高位肛瘺的臨床療效確切。
關鍵詞:高位肛瘺;定向掛線;療效觀察
中圖分類號:R574.8文獻標志碼:B文章編號:1007-2349(2014)11-0025-02
高位肛瘺是肛管或直腸因病理原因形成的與肛門周圍皮膚相通的一種異常管道,其管道穿越肛管直腸環以上,一般由原發性內口、瘺管、繼發性外口三部分組成,是肛腸科臨床常見病、多發病,且復發率高,可見于不同年齡段患者,男女比例約為(5~6):1,屬于中醫學“肛漏病”范疇[1],其臨床特點主要為肛門硬結,局部反復破潰流膿、疼痛、潮濕、瘙癢等。臨床治療主要以手術為主,而因肛周解剖及病變部位之特殊性、臨床上多以中醫特色掛線技術治療為主,但仍存在患者術后換藥時疼痛明顯、橡皮筋脫落時間及創面愈合時間較長以及滿意度較低等不足,故筆者在微創理念指導下采用改良技術即定向掛線技術臨床治療高位肛瘺患者,療效滿意,現報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