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仁生性正直、善良,品學兼優。大學畢業,躊躇滿志步入社會,打拼人生。路一直不順暢,四處碰壁,一事難成,自嘆生存壓力太大,活得太累了。
一日,他無目的地在街上晃蕩,忽然看見街面一家商鋪,門口圍滿了人。好生新奇,抬頭一看,門上掛著“器官銀行’的招牌,于是擠到人群中打聽,原來是一間新型銀行,是專儲蓄人體器官的。營業窗口擠滿人在登記。有個人說:“我存一對眼睛,當下世事紛亂,眼不見心不煩。”又有一人說:‘這城市環境噪音太大了,我存一雙耳朵,聽不見心不堵!”一個礦工模樣中年人說:“咱井下工作環境惡劣,工友們患矽肺沒保障,生死活受罪,暫且把這副干凈的肺存銀行吧。”一個剛從拘留所放出來的拆遷釘子戶說:“我存放一副肝膽,今后就沒膽上訪了。”都仁想:嘿!我也將我這顆良心暫存在此吧,省得四處碰壁,心累心煩!于是郝仁也跟幫辦了手續……
真是奇了怪了,自從儲存器官以后,郝仁如釋重負,竟然順風順水,下海經商,做買賣發了大財,后來又考公務員,竟然官運亨通,從科員、科長,一路提拔,不幾年就當上了局長、縣長……
功成名就,衣錦還鄉時,他想取回那顆保存的良心,重新裝入體內。手術臺前,他還想著良心回歸后的種種打算,可手術卻意外地失敗了。大夫的診斷書上寫著四個字:排異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