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英國利物浦大學因為采取了對一名借書忘還的校友作出的罰款決定,在英國引起了一場不大不小的轟動。
現年91歲的羅恩·韋伯斯特曾于1953年在英國利物浦大學擔任助理研究員一職,也正是在這一年,羅恩在圖書館里辦了相關借書手續后,借了一本《原始社會結構和功能》的專業書。羅恩非常喜歡這本書,不管走到哪里都把它帶在身上。
沒想到,這一帶就將這本書“帶”在身邊61年了。直到最近羅恩整理藏書時,才發現這本書還在自己的藏書中還未歸還。盡管面臨著學校圖書館的罰款,羅恩還是決定和他的女婿克萊兒一起趕回圖書館還書。
接待羅恩的圖書館管理員菲爾·賽克斯算了一筆帳:如果按每超期一天罰款20便士的收費標準來算的話,l953年的借書超期61年,羅恩就得接受圖書館逾期還書罰款4500英鎊(約合人民幣4.7萬元)。
為自己的疏忽負責,在還書前羅恩也有這個準備。但這一筆數額巨大的罰款,還是驚得羅恩一時不知所措。當然,這筆巨額罰款是罰還是不罰,不是菲爾說了算。不承想,當菲爾把這一情況反應給校方時,校方還是做出了對羅恩借書超期罰款4500英鎊的決定。
動真格了!羅恩和他的女婿克萊兒都坐不住了。“要是不把書交出去,不就沒事了嗎?”克菜兒一邊責怪羅恩自找麻煩、惹火上身,一邊又對利物浦大學的的高額罰款橫加指責:“簡直是毫無人性!老人主動上門還書,不但不加以鼓勵,還報以高額罰款,太讓人匪夷所思了!”
一氣之下,克萊兒將羅恩借書超期挨罰的事“搬”進了網上,立馬引來的網民們的議論,有超七成的網民不贊成校方的“橫蠻”做法。只有三成的網民認為校方的決定是對的,但都認為罰款太重——因為羅恩是主動還書,并且是在圖書館完全不知道書61年了還未歸還的情況下,性質上和圖書館在知情的情況下而催還逾期的圖書有截然的不同。并且讓圖書流轉在外61年之久,而不去催要,圖書館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校方推測,61年來,學校在不斷完善硬件基礎建設,圖書館也是幾易變動,可能是在變動中,將當年羅恩在圖書館里辦理的相關借書手續遺失了。
“既然校方承認了借書手續遺失的事實,那么4500英鎊的逾期款就應該打折扣。給一點象征意義上的罰款,甚至還可以免去所有的罰款。如果這樣做的話,或許更能深得人心。”這時候,甚至有網友替羅恩“打抱不平”:“每超期一天罰款20便士的收費標準是征照現行圖書館<逾期還書罰款細則》來執行的,顯然不合理。既然校方要作出罰款的決定,就得依照1953年的《逾期還書罰款細則》來執行。”
校方連當年羅恩在圖書館里辦的相關借書的手續都拿不出來,哪有什么辦法拿得出1953年的《逾期還書罰款細則》呢?
校方卻始終認為,羅恩有點“無理取鬧”,甚至呼吁市民:不要被克萊兒等人蠱惑人心的言語糊弄了!盡管他怎么辯解,也無法遮蓋住借書逾期所帶給人們的危害——因為圖書館的書籍是公開資源,一本有用的書可以影響到好多人,如果人人都像他一樣,這圖書館還開不?一些想到圖書館里借閱圖書的人,還憑什么指望到圖書館里看到自己想要看的書呢?如果不對羅恩進行罰款,這無疑是在助長逾期還書的現象的不斷上演!
菲爾不愿意看到在這場逾期罰款的“博弈”中,校方與羅恩在沒完沒了地打口水戰。他覺得網友的議論更合理更有人性,羅恩的逾期還書與他人有意的逾期不還,是有本質上的區別的。因此,他也建議校方取消對羅恩的逾期罰款。最后,通過菲爾的游說,也迫于網友的議論,校方同意取消羅恩的4500英鎊的逾期款。
最能打動人的是良知。61年后的良知發現,雖然來得晚點,還是喚醒了人們對羅恩的諒解。再嚴厲的制度,在良知面前也變得“束手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