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永祿
提高中職生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獲證率的措施研究
文/張永祿
如何在三科連考,一次性通過三門的情況下提高在校會計類專業學生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獲證率,是財經商貿類中等職業學校面臨的一大難題。本文從教學團隊建設、課程教學改革、物質條件準備、考前復習沖刺等四個方面入手,對破解這一難題的措施進行了探索。
提高;獲證率;措施
提高會計類專業學生的獲證率不僅是學校自身可持續發展的內在需要,也是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培養會計專業技能人才的外在要求。目前,會計類專業仍舊是財經商貿類中等職業學校的骨干專業,而開設會計類專業的學校卻面臨著來自內外兩方面的巨大壓力與挑戰。一方面學生文化理論基礎相對較差,學習專業知識難度較大;另一方面會計從業資格證書考試難度逐年增大。自2014年開始實行三科連考,一次性通過三門的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改革以來,全國平均的一次性通過率大致在15%~20%之間,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已經成為社會上較難的考試之一。如何在新形勢下提高中職會計類專業在校生會計從業資格證的獲證率呢?從近年來的教學實踐來看,主要應當采取以下四點措施:
教學團隊由班主任、學科負責人、課程責任教師等三部分力量構成。加強班主任、學科負責人、課程責任教師三支隊伍的建設,對提高會計從業資格證獲證率至關重要。
(一)班主任隊伍建設
選聘一支責任心強,管理方法得當的班主任隊伍,是解決學生考證意識問題的重要保障。班主任通過日常管理行為,督促、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意識到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既是“安身”的基礎,也是“立命”的根本;對獲取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重要性有清晰的認識,在頭腦中自覺形成“證書”意識,從而促使學生端正學習態度、規范學習行為,將獲取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納入階段目標,為學好“證書課程”奠定牢固的思想基礎。只有學生頭腦中樹立了“證書”意識,才能確保實施的教學過程高效,否則,“剃頭挑子一頭熱”,僅憑教學團隊的努力顯然是不夠的。
(二)學科負責人隊伍建設
按照考試科目選聘學科負責人。學科負責人組織本學科的課程責任教師共同研究考試大綱,對大綱進行精準解讀,掌握最新動態;組織集體備課,統一部署課程教學進度及內容;組織開展教研活動,對教學中遇到的重、難點進行剖析,并研究解決;研究教法改革,嘗試不同的教學形式,打破班級限制,分層次、分類型組織教學,對不同基礎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和差異化的教學方法;統一組織階段學習效果檢測;組織教師選定教材和輔導資料;組織編寫輔導材料和題庫;對教師資源進行合理調配。學科負責人是本學科的帶頭人,是一線教師“勁往一處使”的排頭兵,是“集眾智,聚合力”的關鍵因素。
(三)課程責任教師隊伍建設
財政部2014年4月頒布,并于10月1日起施行的《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大綱(修訂)》普遍增加了考試的內容,加大了考試難度。《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增加了銀行匯票和銀行本票、財政學、營改增后的相關內容等知識點;《初級會計電算化》雖然實作題的整體難度有所降低,但記賬憑證填制的操作難度有所加大,增加了“電子表格軟件在會計中的應用”等相關內容;《會計基礎》的考試題目已部分涉及到初級會計實務的內容,難度有所加大。修訂后的《大綱》對課程責任教師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須加大課程責任教師的培養力度,建設一支責任意識強,勇于擔當,愛學習,善學習,專業功底扎實,樂于奉獻,熟悉考試大綱,熟悉考題評分點,應試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方法靈活多樣,能根據學生的專業基礎因材施教的教師隊伍,是提高學生應試能力的根本保證。
深化課程教學改革,做到學歷教育課程與考證課程的“深融合、零對接”。課程責任教師通過集體備課,根據考試大綱對教材內容進行“增補”和“刪減”,或組織編寫輔導材料;利用編寫的題庫或選擇的復習資料,通過課堂練習、作業、測試等多種形式檢測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在此基礎上打破班級建制的限制,實行差異化分層次梯度教學,用“流水線”生產的方法與理念,幫助處于“流水線”各環節的學生鞏固基本知識,突破難點,掌握重點。與此對應,學業成績與資格證書考試實行“零對接”,會計從業資格證考試的成績即作為該門課程的成績。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全面系統地掌握證書課程要求的理論知識與操作技能。
(一)計算機一體化教室建設
由于會計從業資格證書考試實行無紙化的方式,因此學校必須為學生提供硬件配置符合證書考試要求、數量充足、帶寬不低于100Mbps、能流暢地接入Internet的計算機一體化教室,為學生練習提供設備。同時,為教師配備專用備課場所、辦公用品和電腦,為教師獲取考證信息、下載復習資料、備課等提供服務。
(二)專項資金投入
一是投入用于資料搜集、開展教學研討的專項經費;二是對教學團隊提供學練系統的注冊資金支持;三是以學校課題項目資金的形式,對教師編寫輔導材料、題庫等給予資金支持;四是制定獎勵辦法,對學生考證通過率達到一定水平的班主任和課程教師給予適當的物質獎勵。通過專項資金投入,對教學團隊的付出加以肯定和激勵,體現項目資金的引領作用,鼓勵教師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教學工作中。
在統一考試前一個月左右的時間,組織考證學生進行考前沖刺,主要圍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一)組班
按照層次梯度組建班級,每班以50人左右為宜,有條件的學校可采取小班教學,每班30人左右效果比較理想。
(二)責任教師的選聘
責任教師應有較豐富的應試教學經驗,責任心強、不計得失、甘于吃苦、樂于奉獻,對所任科目的考點、評分點有深入的研究,教學方法得當。
(三)學練系統的選擇
選擇開發成熟,仿真度高,經過考試檢驗證明確有幫助的學練系統作為考前沖刺練習使用。
(四)考前沖刺安排及建議方法
《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會計基礎》和《初級會計電算化》三個科目的時間分配以3:3:1、題量(以套為單位)分配以2:2:1的比例較為適宜。每個單元的復習根據進度合理安排知識點講解和仿真模考兩個環節,以仿真模考為主。每一次模考結束后,要求學生用專用的“錯題本”記錄測試日期及得分、錯題及解析。然后進行錯題重做,通過錯題重做掌握知識點及操作方法。教師負責督促學生完成任務并適時進行差別化輔導。
(五)其他
在考前沖刺階段,責任教師要結合學生練習中出現的情況,對學生進行考試技巧、情緒調節、操作中出現意外情況時的應對策略等方面的培訓,讓學生從容應對考試。
提高會計從業資格證獲證率,需要學校、教學團隊、學生之間的密切配合。從幫助學生樹立“考證意識”入手,加強教學團隊建設,為師生提供優質的教學條件與服務;科學合理地謀劃教學過程,采用先進的教學手段,施于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輔以優質成熟的學練軟件和合理的應試指導,一次性通過率達到60%左右或更高是可以期待并能實現的。
(作者單位:臨滄財貿學校)