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階段的很多學生大多數都長在溫室下,這也就導致了一部分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并不會正確地進行溝通和交流,更不要說如何去合作了,他們通常表現出的是孤傲、獨享等各異的性格特征,這顯然是不利于學生成長的。體育這門學科的特點也決定了很多項目必須在相互合作的前提下才能夠順利地完成,因此,要改變學生的這種特立獨行的思想,就需要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加強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合作交流,激發每位學生都參與到教學中來的意識,讓每位學生在接受體育知識的過程中都能夠有所收獲。本文從以下幾點進行探究。
關鍵詞:初中體育;互動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4)12-0078-02
一、精心設計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一一進行了解,做到知己知彼,掌握學生個體特征,在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上設計出更符合學生學習的策略來,讓學生有效地把握要學習的實際內容,讓他們知道哪些是重要環節,要達到什么樣的學習效果等?;蛘咄ㄟ^比賽等的設置,讓學生輕松帶“笑”,樂于學習;使學生在比賽的過程中身體出“汗”,進而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例如,在“身體素質練習”的過程中,體育教師就可以安排學生進行“障礙跳、障礙跑、球操”等活動項目。其中,“障礙物”鍛煉中,要為學生提供幾種不同的高度,球上也要多準備一些不同的重量,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去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項目,然后再根據自己的實際能力和水平選擇適合自己的高度或者重量,選擇是否增加高度或者重量等。教師在旁邊適時地加以引導、鼓勵和保護,當學生遇到困難時,要及時地給予幫助。這樣,既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學生在運動過程中的不同需要,保證每一位學生在學習體育課的過程中,都能夠“玩得起勁”,進而體驗到體育帶給他們的快樂。
二、游戲滲透,加強生生間的互動交流
在體育教學中,設置游戲環節,需要教師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改變過去傳統的練習方法,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在快樂中掌握知識,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到練習中來的積極性。這樣,教師和學生都能夠在教學中保持愉快的心情,學生練習的熱情也會提高,教學效果同樣也能夠得到很大的提升。例如,在“耐久跑”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設置“老鷹捉小雞”、“叫數抱團”以及“捕魚達人”等游戲,讓學生進行定時練習,教師可以充當老鷹的角色來提高學生練習的熱情。這樣不僅能讓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鍛煉自己的身體,而且還能夠讓學生在游戲中追逐童年的天真與快樂。
三、提出問題,相互交流討論
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性,是升華師生互動的催化劑,也是構建高效課堂教學的必備條件。例如,我們在探究“跨欄跑”的相關內容時,體育教師可以按課題“什么是跳欄、跨欄、跑欄?”、 “跨欄為什么要進行攻欄?”、“攻欄的要素有哪些?”、“如何練習攻欄的動作”等相互關聯的問題,將其分成幾個課時進行教學。如,在講到“攻欄的要素”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測量一下自己起跨點到欄的距離以及下一欄著地點與欄之間的距離,積極地引導學生認知攻欄的技術結構,并且加強師生間的交流,在實地驗證中再得出攻欄與速度以及身體柔韌和技術之間的關系,這樣也能夠幫助學生找到練習的方向,并且在實踐的過程中,如何理性地進行練習等問題。通過師生間的層層交流進而討論,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又能提高學生敢于表現、敢于質疑以及敢于爭論的膽識,學生的各種能力也能在教師的引導下充分地表現出來,讓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去獲得成功感,在鍛煉的過程中真正地感受到學習體育知識的輕松和愉悅。
四、要明確教學目標
在教學體育知識的過程中,要想讓學生更好地把握這些內容的話,需要一定的技巧性,要想讓學生真正地掌握一些抽象的概念,教師可以結合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將體育中一些理論的知識與實際搜索中的一些資料相結合進行教學,讓書本的知識更生動直觀化,這樣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也會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教學方法,也就是運用教師導學的知識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教法要生動、自然,并且還要組織開展一些游戲和競賽以及分組合作等多種有效的教學形式,以此來創造一個輕松愉快且積極向上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這個和諧的氛圍中去消化一些理論知識。此外,教師還要及時地鼓勵學生進行自編體育游戲、自制一些運動器材等來豐富他們的活動項目。比如,可以適當地使用一些音樂伴奏、投影、錄像等來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讓學生在體育活動中不斷地得到某些成功的體驗,不斷地看到自己的進步,從而保證每位學生在學習體育知識的過程中都能夠有所得。
綜上所述,在體育課的教學過程中實施互動式教學,既能夠幫助學生掌握一些必備的基本知識,還能夠讓學生在互動的過程中加強彼此之間的信息交流,而且,通過彼此間的交流互動,還能夠讓學生了解個人與集體之間的密切關系,逐漸地建立起對自我、集體的責任感,并且在互動的過程中,還能夠學會尊重他人,關心他人,進而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合作意識,有效地培養學生間良好的體育道德和集體榮譽感。體育這門學科自身的特點也決定了學生在探究體育知識的過程中必須掌握一些最基本的體育健康知識和技能,而且還要培養學生的健康心理,促使身心健康和諧統一。因此,體育教學中要通過建立良好的互動教學模式,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生生關系,讓學生從互動學習中領悟學習體育知識的真諦。
參考文獻:
[1]王巧生 合作教學法在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的運用[J].文理導航,2011,(21).
[2]秦四海.高級中學體育課中合作教學法的實驗研究[J]科技信息,2009,( 8) .
[3]錢云林. 因材施教,實事求是:談初中體育分層教學的幾點嘗試[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36):262.
[4]蔡寶來,車偉艷. 課堂有效教學:內涵、特征及構成要素[J]. 教育科學研究. 2013(01).
[5]王文利. 拓展訓練引入高校公共體育選項課的理論分析和調查研究[D]. 華東師范大學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