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影響了一個人的收入?不同的人也許有不同的答案,但是你也許想不到,一個人出生那一年的降雨量,也許會影響她未來的收入,尤其當她是一位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在印度尼西亞出生的女性時。
美國經濟學家曾經在2000年做過一個調查,在印度尼西亞某地區26到47歲的女性中,如果她們出生時的那一年,降雨量超過了多年平均降雨量的20%,等她們長大成人后,她們的身高就超出當地成年女性的平均身高約半厘米,這些女性的平均受教育程度也比其他女性多0.22個年級,賺得的財產也更多一些。
聽上去,這些女性所受的教育并不比其他女性多很多,但0.22這個數字意味著,在降雨豐富時期出生的女孩中,每5個女孩就會有1個比降雨不豐富時期出生的女孩多受1年教育,這多出來的1年就會明顯提高她的收入水平。
讓經濟學家詫異的是,被調查的印度尼西亞當地男性卻似乎并不存在這個“降雨定律”,他們出生年份的降雨量多少,并不明顯影響他們未來的收入。降雨量對女性影響大,而對男性基本沒有影響,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經濟學家認為,這其實和性別歧視有關。研究發現,當那個地區的孩子還在母親子宮中發育時,此時的降雨量多少對這些孩子長大成人后的教育、收入并沒有明顯的影響,因為這時父母還不知道孩子的性別;但是對于已經出生了的孩子,此時降雨量的多少就會影響他們的未來了,因為父母知道了孩子的性別。
具體來說,在降雨量稀少的年份出生的孩子,家中收獲的莊稼比較少,父母無力撫養許多孩子,不能給所有孩子足夠的營養,由于性別歧視,他們往往給男孩更多的食物,而給女孩的食物減少了,這就影響了女孩的健康,她們到了適合上學的年齡時,家中經濟狀況又會影響了她們的受教育程度,并最終影響了她們成年后的收入水平。而在降雨量大的年份出生的孩子,家中收獲的莊稼較多,能夠供養更多的孩子,于是女孩獲得的食物也就更充足,她們的未來就更光明了。
如今,降雨定律的影響正在逐漸減弱,因為當地修建了一些水利灌溉設施,讓糧食產量穩定增長,再加上當地經濟也在增長,家庭收入增加,即使在降雨稀少年份出生的女孩,也可以得到足夠的營養。不過在世界上的其他一些地區,比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當地的收入水平非常低,人們撫養孩子的能力受到降雨波動的影響很大,降雨定律在那里威力依舊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