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凌寒 鳳艷
電子商務在地方高校內部控制運用研究
——以宣城職業技術學院為例
文/李凌寒 鳳艷
本文以地方高職院校內部控制管理的現狀為例,根據內部控制的專門研究機構的COSO五要素框架理論,對電子商務在內部控制運用進行了具體分析并給出幾點建議。
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內部控制;實時控制
伴隨國家教育體制改革及對職業教育的重視,高等職業教育迎來了發展的重大機遇,在迎接機遇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新問題,新情況,其中涉及到內部管理控制方面許許多多問題,嚴重制約高職院校的發展,因此,分析高職院校內部控制現狀,加強內部控制管理,成為了當前眾多地方高職院校內部管理重要議題。
(一)內部控制環境薄弱
當前,很多市屬高職院校日常工作都放在注重教研、招生宣傳等事情上,比較輕視內部控制在財務管理的運用,這些主要是受到傳統思維模式的禁錮,所以很多這樣的市屬高職院校在財務內部管理上內部控制這一重要工作沒有引起足夠重視,相反,把其工作的重點放在會計核算的規范性基礎工作上。而對于高校從而缺乏相應的內部控制制度建設、機構建設和人員配備。
(二)內部控制制度缺乏
盡管2012年我國財政部公布《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但我國尚未形成一套針對地方高職院校內部財務控制體系。而個別地方高職院校自發建立內部財務控制相關制度也并不是為加強學校管理制定的,而是由于相關主管部門依據其經濟活動中發現的諸多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再以法規的形式頒布,強制各所學校執行的。相反,在國家五部委頒布《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及配套指引時,我國高職院校對內部會計控制的重視都晚于企業,并且國家的法律法規對內部會計控制的規定主要是針對企業相關情況而制定的,適用范圍在企業,而針對市屬高職院校的特點,沒有考慮其資金和經費管理的特殊性,因此其適用性是很不好的。
(三)風險防范意識薄弱
高職院校處于發展飛快的經濟環境中,伴隨經濟活動多元化,電子商務在財務內部管理中的應用,客觀上為內部控制提供了更大發展空間和機遇,一直以來高職院校由于受到一些傳統觀念的禁錮,使內部管理面臨著顯性和隱性的危機。有些高職院校在重大投資融資決策時,沒有按相關程序進行操作的可行性分析與風險評估,也沒有建立風險控制機制,審批不嚴,操作不規范,因而致使院校超規模投資、過度舉債等一系列問題,給未來發展帶來潛在威脅。
(四)內部控制機構職能缺失
內部審計部門主要職能在于進行內部控制的監督和評價,在高校各項經濟管理活動開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很多高職院校一般都已設有自己獨立的審計部門,即便沒有獨立設立,也都依附在學校紀檢監察部門,這說明大多數地方高校都意識到了內部審計在自身內部活動管理中的功能。然而但在實際運行中,其更多的是一種事后審計模式,沒有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監督職能。
宣城職業技術學院成立于2002年,自2008年整體搬遷新校區以來,該校擴大招生,加速從原師范院校向職業院校轉型進程。在高速發展過程中,宣城職院充分認識到內部控制的重要性,并且將內部控制融入到院校的戰略實施中去。宣城職業學院按照2012年財政部發布《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以及2015年省財政廳《安徽財政廳內部控制基本制度》等,制定相關內控制度,對內部控制設計與運行進行評價,以保證內部控制目標的實現和控制過程同步。根據COSO的五要素框架理論,選取四要素對宣城職業學院內部控制的具體實施進行分析。
(一)控制環境
組織結構治理方面,宣城職業學院明確職工代表大會、院長辦公會、管理層和紀委監察部門之間的責權范圍,按照決策、執行、監督等方面的職責要求構造長效治理結構,并成立了由內控相關人員構成的內控部門,對運營管理、政府采購、信息報送等方面加強監管力度。組織結構治理方面,宣城職業學院明確職工代表大會、院長辦公會、管理層和紀委監察部門之間的責權范圍,按照決策、執行、監督等方面的職責要求構造長效治理結構,并成立了由內控相關人員構成的內控部門,對運營管理、政府采購、信息報送等方面加強監管力度。人力資源管理方面,制定學院中長期人材發展規劃方案,堅持自主培養,內部選拔的人才培養方針。社會責任方面,宣城職業學院在制定"十三五"規劃中明確發展建設緊緊圍繞宣城地區打造蘇浙皖區域中心城市,立足現有發展基礎,加強專業結構調整,做好區域內中高職銜接,利用各種社會資源,積極探索創建一所市屬本科應用型大學。
為了避免單詞為以前學過的,影響實驗的準確性,所有的實驗用單詞首先由老師利用滬江開心詞場從六級詞匯當中選取了100個。盡量選取日常生活常用詞匯,避免過于生僻晦澀的冷門詞匯。然后將這100個詞匯打印成冊,有音標標注,漢語詞義解釋,詞性標注。這樣實驗組和對照組所學單詞就完全一樣。實驗組的30名同學統一在智能手機上選定100個六級詞匯。對照組的30名學生每人分發一份打印的紙質單詞手冊。試驗結束后立即對這兩組進行詞匯測試,測試完成后進行問卷調查。
(二)風險識別
首先,來自其他高職院校競爭成為主要識別的風險之一。其次,缺乏良好的成長環境。電子商務網絡缺乏相關執法職能的監管,缺乏統一規范的秩序。甚至個別高校為搶占生源,不惜運用網絡等虛假宣傳,不計成本地依靠買賣戰競爭。另外,還應承擔電子商務環境下如網絡風險和信息技術風險,網絡癱瘓、系統崩潰、信息傳輸過程中的數據丟失等一系列的新風險。為保證正常的網絡運行,對網絡環境進行必要的控制,建立健全財務會計上的查賬、報賬和審計等遠程監控系統等。
(三)信息與溝通
不同于其他實體方式,電子商務實現高校一系列運營及內部控制活動是通過其信息系統平臺來支持的。管理者的信息管理與決策都依賴于現代信息系統,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統,不僅能夠讓教職工得到良好的信息快捷獲取,讓內部學校管理者及時獲取運行相關信息,為作出相關決策提供信息依據。
(四)內部監督
宣城職業學院建立內控制度及措施以來,每一年進行一次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將內部控制自我評價滲透到每一個職能部門,并倡導每個職工參與到內控中來,建立內控風險責任制,從而達到各個部門內部控制常規化和透明化。學院設立紀委監察部門,行使監督職能,包括運用日常監督和專項監督等一系列監督方法。
(一)實時控制
(二)信息交流與溝通準確完整
通過風險評估和控制程序的設計來記錄、維護和輸出信息,確保準確、完整和及時。堅持信息化,即實現電子商務現代信息技術與內部控制理念的有效結合是運用電子商務進行內部控制指導性思想。高職院校要善于把握電子商務,借助運用信息技術強化其內控制度,從而達到監控業務和信息過程,通過實施電子商務技術,最終實現雙方的業務流程和信息流程的不斷完善,同時也幫助組織更積極的預防、檢查和糾錯的錯誤和欺詐。
無論如何,在電子商務環境下,職業院校財務會計和審計專業人士占據主動和實時控制的角度來看,是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建立一個強大的和控制及時和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應著重強調增強組織的有效性,將信息技術與控制理念很好的結合起來并滲透到各項組織活動中。
(一)改善內控環境,制定適合高職院校的財務管理質量評估體系
首先,學校管理應注重提高全體員工的素質,特別是財務管理人員的素質,從上到下創造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并努力把各項活動放進操作和管理活動的學校內部控制來,指導財務人員共同參與學校管理活動,形成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其次,對授權和控制等進行了內部控制點改進和完善。
(二)引進電子商務模式,加快高職院校信息化建設
信息技術的快速普遍使用和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使高校相關活動不再單一依靠紙質及單據的傳遞,而是借助互聯網絡電子商務技術、計算機技術及現代通訊技術逐漸實現電子化管理和結算,建立健全高職院校信息化建設,將內部控制融入到信息化建設中。
[1]王瑩瑩.淺析企業會計信息化對內部控制要素的影響及對策[J].商業經濟,2008(11):44-45.
[2]夏勇.ERP環境下內部控制系統建立與實施要點分析[J].中國管理信息化,2008(14):5-7.
[3]馬海龍.談會計信息化條件下審計信息化的加強[J].當代審計,2009(6).
[4]景云霞.高職院校財務管理思路新探[J].河南商業高等??茖W校學報,2005(03).
[5]易建平.高校財務風險管理研究[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0(10).
(作者單位:宣城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